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2-03 16:42
轉自:揚子晚報
最近,蔚來成了很多知名投行關注的焦點,包括德意志銀行、摩根大通、中銀國際、CICC、花旗、美銀、摩根士丹利等等,都給蔚來「買入」「增持」或「跑贏行業」評級。
估計,大家都是看到了蔚來最近提出的「小目標」:2025年銷量翻番、2026年爭取盈利。
説到盈利,也是業界關注蔚來的焦點。不久之前的一次公開活動上,蔚來聯合創始人秦力洪談了談對這件事的看法,有句話還是很中肯的。他説:「在智能電動汽車這一長期賽道中,過早地追求盈利並不合理。」
這倒不是給自己找理由開脱,其實,智能電動汽車的研發和市場推廣,以及為用户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需要很大的成本投入,過早地追求盈利,並不是長遠的公司發展策略。
看看特斯拉,從2003年成立到實現盈利,也花費了14到15年的時間,這是一個相對合理的時間,而且現在時過境遷,智能電動汽車行業的競爭更激烈了,求一個短期盈利,注重市場的拓展和技術的創新。
秦力洪説的很明白:蔚來並不迴避盈利問題,但也不會爲了短期盈利而犧牲公司的長遠發展,因為蔚來還會加大在技術研發、市場拓展和品牌建設等方面的投入,以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權威人士都說了,在智能電動汽車行業,衡量一個企業有沒有未來,不僅要看賺了或者虧了多少錢,更要看其是否能夠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
就像蔚來一共投入530多億的費用進行全棧自研一樣,目前它已經擁有了12項全棧技術佈局,併爲整個行業實現了「有芯有魂」的突破。「有芯」指蔚來自研出業界首款採用5nm車規工藝製造的智能駕駛芯片NX9031,它已成功流片;「有魂」指蔚來全量發佈了面向AI時代的整車全域操作系統SkyOS·天樞,它也是國內首個由車企自研並量產應用的整車全域操作系統。
對於盈利問題,蔚來也在奔着這個目標努力。按照公開的計劃,2025年蔚來迎來一波產品大年,多品牌戰略繼續推進,三個品牌全部到位。其中,蔚來品牌的ET9準備交付,新一代產品切換到新平臺;樂道品牌要上兩款車,螢火蟲品牌也開始交付首批產品。
更何況,蔚來現在的整個財務狀況在不斷改善,特別是今年三季度整車毛利率的持續提升和自由現金流轉正。
能夠實現自由現金流轉正,通常被視為企業財務健康狀況改善的一個重要標誌,這意味着企業不僅有足夠的現金來維持日常運營,還能有剩余的現金用於擴張。「自由現金流轉正」,對在價格戰旋渦中的汽車行業來説更是特別珍貴,這也是蔚來財務運營轉折點的關鍵信號。
這麼看的話,蔚來要實現2025年和2026年的目標,很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