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2-04 05:32
轉自:天津日報
初冬時節,在緊鄰寶坻城區的潮白河國家濕地公園,水中暢遊的魚兒清晰可見,不時有鳥兒來此覓食,健身、休閒的市民和遊人絡繹不絕,宛如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畫卷。此前,潮白河寶坻段全流域入選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併成為天津亮麗生態名片。
11月15日,在寶坻區潮白河畔,一場野生動物放歸活動順利完成。此次放歸的珍貴鳥類共15只,都是由天津市陽光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救助收治,達到放歸標準后才帶到放歸現場的。
該中心負責人李正説,無論是隨着潮白河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潮白河流域的野生珍貴動物明顯增多,還是對野生動物的保護,都與寶坻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寶坻區院)多年來通過公益訴訟參與潮白河環境治理密切相關。
以案促治 85件公益訴訟案件見證檢察之為
潮白河,像一條卧龍,將京津冀三地緊緊地串聯在一起。它發源於河北省的潮河與白河,於北京合流,再經天津東入渤海。它是京津冀地區的重要水源地之一,被譽為京東之肺,河堤兩岸覆蓋約5萬畝的平原森林,是一道重要的生態屏障。以潮白河為主軸,以兩岸生態廊道為綠脈建設的潮白河國家濕地公園,對維護區域生物多樣性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七八年前的潮白河可是另一番景象。
「這個紅蟲老值錢了,可以做觀賞魚和鳥的飼料,市場上好幾十元一斤,撈魚蟲的摸黑干一宿,可以賺幾萬元錢。」在利益驅動下,在潮白河挖紅蟲之風盛行。寶坻區院檢察官多次深夜勘察現場,現場觸目驚心:上千條非法捕撈柴油船穿梭作業,用工具把河底的淤泥翻起來,再用濾網濾掉泥沙,留下紅蟲,水面上漂着船隻漏出的柴油,船上冒着黑煙,導致河水渾濁不堪,河牀嚴重受損。
該水域常年有2000只左右非法船隻進行捕撈作業,且使用劣質柴油為燃料,廢物直接排入水中。河面上還搭建有600余個由鐵皮船和鐵桶船拼裝的非法釣魚平臺,產生了大量的垃圾。非法捕撈船隻和釣魚平臺的存在,既影響行洪安全,又嚴重污染了潮白河水域,生態環境持續遭到破壞,水面及兩岸野生鳥類幾乎絕跡。
獲利的是極少數人,遭殃的卻是潮白河,受損的是附近居住的百姓。潮白河寶坻段是國家一級行洪河道,為沿線農田提供行洪、排澇和灌溉,對寶坻區工農業發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潮白河水質變差,直接影響到周邊稻農的水稻種植。水稻產量下降,稻米口感變差,價格也賣不上去。
寶坻區委區政府對此非常重視,開始致力解決潮白河環境污染問題。但是多個負有監管職責的行政機關,對一個區域的環境污染問題都有管轄權,職權範圍上存在重疊,導致各行政機關互相扯皮推諉,以致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社會公共利益處於持續受侵害狀態,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人民羣眾反映較為強烈。
潮白河生態環境保護刻不容緩,大規模撈魚蟲、非法捕魚等行為必須遏制。公益訴訟制度的確立,讓檢察機關參與治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拿到有力武器。2017年起,寶坻區院牽頭解決這個問題。爲了推動問題解決,先深入相關部門就檢察機關的職責以及提起公益訴訟的意義進行溝通交流,消除行政機關的顧慮,爭取理解和支持。向有關職能部門制發了檢察建議。考慮到治理難度,同時向區政府做了專項調研報告。
寶坻區政府對治理行動高度重視,先后召開四次會議,研究制定了潮白河綜合治理工作方案,成立了由主管副區長帶隊組成的聯合執法隊,從上游起向下遊巡查,並全程由檢察機關現場監督。在整治過程中,吊車、拖車、搖臂車、快艇齊上,經過半個月時間,2000余條非法捕撈船隻及600余個非法釣台全部清理完畢。
公益訴訟的第一重點是「生態環境」,圍繞這一重點,近年來,寶坻區院依法能動履職,深入推進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履職辦案,立案涉河案件85件,開展訴前程序82件,提起公益訴訟3件。通過一系列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以檢察建議的方式督促行政機關自我糾錯、依法履職,督促治理被污染水域80余公里,拆除違法建築16處、恢復農田20余畝,清除處理各類垃圾百余噸,檢察機關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三地攜手 檢察機關實現全流域治理
