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年終盤點 | 不止翻倍!9倍比特幣概念股閃耀全年,25年大機會在哪里?

2024-12-18 22:08

編者按:2024年比特幣迎來重大里程碑!突破10萬美元關口,年內漲幅超過150%,帶出9倍漲幅概念股;展望明年,首位「加密總統」會繼續推高幣價上漲嗎?>>

2024年對於加密貨幣市場而言,註定是一個充滿轉折和重大進展的年份。比特幣已成為今年不可缺少話題,年初至今漲幅超過155%,甚至歷史性突破十萬美元大關

隨着比特幣一路狂飆之際,港美市場的加密貨幣概念股、ETF也同樣迎來爆升的時刻。

從美股加密貨幣概念股全年內表現來看,「持幣大户」 微策略 $MSTR 股價飆升逾546%,比特幣礦企、 Bitdeer Technologies $BTDR 累計升逾134%、Hut 8 $HUT 升逾117%,而加密貨幣交易所巨頭Coinbase $COIN 累計升超80%。

港股加密貨幣ETF同樣表現不俗, 博雅互動今年累計漲幅超984%,個股栢能集團漲超70%,雄岸科技漲超46%,金山軟件漲超39%;ETF中,FA三星比特幣 $03135.HK 、 FA南方比特幣 $03066.HK 均已翻倍,嘉實比特幣 $03439.HK  、 華夏比特幣 $03042.HK 漲約66%。

比特幣為何持續受熱捧

今年比特幣價格上漲,一方面源於其自身的減半事件,該事件在幣圈掀起了牛市浪潮;另一方面,來自圈外的推動因素也不可或缺。傳統金融市場對比特幣的態度有所轉變,加之美聯儲進入降息周期以及機構持續囤幣等情況,均成為比特幣價格上揚的強勁動力。

具體來看:

  • 1月11日:歷史性時刻!美國SEC批准現貨ETF

1月11日(北京時間,下同),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周三決定批准現貨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之后,比特幣站上47000美元/枚,日內漲2.44%。大多數其他主要加密貨幣走高,其中第二大代幣以太坊上漲了約9%。

一些人認為ETF獲批是擴大加密投資者基礎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比特幣在過去12個月里已經上漲了160%,部分原因是對ETF獲批的預期。

  • 4月30日:香港推出首個比特幣ETF:亞洲市場的強勢崛起

4月30日,香港推出了亞洲首個現貨比特幣和以太坊 ETF,鞏固了其作為全球加密貨幣中心的地位。這些 ETF 為該地區的投資者提供了一種受監管和安全的方式來投資加密貨幣,增強了對數字資產的信心。香港積極的加密監管方式為其他尋求將區塊鏈技術融入金融市場的地區提供了藍圖

  • 5月4日:比特幣第四次減半

比特幣迎來了其歷史上第四次減半,挖礦獎勵從每區塊6.25枚比特幣減少到3.125枚。雖然市場並未立刻出現劇烈波動,但這再次吸引了機構投資者的注意及投資,推動比特幣價格增長,並將其納入資產組合。歷史經驗顯示,減半通常會引發價格的上漲預期,而這次也不例外。

  • 9月19日:美國降息周期對加密貨幣市場的影響

在9月美聯儲議息會議上,宣佈降息50個基點,這給加密貨幣市場帶來了積極的情緒。從而增強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的吸引力。較低的利率使加密貨幣等另類投資更具吸引力,因為它們提供了更高回報的潛力。許多平臺允許用户以有吸引力的加密貨幣存款利率投資加密貨幣,為投資者提供了利用這一趨勢的機會。

  • 11月6日:特朗普宣佈總統勝選!比特幣當日突破7.5萬美元刷新高

當地時間6日凌晨,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在佛羅里達州棕櫚灘會議中心發表講話,宣佈在2024年總統選舉中獲勝。加密貨幣被認為是「特朗普交易」的一部分,自大選開啟投票,加密貨幣市場的投資者紛紛下注特朗普勝選,加密貨幣全線大幅上漲,市場交易氣氛火熱,大選當日比特幣價格突破7.5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 11月20日:比特幣ETF期權問世

11月,納斯達克交易所表示,貝萊德旗下iShares Bitcoin信託ETF的期權上市。隨着圍繞全球最大資產規模的比特幣ETF——貝萊德iShares比特幣ETF的期權正式推出,比特幣有望擺脫「高波動性」這一長期以來的高風險負面標籤,逐步向傳統大類資產(比如黃金、美債與大宗商品)的「低波動性」交易屬性靠攏,進而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投資比特幣或者其他加密貨幣。

