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見·聞】國際「金融大鱷」入市香港豪宅釋放積極信號

2024-12-02 16:56

新華財經香港12月2日電(記者林迎楠)在11月20日閉幕的第三屆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上,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Bridgewater)首席投資官Bob Prince在臺上證實,自己剛在香港購買一間豪宅,笑稱因為「老婆喜歡香港」。

他解釋,橋水鋭意在亞太區開展業務,投資項目遍佈各地,「香港恰好位於亞洲的中間,有很好的機場,去哪里都很方便;同時又有豐富的文化和美食,是一個有趣的城市。」

國際金融巨頭赴港買樓成為熱點

峰會共有160家金融機構的350多位代表參會,臺上嘉賓「含金量」較過往兩屆亦有提升。來自花旗、瑞銀、黑石、道富、高盛、大摩、資本集團、摩根大通、KKR、TPG、橡樹、凱雷、太盟及橋水等大行的國際「金融大鱷」圍繞「在變局中前航」,表達對內地及香港金融市場的看法。

(圖為第三屆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現場) (圖為第三屆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現場)

與Bob Prince同場的太盟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Chris Gradel也透露,已於去年以5.5億港元在香港購入一座位於南區薄扶林沙宣道的百年大宅。他表示,自己是價值投資者,居港24年,很少見到樓市有低估的投資機會,認為現在正是置業良機。

近期還有不少國際金融高層在香港入市買樓,包括匯豐投資管理環球行政總裁馬禮豪(Nicolas Moreau)、星展香港行政總裁龐華毅(Sebastian Paredes)、摩通私人銀行亞洲董事總經理劉君博(Ulysses Lau)等。有評論專家表示,國際大行被視為代表「聰明錢」,這些銀行家赴港買樓,一定程度上反映,隨着香港樓價顯著回落,從環球高端資產配置角度看,漸見「撈底」吸引力。

香港樓價到底貴不貴?差餉物業估價署27日公佈10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按月升約0.6%,連跌5個月后首次回升。而此前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phia在6月份發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香港樓價中位數相當於家庭收入中位數16.7倍,雖較高峰期的20.8倍有所回落,但仍屬「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

(圖為香港淺水灣住宅區) (圖為香港淺水灣住宅區)

從另一方面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樓市購買力除了來自普通市民,潛在買家還包括「收入遠超中位數」的世界各地有錢人。尤其隨着港府「撤辣」及放寬按揭條件,加上美元進入減息周期,有分析認為,從國際高端資產配置角度看,當世紀大廈、貝沙灣等的呎價回落至2萬多元,對於一部分人來説或許已經不算太貴。

香港軟硬兼備獨具優勢

香港在包括金融基建、地理位置的「硬實力」和包括美食、文化、娛樂等的「軟實力」兩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從「硬實力」來看,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於11月28日正式啟用,三條跑道全面運作,每年將可處理1.2億人次客運量和1000萬噸貨運量。造價估算約為1415億港元的三跑道系統建造工程,於2016年8月啟動,近乎在現有機場旁興建一個新機場,填海拓地約650公頃,包括新建全長3800米的第三跑道,擴建二號客運大樓,興建T2客運廊、新旅客捷運系統及行李處理系統等。第三跑道於2022年7月開始投入使用。

(圖為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正式啟用后,一架飛機從中跑道起飛。新華社記者 朱煒 攝) (圖為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正式啟用后,一架飛機從中跑道起飛。新華社記者 朱煒 攝)

香港機場管理局公佈香港國際機場10月份航空交通數字顯示,月內,機場客運量達455萬人次,飛機起降量為31625架次,分別同比增加21.3%及20.3%。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管理與策略實踐教授陳南祿稱,香港現已是世界領先的航空樞紐之一,在國際航空貨運方面,香港無疑位居第一,香港國際機場更是全球首屈一指,成就斐然。

從「軟實力」來看,正如Bob在峰會上提到的,香港「擁有豐富的文化和美食,是一個有趣的城市」。香港有約80家米其林星級餐廳,又有巴塞爾藝術展以及蘇富比、佳士得兩大拍賣行的亞太區總部,讓來港工作的企業家有了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此外,香港新舊交融中西並蓄,一百多年來也發展出了獨具特色的港式文化。春夏喝涼茶,秋冬滋養進補,諸事不順「打小人」這些充滿活力的地道文化也讓商客樂於駐足。

(圖為香港太平山頂夜景) (圖為香港太平山頂夜景)

在當今性別平等時代,企業女高管也佔據半壁江山,如出席峰會的花旗CEO範潔恩(Jane Fraser)、富蘭克林鄧普頓CEO莊麗雅(Jenny Johnson)、道富環球CEO洪亦心等。而香港向來被視為亞太區最適合女強人發展的職場之一,香港的「軟實力」也助力留人。

與此同時,正如高盛行政總裁蘇德巍(David Solomon)在峰會上稱,環球投資者仍樂於在中國投資,但普遍關注「投資中國后如何提取資金」,認為資本進出安排對於吸引外資尤其關鍵。而這也在某程度上讓香港作為離岸金融樞紐的重要性受到肯定。

晉達資本聯席首席投資官多梅尼科·費里尼也説,國際投資者資產結構正在逐步多元化,越來越多投資者將目光投向亞洲資產,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將贏得更多青睞。

國際大行調兵回港釋放積極信號

綜合峰會上各位嘉賓發言可以看出,一方面,亞太區仍將是環球經濟增長引擎,另一方面,內地及香港在亞太區市場依然扮演關鍵角色。

渣打日前把財富管理及零售銀行業務行政總裁徐仲薇、私人銀行全球主管兼大中華、北亞區財富管理及零售銀行業務主管洪子寓及金融機構業務全球聯席總裁張曉蕾三名高層由原本常駐新加坡,改為駐紮香港。

(圖為香港中環街景) (圖為香港中環街景)

在此之前,花旗集團的日本、北亞及澳洲區域及銀行業務主管Marc Luet已經將辦公室從原本常駐的東京搬來香港。瑞銀(UBS)則將該集團的全球財富管理聯席總裁Iqbal Khan從瑞士派駐香港。瑞銀CEO Sergio Ermotti此前還預言,香港財富管理行業的資產規模在2027年或之前將會超越瑞士,登上全球冠軍寶座。

近些年,各金融機構都要精簡架構、緊縮成本,在此情況下,國際大行將高薪厚職的將帥派駐香港足見其對香港金融經濟地位的肯定。業界高層現時普遍看法,即使東西方經濟日益割裂,香港始終仍會是東方世界重要的金融樞紐,任何國際機構都不容輕言放棄這個陣地。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在當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里,香港一直努力順應趨勢,開拓新前景。從香港金融管理局角度來看,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在峰會上指出要聚焦兩方面:一方面建立韌性,香港作為小型開放經濟體及國際金融中心,建立強力緩衝機制,可抵禦及應對外部衝擊;另一方面要分辨噪音及訊號,抓住中國轉型機遇。

編輯:王春霞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