河流生態環境治理具有全流域屬性,需要上中下游通力合作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清理過程中,水務、生態環境等管理部門反映,之所以多年未予根治,是因為破壞環境的違法者在天津市和河北省往來作案,與執法者打起了「游擊戰」。爲了根治問題,寶坻區院及時向京冀地區檢察機關通報了問題線索,讓違法者無處可逃。
2020年以來,寶坻區院聯合京冀檢察機關實地踏勘三地潮白河流域內是否存在傾倒垃圾、非法排污、私搭亂建、妨害行洪等情況,開展座談會20余次,及時處理、解決問題,為潮白河生態保護開啟綠色通道。
3月份,寧河區院發現在潮白河左堤寶坻與寧河交界處被傾倒大量建築垃圾,破壞了潮白河流域生態環境。經瞭解,是違規搭建的雞棚被拆除后遺留下來的,因跨區域等方面問題,一直無人清理。寧河區院把案件線索通報了寶坻區院,兩家單位聯合兩地河長辦、屬地鎮政府共同召開了磋商座談會,將涉案點位的建築垃圾全部清理,行政機關建立了日常巡查機制,消除了治理盲點。此案推動寶坻區院和潮白河下游的寧河區、薊運河流經的河北省玉田縣、唐山蘆台經濟開發區、唐山漢沽管理區的檢察機關、河長辦建立了寶寧玉蘆漢跨區域協同保護機制。
寶坻區院副檢察長李小強説:「今年5月,我們院又和潮白河上游的北京市通州區、河北省香河縣、三河縣、大廠回族自治縣的檢察機關、河長辦建立了大三香通寶跨區域協同保護機制。
這樣,寶坻區院利用區位優勢,串聯起京津冀,築牢潮白河生態保護屏障。
「檢察+」實現潮白河立體化保護
「自從有了公益訴訟,檢察機關務實地幫助我們解決了80多件疑難問題。行政機關單方的執法力量相對弱一點,在重大問題上,檢察機關助力不小。」寶坻區河長辦工作人員劉彬有感而發。
潮白河流域環境整治是個系統工程,單靠一個部門或行政機關無法完成,必須發揮各職能部門的合力,由「我來干」變「一起干」。自2020年7月,寶坻區院與區河長辦建立了「河長+檢察長」工作機制,實現檢察機關與區河長日常聯絡、聯席會議、信息共享、線索移送,開展河湖水生態環境和水資源保護專項行動,對全區河道、水庫、濕地、溝渠、坑塘等水生態環境和水資源保護情況進行全面監督。機制建立后,每季度,兩家聯合巡河已經成為常態,發現問題,一份檢察建議,各街鎮政府很快就清理到位,少去了行政機關很多煩惱,高效率保護了生態環境。
每年的5月至7月,是潮白河流域的禁漁期。寶坻區院在嚴厲打擊非法捕撈的同時,每年與河長辦定期開展協同執法行動。去年5月,有兩人在潮白河黃莊鎮小辛碼頭村附近,使用船、電瓶、逆變器、電耙子網等工具以電魚的方式非法捕撈魚類等水產品時,被當場抓獲。后經法院審理,違法行為人認罪認罰,同時也積極採納檢察機關提出的用購買魚苗增殖放流的方式替代繳納生態損害賠償金,以達到及時修復受損水域生態環境的目的。在增殖放流活動現場,檢察官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法治課,人民羣眾連連稱讚。
除了河長辦,寶坻區院還發揮「檢察+」模式,聯合更多行政部門合力解決潮白河污染問題。每年走訪12個沿河街鎮,定期組織對潮白河主干及支流開展巡河,及時發現水域內雜物和垃圾,檢查黑臭水體問題是否存在反彈等情況,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建議、早整改」。
此外,通過科技賦能,節約檢察資源,提升監督水平,由「埋頭苦干」變為「科技巧干」。寶坻區院每月對潮白河水域的含氧量、氨氮含量等指標進行隨機採樣;每季度通過無人機飛巡方式,對水面、河岸等進行實時航拍,利用高科技智能化檢測,讓調查取證降本增效。科技賦能為公益檢察插上「智慧翅膀」。
打開思路 生態損害賠償金有了好去處
初冬之季,正是候鳥南飛遷徙的旺季,也是李正與幾位志願者最忙的時候,因為這段時間不時有遷徙中受傷的鳥兒被大部隊落下。他和夥伴們主要工作就是發現、收容、救治。寶坻潮白河流域及周邊地區受傷的野生動物,等它們具備野外獨立生活能力、符合放飛條件時,再集中放飛。
李正向記者介紹説,近年來隨着潮白河生態環境的明顯改善,附近流域的野生動物明顯增多,像獵隼、中華秋沙鴨、彩䴉、東方白鸛這些多年不見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都回來了,還有震旦鴉雀、黑臉琵鷺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2022年11月,李正籌建了公益性質的天津市陽光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旨在及時發現、收治、放生野生動物。這些工作主要是由他個人和志願者完成,沒有任何報酬,所有費用都是自己承擔。
