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1-29 14:06
來源:投資家
作者 | 楓葉
天越冷,羽絨服越貴!
寒潮來襲,北方不少地方甚至都下雪了。
瑟瑟寒冬之下,羽絨服市場卻迎來了「春天」。
這兩天,羽絨服是賣火了,但有關羽絨的問題也隨之而來,連續衝上熱搜第一!
先是央視曝光了以絲充絨的「羽絨騙局」,然后羽絨服價格再次引發熱議,本是保暖用的羽絨,卻讓不少消費者寒了心。
去年,一些大學生「整頓」羽絨服市場,花棉襖、軍大衣成為寒冬服飾市場新貴。
今年,羽絨市場在消費性價比浪潮衝擊下散發着透骨奇寒,質量問題將成為「自救」的關鍵。
當然,好的品牌依舊備受青睞,就像突然翻紅的老牌國貨羽絨服雅鹿,近些年靠抓住直播渠道新機會而重新「復活」,雙11爆賣25億,年銷超百億獨傲冰雪,成為羽絨寒冬里的一枝紅梅。
你,今年買羽絨服了嗎?
01
北方小雪后的這幾天,那一秒入冬降温的突然,羽絨服成了最后的温暖。
但是,今年的羽絨服好像都漲價了!
不過,有不少「聰明」的網友卻找到了價格便宜的「實惠貨」,「只要89羽絨服帶回家」!
也許,便宜會有好貨,但好貨一定不怎麼便宜。
前幾日,「7萬件羽絨服含絨量0%,企業主管被抓」、「造假兒童羽絨服兩月賣出6萬多件」、「央視曝光劣質羽絨製品以絲充好」、「你買的羽絨被可能是劣質飛絲被」等多條羽絨產品相關的消息詞條衝上熱搜。
據央視《財經調查》報道,部分直播間里的羽絨被被主播吹得天花亂墜,不僅物美價廉、保暖效果出類拔萃,各種檢測報告也是齊全的。
一款填充物為「飛絲」的所謂「羽絨服」成本價不到40元,兩個月內銷售量高達6萬多件。
所謂「飛絲」就是粉碎毛,就是鴨、鵝毛的邊角廢料粉碎以后成為絲絨狀,無論是從外觀看,還是用手直接觸摸感受,普通人都極難分辨出二者的差異;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飛絲」填充的羽絨服不僅不保暖,而且由於缺乏高温消毒等程序,還有可能產生異味和病菌,潛藏致病危險。
某些直播間里主播吹得天花亂墜,物美價廉、保暖效果出類拔萃。但直播間里展示講解的樣品和發到消費者家中的羽絨被可能壓根不是同一種。
據報道,部分商家在利益驅使下,「鋌而走險」將「飛絲」添加到羽絨製品里,甚至用「飛絲」代替羽絨,已是行業內「公開的祕密」。
要知道,標稱值為「絨子含量」大於或等於50%的才能被稱為「羽絨」製品。
「一分價錢一分貨」!同樣一款外觀的羽絨被,充「90絨」,成本可能需要800元,充「高絲」,成本只要400元。
怪不得前面羽絨服賣的那麼便宜,原來從里到外都是假的,得虧央視曝光了這樣的「羽絨騙局」。
與此同時,這些不法商家以「絲」代「絨」的羽絨製品造假亂象,引發網友廣泛關注。
不少網友發佈「避雷」帖稱,將購買的羽絨服剪開,發現里面填充劣質羽絲,「一朵絨都沒有,怪不得不暖和」。
02
提到羽絨服,「羽絨服界愛馬仕」加拿大鵝(Canada Goose)也許是大家「又愛又恨」的存在。
曾經的加拿大鵝是純正的「加拿大製造」,更是以輕便、時尚化、保暖性能好等因素受到了全世界年輕人的喜愛;
更誇張的是,在很多年輕人眼里加拿大鵝不再是一件簡單的羽絨服,而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
以前,每逢寒冬臘月降温時,加拿大鵝在中國的門店外,就有搶購的消費者排起了長隊。
可如今,在水面漂浮50多年的加拿大鵝,墜入冰冷的深淵!
假貨橫行、雙標傲慢......導致加拿大鵝的品牌價值逐漸步入冰點。
前不久,加拿大鵝發佈的2025財年第二財季(截至2024年9月29日)業績報告顯示,加拿大鵝總營收2.678億美元,同比下跌4.7%。
按照地區劃分,加拿大鵝在全球各個大區的銷售情況可以用「慘不忍睹」一詞來形容。北美、歐洲、中東和非洲大區以及除中國外的亞太市場,無一例外全部交出了銷售額下跌的成績單,其中歐洲、中東和非洲大區跌幅最大,達到13.5%。
同樣,以時尚鋒芒並重的北面和"網紅明星"加拿大鵝雙雙在市場風浪中翻了車,因為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市場,而是消費者的信心,市場中遍地冒出的虛假風暴。
「加拿大鵝們」逐漸不香了,此消彼長的同時,國貨崛起了!
