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2-04 10:15
遭美國無理打壓后,中國半導體行業奮起「硬剛」。
今日,港股半導體板塊表現活躍,宏光半導體漲超7%,晶門半導體漲超3%,中芯國際、上海復旦漲超2%,華虹半導體漲超1%。
四大協會引領風向
12月3日,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通信企業協會集體發佈聲明,針對美國對華採取的出口限制表示堅決反對,認為美國相關芯片產品不再安全、不再可靠。
四協會建議,相關企業謹慎採購美國芯片,擴大與其他國家和地區芯片企業合作,積極使用內外資企業在華生產製造的芯片,呼籲中國政府支持可靠半導體產品供應商的穩定發展。
就在前一日,美國發布了最新的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限制名單包含140家中國公司。
這已經是拜登政府時期第三次對華半導體發佈大規模限制措施。
面對美國的頻頻打壓,我國半導體行業選擇「不忍了,硬剛」。
此次四大協會的發聲非常直接,且帶有很強的呼籲性,有望引發整個行業跟進,減少使用美國芯片,增加國產芯片的市場份額。
看好低國產化環節
影響上,中信證券認為,此次四大行業協會呼籲具有風向引領作用,后續其他行業也有望跟進,國內半導體產業整體國產化節奏有望進一步加快,低國產化環節的相關廠商迎來突破機遇,此外製造環節也有望受益本土化生產需求提振。
展望未來,一方面,中國擁有龐大的下游產業集羣和需求市場,以此為契機,各行業有望形成加大國產芯片採用的風向,促進本土芯片製造和設計。
另一方面,部分外資企業也推行「China for China」等「在地化」生產策略,將中國的需求放在中國大陸晶圓廠生產,有望促進芯片製造環節發展。
細分行業來看,汽車芯片中,計算類、模擬類等低國產化細分賽道有望接力。
互聯網芯片中,信息安全是重中之重。當前,在CPU、GPU等環節還是高度依賴海外芯片龍頭,但國產芯片快速追趕,在紙面性能、計算生態等角度,國產芯片廠商正在逐步打開國產空間,預計在后續的算力建設中持續受益。
通信芯片中,高速率交換機快速增長,芯片國產化提速。光模塊來看,AI驅動國內雲廠商資本開支大增,光模塊等網絡設備需求增長。國內400G/800G數通光模塊加速放量。光模塊相關的光芯片和電芯片目前同樣亟需國產替代,相關產業鏈廠商迎來加速突破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