  • 12月5日:特朗普提名加密貨幣親和派Paul Atkins任SEC主席

特朗普宣佈,提名曾在小布什執政期間任SEC委員的Paul Atkins為下一任SEC主席。提名公佈后,周三美股午盤之初刷新日低的比特幣加速反彈。

Atkins上任后料將專注於減少監管並減輕違規處罰。他現任諮詢機構Patomak Global Partners的CEO。該機構介紹,自2017年以來,Atkins一直「以加密行業倡導組織Token Alliance的聯合主席身份致力於制定數字資產發行和交易平臺的最佳實踐。」 特朗普稱,Atkins認識到,數字資產和其他創新對於讓美國比以往都更偉大至關重要。

  • 12月5日,比特幣突破10萬

這一天,比特幣價格首次突破100,000美元大關,標誌着這一數字貨幣的歷史性里程碑。同時在當天,比特幣的總市值已達到2.1萬億美元,同樣創下了歷史新高。

展望2025年,比特幣未來將走向何方?

著名硅谷投資家 Tim Draper 對比特幣的前景更加樂觀。他預測比特幣將在2025年達到25萬美元,未來將上漲30倍。當比特幣價格超過9萬美元時,他預測比特幣可能會上漲30倍,可能達到近300萬美元。他解釋道:「比特幣將成為未來的貨幣。我不知道是五年后、十年后還是什麼時候。但總有一天,你可以用比特幣購買食物、衣服、住所,用比特幣支付税款。」

大行伯恩斯坦表示,比特幣的升勢纔剛開始,該行預期,監管明朗化和愈來愈多機構投資者追捧下,比特幣在明年底將會升至20萬美元,即這個周期的高峰。比特幣將會取代黃金,成為最大的儲備資產,預期比特幣會融合在機構投資者的多種配置之中,以及成為企業財政策略的一部分,基本上改變全球的金融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迄今為止,機構通過美國現貨ETF買入了68.3萬枚比特幣,微策略購買了24.5萬枚比特幣,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美國總統大選之后買入的。

據Farside Investors 監測,美國比特幣現貨ETF自推出以來累計淨流入362.13億美元,續創歷史新高。其中:貝萊德比特幣ETF-iShares $IBIT 計淨流入363.01億美元、富達比特幣ETF $FBTC 累計淨流入124.31億美元。

渣打銀行全球數字資產研究主管Geoff Kendrick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機構資金流將繼續保持或超過2024年流入比特幣的速度。比特幣在突破10萬美元之后,到2025年底可能達到20萬美元。

報告同時還寫道,隨着特朗普政府上臺后監管方面的變化,傳統金融業將更容易參與投資數字資產,2025 年,上述養老基金持有比特幣ETF的佔比會增加。即使從總規模40萬億美元的美國養老基金中分配一小部分資金給比特幣,也會顯著推高幣價。

除了觀點預測外,有些機構也開始真金白銀配置比特幣資產,來自澳大利亞養老金和財富管理公司AMP Ltd.已成為該國首批投資加密貨幣產品的大型退休金管理公司之一,向比特幣期貨配置了約2,700萬澳元(1,720萬美元)資金。AMP高級投資組合經理Steve Flegg表示,該基金今年早些時候大膽投資並適度配置了比特幣。

當然,在一片看漲聲音下,大行分析師也在提醒交易者注意后市回踩可能性。

Oppenheimer的分析師Lau提醒投資者,比特幣價格在突破重要關口后可能出現波動。這位分析師表示,一旦比特幣價格達到10萬美元,投資者需保持謹慎,可能會有拋售壓力出現。

美國知名經濟學家Peter Schiff稱比特幣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泡沫。他指出,比特幣的市值已超過2萬億美元,比互聯網泡沫高峰時期大約400家公司破產前的市值總和還要高。

2024年度美股比特幣概念股漲幅榜TOP10榜單

序號

證券代碼

證券名稱

年內漲跌幅

1

 $MSTR 

微策略

546.75%

2

 $NCTY  

第九城市

139.92%

3

 $BTDR  

Bitdeer Technologies

134.69%

4

 $HUT 

Hut 8

117.84%

5

 $COIN  

Coinbase

81.30%

6

 $CIFR 

Cipher Mining

78.93%

7

 $SMLR 

Semler Scientific

68.21%

8

 $CAN 

嘉楠科技

33.77%

9

 $SQ 

Block

21.24%

10

$CLSK 

CleanSpark

13.15%

2024年度港股比特幣概念股漲幅榜TOP10榜單

序號

證券代碼

證券名稱

年內漲跌幅

1

 $00434.HK 

博雅互動

984.54%

2

$03135.HK 

三星比特幣

125.24%

3

$03066.HK 

南方比特幣

120.43%

4

$01263.HK 

栢能集團

70.44%

5

$03008.HK 

博時比特幣

66.84%

6

$03439.HK 

嘉實比特幣

66.79%

7

$03042.HK 

華夏比特幣

65.79%

8

$01647.HK 

雄岸科技

46.67%

9

$03888.HK 

金山軟件

39.61%

10

$01079.HK 

松景科技

25.00%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