2023年,寶坻區男子米某使用彈弓、鋼珠、手電、熱成像儀非法獵捕樹麻雀39只、白頭鵯10只、雉雞1只。寶坻區院對此案提起公益訴訟,米某按照判決賠償了野生動物資源損失1.5萬元。但是,怎麼用好這筆錢,檢察官可犯了愁。由於現有法律法規未對賠償費用的使用、管理和監督作出規定,再像以往一樣增殖放流,與該案的性質不相吻合。經多次調研、與區農業農村委員會協商座談后,寶坻區院找到了天津市陽光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檢察官看到救助中心的環境以及醫護人員的耐心細緻,決定把賠償金交到他們手中,用於野生動物的保護和救助,專款專用、專賬管理。
李正介紹,作為一家純公益性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目前,他們共收到3筆來自寶坻區院生態損害賠償金共計23484.75元。這些錢對該中心無疑是雪中送炭,可以更好地收治受傷的野生動物。該中心成立以來共收容救護野生動物500余隻,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10只,在全市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和對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
寶坻區院第五檢察部主任張桂彬説:「轄區內潮白河流域濕地面積達3400余公頃,生態用水達標率100%,野生植物達300余種、野生動物286種,其中國家級野生保護鳥類就有17種;對水域環境要求比較高的潮白河銀魚等土著魚類得到恢復性繁殖和增長,這些都印證了潮白河的生態環境日趨向好。我們涉及潮白河的公益訴訟案件也明顯減少,這是大家樂於看到的。」
「兩山」理念在這兒生動實踐
記者漫步在潮白河國家濕地公園,看到這兒水質好了,岸邊綠了,珍貴的鳥兒又回來了,到此休閒旅遊的市民和遊客絡繹不絕,展現了一幅「落日與孤鶩齊飛」的美麗生態畫卷。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挖魚蟲、非法捕撈的目的都是爲了賺錢,只是走錯了途徑,破壞了環境,違反了法規。藉助治理好的潮白河生態環境,讓流域附近的居民富起來,是對「兩山」理念最生動的實踐。
近幾年,寶坻區依託潮白河流域水資源、水生態和水環境優勢,推動上下游各鎮村聯動,做大做優「稻」文章,積極發展大口黑鱸、鱖魚等名特優水產養殖和稻蟹、稻蝦等立體綜合種養,打造特色生態農業。小辛碼頭村水稻種植大户韓立華説,「現在水質好了,我們村的水稻長得也好了,平均畝產提升了300多斤。水好還能套養螃蟹,每畝地又增收400元左右。」
好水、好土、好生態,還得充分利用起來,寶坻區推動生態文旅融合發展,讓生態優勢源源不斷轉化為發展優勢,讓擁有潮白河的寶坻成為文旅興旺的「寶地」。小辛碼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洪奉國説:「這幾年,潮白河環境越來越好,我們也順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建成了小辛碼頭、李宦莊等休閒旅遊村,累計51户農家院,年均接待遊客50萬人次,旅遊產值達5000萬元,同時還帶動了村民就業。今年,我們還舉辦了20多場釣魚賽事,吸引了更多市民。」
生態一天比一天好,以檢察之力守護生態之美的工作還在推進。
「公益訴訟檢察‘以案促治’是檢察機關發揮法律監督職能,深度參與社會治理的有效方式。寶坻區院將繼續發揮檢察公益職能,強化法律監督職責,立足潮白河水資源、水生態保護及水污染、河道治理等方面問題,積極與北京、河北檢察機關密切配合,以跨區域檢察公益訴訟助力河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寶坻區院檢察長張國巖説。
專家觀點
檢察公益訴訟
讓環保法長出「牙齒」
天津大學中國綠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教授 博士生導師 王小鋼
作為我國環境保護領域的綜合性、基礎性法律,環境保護法於1979年試行,1989年正式頒行,幾乎與改革開放一路相伴走到今天。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等各個方面事業都取得了巨大進步。遺憾的是,因讓位於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我國曾經付出了不小的生態環境代價。被稱為「史上最嚴環保法」的新環境保護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加大了對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治理。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出現,讓環保法長出「牙齒」,讓懲治更有力量。
