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1-30 11:09
在香港房企開始「北上」搶客后,粵港澳大灣區的開發商也坐不住了。
自深中通道開通、廣州對港澳臺人士放開限購后,不少港人加速「北上」看房或購房,中山、廣州等地不少樓盤均在持續以香港看房團等形式吸引香港購房者。
如今,廣州更是直接組團房企赴香港推介樓盤。11月29日,在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轄各區人民政府指導下,廣州市房地產行業協會(以下簡稱廣州市房協)組織推介團赴香港舉辦「廣州優質房地產項目香港推介會」。據悉,本次有近30家房企參加推介會。
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黃成軍在現場表示,本次穗港房地產交流活動的實施和主辦,是以實際行動助力發展,發揮房地產新政效應的積極舉措。隨着一系列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將為兩地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10月份以來,廣州房地產市場總體呈現復甦的態勢,一手住宅到訪量、認購量、網籤量均大幅增長,市場活躍度大幅提升,而且持續性較強,房地產行業總體止跌回穩的態勢出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推介會現場看到,廣州全部11個區域都有項目進行現場展示,有樓盤打出「港人購房優惠」,華潤置地、中海地產、萬科、越秀地產等房企代表均在會上推介廣州項目。
中原地產(中國內地)華南區總裁鄭叔倫在現場接受每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其實今年以來我們幫大灣區好幾個城市都做過類似的樓盤推介活動。除了出政策之外,各地政府也是在想盡辦法做一些事情(去激發市場活力),助力去庫存的決心是很大的,止跌回穩不只是口號。」
現場近50樓盤參與推介,線上同步展示
「首期15%,置千呎豪宅」「首付77萬港幣起,明年拉箱入住」「港人專屬折扣優惠,10年車位使用權」在推介會現場,多個樓盤項目打出了港人專屬優惠宣傳。
每經記者在推介會現場瞭解到,本次參與推介會的有近30家房企共計50余個樓盤項目,除了內地房企外,還有新世界中國、新鴻基等港資房企參與,廣州市房協將於11月底至12月底在其官方網站同步展示相關項目。
萬科廣佛公司香港推介代表告訴每經記者,本次是萬科廣佛公司首次參加香港推介會,有利於公司進一步拓展港澳市場,尋找合作伙伴。「參加推介會有機會讓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瞭解香港市場的需求和趨勢,以便我們能夠更好地調整和優化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接下來我們也會針對港澳地區鋪排相關的推廣動作,提供好的產品以及服務,爭取也得到港澳客户的認可和支持。」
今年7月,廣州放松對港澳臺及外籍人士購房限制,提供材料符合規定的,可以在廣州市限購區內購買一套120平方米及以下的住宅,在廣州市非限購區購買住宅及在限購區購買12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時不限制套數。9月份,廣州又宣佈全面取消限購。
此后,廣州各個項目都在加強對港澳購房者的吸引力。萬科廣佛公司香港推介代表也表示,他們在廣州的黃埔新城和佛山的天空之城項目也通過成立香港專項拓客隊伍,聯動內地及香港經紀公司、業主私宴維護、組織看房團等,進一步拓展港澳地區市場。
最高貸款額1000萬港元,投資和養老是主流
無論是從購房資格還是資金入境、貸款上,港澳居民到內地買房比內地居民到港澳買房便利得多。
中銀香港個人數字金融產品部副總經理劉寶萍在推介會現場介紹,該行今年初專門推出了大灣區購房匯款服務,為港人購買一二手住宅提供結算支付便利服務,不受港人每日8萬元人民幣的匯款上限限制。資金用途包括支付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的定金、保證金、首付尾款或者按揭款,也可以用來償還內地的按揭貸款。
除直接匯款支付服務外,中銀香港也提供大灣區置業按揭貸款服務,以港元最優惠利率為基礎,以港幣貸款和供款,貸款金額高達1000萬港元或樓價的六成,還款期長達30年。
鄭叔倫告訴每經記者,港人到大灣區買房的主要有兩個羣體,一是用來退休養老,另一類就是做投資用途。香港老齡化程度比較高,養老成本也比較貴,香港特區政府對於退休老人等在大灣區養老也有一些補貼或政策支持,他們偏好去中山、肇慶和珠海等這類城市置業。香港投資客考慮的就是分散投資,這類羣體以前可能更多喜歡買小户型,但現在多了很多買大户型或者豪宅的,主要集中在深圳、廣州等城市的核心區域置業。
據萬科廣佛公司香港推介代表透露,萬科廣州的黃埔新城項目,今年累計有30組香港居民到訪,成交約10套。主要購房需求為父母為子女置業,比如子女目前在香港工作,未來可能到內地發展;也有部分户籍在香港,長期在內地生活、工作的客户,主要關注教育等配套。客户主要考慮自住為主,較少投資客户。
而佛山的萬科南海天空之城項目全盤累計成交香港客户85套,其中約六成為投資需求,四成為自住客户。自住客户大多為長期定居在內地的香港籍居民。
不過,鄭叔倫也表示,雖然現在港人到大灣區置業的數量有所增加,但還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多,內地房企的流動性問題和內地的房地產市場行情也讓不少港人持觀望態度。「內地樓市從國慶期間開始活躍,近期表現更為明顯,但可能還在回穩階段,如果到市場真正開始回升,就應該會有更多香港購房者涌現(大灣區)。」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