以前「五步一北面,十步一大鵝」,到如今的「求鳥(始祖鳥)若渴,高端一波(波司登)」,國產品牌近幾年在品牌設計等加持下也傲氣了幾分。
03
在時代的浪潮下,眾多小眾國產羽絨服品牌敏鋭地抓住了機遇,煥發了新機。
它們實力配置出衆,性價比極高,堅守誠信原則,不坑中國人。拒絕千篇一律,遠離俗套氾濫,讓你在人羣中獨樹一幟,展現獨特個性!
沒有始祖鳥的稀缺,更沒有波司登的高貴,雅鹿的羽絨服親民又時尚,價位幾百元深受大眾喜愛。
值得一提的是,雅鹿與波司登、鴨鴨一樣始創於上世紀70年代,是顧振華先生在江蘇太倉創立的一家村辦小廠,品牌名靈感正是源自《詩經》中的一篇——《小雅·鹿鳴》,也算是國民老品牌了。
不過,雅鹿一開始做的是服裝代工業務,1986年開始轉向自營品牌,靠「飛龍衫」夾克打響名聲后逐步開拓新品類,1998年開始涉足羽絨服。
2011年,雅鹿羽絨服銷售額一舉突破33億元,成為中國羽絨服行業知名品牌。
雅鹿轉型品牌后,趕上了中國消費市場需求大爆炸的黃金年代,消費市場供不應求。
巔峰時期,雅鹿線下渠道有直營和加盟店超3000多家。
但隨着消費者代際更迭、時尚審美趨勢輪番流轉,加之電商崛起導致的線下渠道沒落,都將包括雅鹿在內的一眾傳統服飾推向了品牌老化的困局。
企業增長陷入乏力的雅鹿,在大眾眼中「消失」了長達七年之久。
雅鹿的翻紅重回消費者視野的關鍵,是它的底層變動,將一套商業新模式應用到直播新渠道。
雅鹿在2016年試水電商,一開始將其外包給代運營團隊,三年多后收回自營。2020年初,決心下場直播的雅鹿,在杭州斥資500萬元打造出一處2600平方米的直播基地。
趕上直播的首發列車,雅鹿的電商銷售GMV從2020年的36億元連續增長至2023年的120億元,年均增幅達到50%,成功「復活」並躋身百億服飾巨頭行列。
據品牌,2024年雙11期間,雅鹿電商全平臺銷售額突破25億元。
04
近三年來,直播電商的紅利漸漸消散,流量成本一路走高,不少品牌如今面臨着投入產出比不斷走低的難題。
「漲價」也就成了大部分品牌繞不開的話題,特別是這兩年關於「羽絨服貴、買不起」的吐槽聲愈發多了起來。
還記得去年「SKYPEOPLE天空人」羽絨服賣7000元,猿輔導兄弟公司賣貴羽絨服衝上熱搜第一,引發超3.5億網友圍觀!
無獨有偶,某互聯網大廠曾推出的一款定價在999元-1399元的羽絨服賣斷貨,該產品也因定價高而受到爭議。
數據顯示,2014年-2020年,我國羽絨服平均單價由452元漲到656元。
2023年11月的市場份額數據顯示,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羽絨服平均價格在500-1000元之間的品牌市場份額為65.6%,平均價格在3000元以上品牌市場份額為6.4%。
説買不起,倒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拿不出買羽絨服的錢,只是,作為過冬衣服中的一件,大多數人對羽絨服的心理價位還遠遠沒到幾千上萬元。
許多商家都將羽絨服漲價歸結為原材料羽絨的價格上漲,這也是事實。
近一年來,由於豬價的長期低迷,導致禽類養殖受到影響,羽絨價格持續高位運行。
中國畜牧業協會的監測統計,我國鴨的出欄量從2019年的48.8億隻下降至2023年的42.2億隻,同時鵝的出欄量也從6.3億隻下降至5.2億隻。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羽絨的漲幅為30%-40%。目前90%白鴨絨和90%白鵝絨每公斤的價格分別為504元、1100元,若以一件羽絨服含200克白鵝絨計算,單原料成本就已超過200元。
騙局之上,是店家質量與利益的一次博弈。
寒冬之下,暗藏的卻是一次品牌迭代的角逐。
那麼,你知道怎樣正確選購羽絨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