2017年6月27日,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明確寫入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這兩部法律,這標誌着我國以立法形式正式確立了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這對於全面依法治國,特別是強化公益保護、促進依法行政、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具有重大意義。
檢察公益訴訟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上,由於行政部門條塊分割,常因為部門分工或監督管理權限等原因而執行不到位,甚至出現相互「踢皮球」現象。檢察機關通過行政公益訴訟督促協調相關行政部門共同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可以發揮「督政」功能。因此,檢察公益訴訟是「督促之訴」「協同之訴」「補位之訴」。
檢察公益訴訟制度正式確立以來,全國公益訴訟案件數據表明,通過行政公益訴訟監督行政機關履職,可以促使絕大多數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在訴前實現公益保護目的,彰顯中國特色公益訴訟檢察制度的效能。同時,檢察民事公益訴訟,尤其是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可以在制裁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企業和個人的同時要求責任企業和個人修復受損生態環境,彰顯檢察機關堅持打擊刑事犯罪與賠償損失、修復生態並重的辦案理念,有助於節約司法成本、提高司法效能,增強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司法保護力度。
具體到潮白河流域,檢察機關的介入對該流域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潮白河涉及京津冀三地的生活用水、生產用水、生態用水和雨季行洪。單一行政部門監管或者各地分別治理難以有效根治潮白河流域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問題。三地檢察機關跨行政區域合作辦案治理潮白河流域生態環境問題,以檢察公益訴訟為抓手,可以督促多家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履行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職責,在檢察機關和行政機關之間形成有效「督政—履職」機制,促進跨省流域生態環境治理。這既是能動履職守護民生福祉的需要,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體現,還是潮白河流域乃至海河全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其形成的成功經驗值得其他地方借鑑。
檢察機關堅持訴前實現公益保護、一體化辦案協同推進、深化以案促治,統籌發揮跨行政區域協作功能,促進跨省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公益訴訟制度已成為檢察機關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法治保障手段,推動解決一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形成公益保護領域獨樹一幟的「中國方案」,有力地助推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高水平治理。
在檢察機關持續探索下,檢察公益訴訟進入從高速度發展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已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等4個法定領域擴展為「4+11」的履職格局,成為全面依法治國的一個重要成果,在法治中國建設進程中煥發出蓬勃生機。完善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可以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