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特斯拉降價,打響年終價格戰第一槍?

2024-12-01 15:01

導讀

車市的優惠信息好像沸水里翻滾的氣泡,一刻也不會停歇。「金九銀十」、「雙十一」的促銷剛剛收尾,特斯拉又打響了年終優惠第一槍。細分市場冠軍領跑新一輪降價,會引發連鎖反應嗎?年底的價格戰高潮還能如期而至嗎?今年最后一個月,是出手買車的抄底時刻嗎?

銷冠為何優惠促銷?

經過一年多的價格戰,車市里「以價換量」的實現難度越來越高,不過特斯拉的最新降價還是拿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11月25日,特斯拉推出「尾款立減」活動,12月31日之前購買Model Y后輪驅動版及長續航全輪驅動版車型,尾款立減1萬元,還可以疊加五年0息政策。

上市以來,Model Y在細分市場穩居第一,不愁賣車的銷冠為何突然發起優惠?記者向特斯拉中國方面求證,相關人士迴應,特斯拉要衝刺2024年全年銷量目標,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132.9萬輛電動車,按去年181萬輛的交付量來算,想要穩中有升,還得加速衝一把。目前,特斯拉在全球市場都上線促銷活動,美國有3個月的免費超充和FSD,歐洲有一年超充服務,中國市場的優惠最直接,讓Model Y達到歷史最低價、全球最低價。起售價23.99萬元的Model Y帶來不少人氣,特斯拉相關人士告訴北京交通廣播,促銷后客流量同環比均明顯上升。

當然,銷冠也面臨市場壓力。新車銷售服務平臺「車fans」創始人孫少軍告訴北京交通廣播,這次降價之前,特斯拉在中國的市場訂單出現倒掛,每周訂單量大約1.2萬輛,實際交付量大約1.6萬輛,意味着廠家的儲備訂單正在減少,降價動作也順理成章。全國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向北京交通廣播介紹,雖然Model Y仍然是細分市場第一,但自主品牌的對標車型在9月前后集中上市,也帶來一定競爭壓力。

不少消費者期待的新款車型與降價行為也有一定關係。此前馬斯克表示今年不會推出新款Model Y,不過「車fans」創始人孫少軍向北京交通廣播介紹,近日,特斯拉上海工廠已經開始共線生產新老Model Y,雖然新款比例很低,也意味着上市消息可能臨近。新能源汽車評論人、《電動汽車觀察家》總編輯邱鍇俊向北京交通廣播介紹,新款Model Y的外觀設計值得期待,可能會採用貫穿式的大燈和尾燈,懸架也會像Model 3一樣,調節得更加舒適。

這波降價接招or不跟?

不同於以往價格戰的情形,這次王牌產品官宣優惠,並沒有迅速形成「一呼百應」的連鎖降價,有品牌甚至明確表示:不跟。極氪智能科技副總裁林金文26日表示,特斯拉宣佈Model Y調價,再次引發大家對年底車市價格戰的討論,在此可以明確,極氪不會進行價格和權益調整。

此前極氪已經發布「雙十一」購車權益,但優惠只持續到11月底,為何堅決不參與12月的價格戰?特斯拉官宣降價近一周,為何鮮有品牌明確跟進?新能源汽車評論人、《電動汽車觀察家》總編輯邱鍇俊分析,9月,樂道L60、極氪7X、智界R7、阿維塔07、智己LS6以及嵐圖知音集中推出,這些對標Model Y的競品大多拿出更大尺寸、更多配置和更實惠的價格,由於這些車型上市之初已經比Model Y便宜三四萬元,這次特斯拉一萬元的降幅並沒有改變雙方的性價比差距,而特斯拉最為硬核的品牌溢價也在慢慢流失。另外,樂道等產品面臨產能瓶頸,即使訂單大增也難以交付現車,甚至影響用户感受,此時大規模促銷未必是適宜之舉。

政策面臨年關變化,也給車企的決策帶來不確定影響。今年8月,商務部等7部門發佈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報廢舊車換新車最高補貼2萬元,全國各省市也發佈各類置換補貼政策。商務部最新統計顯示,全國汽車報廢更新申請量、置換更新申請量均突破200萬份,累計超過400萬份。「以舊換新」政策點燃了車市的「金九銀十」,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預計政策可以拉動全年乘用車市場超160萬輛的增量。近日,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科學評估今年的政策成效,提前謀劃明年的汽車以舊換新接續政策,穩定市場預期。今年的補貼政策只持續到年底,明年政策大概率延續,但是補貼額度退坡還是加碼,啟動時間在年初還是二季度仍然未知,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在今年年底購車的決策。「車fans」創始人孫少軍向北京交通廣播介紹,部分車企對年底價格戰仍然觀望,主要是摸不準政策變化和消費者心態,擔心冒然啟動大規模促銷,提前生產大量產品,造成不必要的庫存增長。

年底是購車良機嗎?

在消費者的常規印象里,每年年底是車市優惠的高潮,也是抄底時刻。截至發稿時,比亞迪、極氪、鴻蒙智行、小米、一汽大眾、一汽豐田、東風本田等車企的官方優惠舉措都在11月底告一段落;只有理想汽車11月29日宣佈,針對12月31日前完成定購、交付的用户,推出「3年0息」的購車政策。部分業內人士認為,年底的降價優惠高峰不會爽約,新能源汽車評論人、《電動汽車觀察家》總編輯邱鍇俊介紹,年底車企有衝量需求,廠家會給出更好的優惠政策。截至10月,只有比亞迪、吉利、零跑和小米完成了全年銷量的80%以上,絕大多數車企完成銷量目標的壓力巨大,也是降價促銷的重要驅動力

還有部分業內人士認為,今年最后一個月,車市價格將趨於穩定。全國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向北京交通廣播介紹,截至10月底,全國乘用車庫存297萬台,環比降低5萬台,同比下降71萬台,乘用車行業總體庫存壓力不大。同時,補貼政策催熱市場需求,旺銷狀態下很難出現普遍的價格戰。「車fans」創始人孫少軍告訴北京交通廣播,前段時間大幅促銷的燃油車訂單情況不錯,年前購車用於春節回鄉的羣體大多是燃油車用户,預計燃油車的降價動作也會放緩。

今年后四個月的車市表現亮眼,明年還能延續熱度嗎?全國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坦言,明年是車市消費和工業生產的「特小年」,春節在較早的1月份,假期之前的銷售時間過短,至少消減20%的月度銷量。今年車市銷量翹尾,也會提前透支明年一季度的消費。為此,崔東樹在個人公眾號上提出政策建議,希望明年1月1日啟動燃油車的車購税減半政策,推動首購羣體在春節前購車。

剛剛到來的12月到底是不是購車良機?「車fans」創始人孫少軍認為,如果着急用車可以搭上政策末班車果斷出手,如果一年半載纔有「用車需求」,也不妨等到明年,因為無論今年年底價格走勢如何,明年的價格戰一定會再掀狂瀾,「見底」的時候還遠遠未到。

大眾出售新疆工廠!外交部迴應

上汽與大眾續約!合資延長至2040年

工信部通報2023年新能源汽車檢查結果:這些車型存在問題

被申請破產!大運汽車發佈重整聲明

合資「將死」?且行且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