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汽車測評人如何保持客觀中立?

2024-11-30 07:25

轉自:法治日報

漫畫/李曉軍

  11月26日,極氪智能科技副總裁朱凌發文「炮轟」汽車評測平臺懂車帝,認為其對極氪7x及極氪001的拆車視頻不專業。此事件引發公眾廣泛關注,也使得汽車廠家與車評賬號之間的糾紛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近年來,隨着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以及互聯網信息傳播的迅速崛起,車評賬號作為連接消費者與汽車廠家的重要橋樑,其影響力日益增大,與此同時車評賬號與汽車廠家之間的糾紛也頻頻發生。

  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指出,車評賬號與汽車廠家的糾紛是當前汽車行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亟待針對汽車測評乃至消費品測評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或行業自律規範,以監督測評人的行為,確保測評人的中立性和獨立性,確保測評報告客觀、真實、中立,促進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車企紛紛起訴車評賬號

  朱凌於11月26日晚間曬出「懂車帝原創」的拆車視頻並@懂車帝App官方微博表示,「確認一下這個是不是你們的主播?最近出的一系列視頻,有沒有任何一點點的常識?懂不懂任何關於材料的基本常識?在這個位置用鋁怎麼成型?」在該拆車視頻中,懂車帝主播稱,極氪7x及極氪001尾門使用了塑料和鋼兩種材質,而沒有使用鋁。

  11月27日,懂車帝迴應稱,此次拆車節目發現極氪7x尾門同時使用塑料和金屬材料屬實,且從現有車門結構、工藝,公開資料以及懂車帝過往拆車大數據來看,注塑件、鋁製、鋼製衝壓件等材料都會用於汽車尾門輕量化。鋁製材料尾門目前衝壓工藝和應用車型非常廣泛,部分車輛造型採用鋁成型有一定難度,但並非不能。節目里提到用鋁更貴,也正是出於鋁成型製造工藝和難度要比注塑工藝高。

  節目沒有評判鋁製還是注塑件尾門哪個更安全,針對網友關心的問題,懂車帝表示后續將針對安全性做更多實測。懂車帝還強調,拆車節目拆的就是車輛用料是否實在,將持續通過專業的拆車節目,為廣大消費者呈現車輛真實情況,提供選買參考,歡迎車企理性討論。

  實際上,今年7月30日,極氪CMO關海濤就曾發文稱「極氪式安全實戰從來沒輸過,所以我們原來沒有做太多宣傳,某媒體平臺發佈了誤導視頻,很多用户留言鳴不平」。

  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梳理發現,近年來車評賬號與汽車廠家之間的糾紛屢見不鮮。多家知名汽車廠家與車評賬號之間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法律糾紛。

  其中,蔚來與車評賬號「小牛説車」的糾葛備受矚目。自2023年4月6日起,「小牛説車」賬號持有人顧宇波在社交平臺賬號上連續發佈10多條短視頻,對新能源汽車行業、蔚來及其用户發表見解和評價。蔚來隨后提起訴訟,當年11月,蔚來法務部公佈的法院一審判決顯示,判定顧宇波故意歪曲、捏造事實,侵犯蔚來名譽權,要求其在賬號「小牛説車」連續90日刊登致歉聲明,同時在判決生效10日內賠償蔚來經濟損失等共計60余萬元。

  除了「小牛説車」,蔚來還曾將「車事紀」賬號告上法庭,指其散佈網絡謠言,侵犯名譽權。

  此外,公開資料顯示,比亞迪、長城、東風日產、享界等汽車廠家近年來都曾與一些車評賬號發生過評測侵權的訴訟,而敗訴方則面臨着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相應法律責任。

測評結果影響是否購買

  有業內人士分析,車評賬號與汽車廠家之間的糾紛,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隨着汽車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車評賬號的評價和推薦對消費者的購車決策有重要影響,一些車評賬號爲了吸引眼球、獲取流量和商業利益,不惜發佈誇張、片面甚至虛假的信息來博關注,對汽車廠家進行惡意抹黑和詆譭。

  另一方面,部分車評人可能缺乏專業的知識和嚴謹的態度,在未對車輛進行充分了解和測試的情況下,就輕易地對汽車的性能、質量等方面發表不當言論,從而引發與汽車廠家的爭議。

  此外,還有少數車評賬號試圖通過製造爭議和話題來脅迫汽車廠家與其合作或獲取經濟利益,當廠家拒絕合作時,便加大負面評價的力度,從而引發糾紛。

  「在自媒體和網絡日益發達的今天,汽車測評報告會給汽車廠家的品牌聲譽和銷量帶來較大影響,尤其是汽車作為消費者生活中的重大消費品,相比小額消費品,消費者在購買汽車之前會更加關注測評人的測評結果,更容易根據測評結果確定自己的購買選擇。某些知名汽車測評人測評結果的影響力有時甚至大於汽車廠家自己廣告推廣的影響力。」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杜秀軍説。

  杜秀軍認為,汽車測評作為新興行業對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客觀、中立的汽車測評不僅能為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消費判斷依據,而且能激發汽車廠家生產出更優質安全的汽車產品。反之,主觀、片面的汽車測評不僅會誤導消費者,而且會給汽車廠家的品牌聲譽帶來嚴重負面影響。

  北京市民李先生對此深有同感。由於工作地點較遠,每天通勤時間較長,因此他決定購買一輛性能較好且舒適性高的汽車。在購車前,他在網上觀看了大量的車評視頻,其中××車評對某豪華品牌轎車的評測讓他印象深刻。視頻中詳細介紹了該車的動力性能,如百公里加速時間、高速行駛的穩定性以及剎車性能等,同時也對車內的座椅舒適性、隔音效果和內飾材質進行了測評。

  「通過觀看評測視頻,我對這款車的性能和舒適性有了較為全面的瞭解,並且與自己的需求相匹配。」李先生介紹,他前往4S店進行試駕併購買了該車。如今,已經駕駛這輛車4個多月了,他覺得實際使用體驗與車評視頻中的描述基本一致。

  在湖南長沙工作的張女士就沒這麼幸運了。今年年初,張女士決定購買一輛新能源汽車作為日常出行工具。在選擇車型時,她通過觀看各類車評視頻來獲取信息。其中,某車評賬號對一款新能源汽車的冬季續航測試引起了她的注意。該評測視頻詳細展示了車輛在低温環境下的續航表現、充電速度以及車內的保暖設施等。

  考慮到自己所在城市冬季較為寒冷,車輛的冬季續航能力是她非常關注的一個點。通過觀看評測視頻,張女士發現這款車在冬季的續航表現超出了她的預期,下定決心選擇了這款新能源汽車。然而,使用3個月后,她發現車輛的實際表現與車評視頻中的測試結果大相徑庭。

完善法律法規強化監督

  面對車評賬號與汽車廠家之間的糾紛,相關部門和行業組織也在積極採取措施加以規範和引導。

  2023年3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旗下中國汽車企業首席品牌官聯席會及成員單位一致決議發起了「關於抵制汽車行業網絡水軍的聯合倡議」,共有14家車企參與其中。

  該聯合倡議提出,要從多方面抵制網絡水軍,包括不參與、不僱傭網絡水軍進行任何負面評論灌水、惡意抹黑的行為;共同抵制僱傭網絡水軍的企業,共同抵制惡意灌水、抹黑的服務代理商,共同抵制一切捏造不實信息,攻擊和挑撥同行關係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呼籲廣大汽車用户在網絡空間理性發表意見,不被不良信息誤導,不被水軍裹挾。

  同時,國家網信辦不斷加強對自媒體賬號的管理和監管力度,強調要正確對待新聞輿論監督和網民社會監督,進一步加強問題賬號等的管理,從嚴處置惡意首發、脅迫企業開展商業合作的賬號,嚴厲打擊僱傭網絡水軍對企業進行詆譭、抹黑等行為。要求網站平臺應當及時發現並嚴格處置自媒體違規行為。

  記者注意到,在一系列監管措施下,一些違規的車評賬號受到了相應的處罰,如「××説車」「×老闆」等賬號被依法依約關閉。

  受訪專家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車評賬號與汽車廠家之間的糾紛,還需要車評賬號自身、汽車廠家以及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

  朱航是某汽車測評公司相關負責人,他認為車評賬號應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道德,以客觀、公正、專業的態度進行汽車評測和評價,確保所發佈的信息真實、準確、可靠。在評價汽車時,要充分了解車輛的性能、配置、質量等方面的情況,進行全面、深入的測試和分析,避免主觀臆斷和片面評價。

  「車評賬號要增強法律意識,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不得發佈虛假信息、惡意詆譭他人等違法違規內容,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杜秀軍説,當車評賬號發佈不實信息、惡意詆譭、貶低侮辱汽車廠家,損害其品牌聲譽時,廠家可依民法典中關於名譽權的規定,向法院提起名譽權侵權訴訟,要求車評賬號刪除侵權言論、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

  他提出,若車評賬號受控於其他汽車廠家,或自行經營汽車相關業務,與被測評的汽車廠家構成市場競爭關係,其不當評價影響了被測評汽車廠家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導致廠家市場銷售和競爭地位嚴重受損,廠家可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提起訴訟,要求車評人和關聯汽車廠家承擔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賠償經濟損失等民事責任,並可請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不正當競爭行為予以處罰。

  「若車評賬號未經授權使用汽車廠家的宣傳資料、產品圖片、視頻等著作權作品,或對廠家的廣告文案、技術資料等進行抄襲、改編等侵權行為,廠家可依著作權法提起訴訟,要求車評賬號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等。」杜秀軍説。

  他還提到,車評賬號如果故意捏造並散佈虛假測評結果,損害汽車廠家的商業信譽或某型號汽車產品的聲譽,給廠家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可能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從而被追究刑事責任。

  從汽車廠家的角度來説,朱航建議,對於車評賬號提出的合理意見和建議,要虛心接受並加以改進,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對於車評賬號的不實評價和惡意詆譭,要及時通過合法途徑進行維權,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在杜秀軍看來,汽車測評人的資金來源決定了汽車測評人的立場,即便數據是真實客觀的汽車測評,也會因測評人對測評內容和測評方式的選擇而產生表面客觀實質誤導性的汽車測評,影響消費者的選擇。因此,需要針對汽車測評乃至消費品測評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或行業自律規範,以監督測評人的行為。

  針對當前汽車測評行業存在的問題,杜秀軍認為還有一些亟待解決的痛點,包括如何確保汽車測評人的真正中立性和獨立性,避免汽車廠家通過控制測評人的手段突出其自身品牌優勢,打擊詆譭同行;如何確保測評報告真正的客觀、真實、中立性,避免片面、主觀的測評報告影響無辜汽車廠家的品牌形象;如何建立汽車測評行業監管機構或自治組織,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如何加大對惡意誤導、發佈虛假、片面測評信息的汽車測評人的打擊力度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