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信建投機械行業2025年投資策略:聚焦泛科技、存量更新與出海

2024-11-28 17:10

中信建投(601066)發佈研報稱,泛科技、存量更新與出海,是機械行業未來發展的三大方向。其中,國內市場泛科技與存量更新政策持續加碼,大力度化債有望釋放一定內需,而製造業投資雖然目前是弱復甦,但是成熟產業設備更新與出海以及新興產業國產化方向的投資呈現明顯的結構性亮點。海外市場方面,美國對華科技領域打壓邊際加強,同時需要關注特朗普上臺后加徵關税的風險,但是非美市場包括歐洲、東南亞、印度、非洲、中東等,中國設備企業大有可為。

  中信建投主要觀點如下:  機械行業所處宏觀環境分析:泛科技與存量更新加持內需,出海繼續深化

  ①國內市場,一方面積極支持半導體、人形機器人等泛科技新興方向的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激活存量更新市場需求;大力度化債有望釋放一定內需;製造業投資雖然目前是弱復甦,但是成熟產業設備更新與出海以及新興產業國產化方向的投資呈現明顯的結構性亮點。

  ②海外市場,美國對華科技領域打壓邊際加強,中美貿易摩擦后美國設備進口額來自中國的佔比呈下降趨勢,同時需要關注特朗普上臺后加徵關税的風險,但是非美市場包括歐洲、東南亞、印度、非洲、中東等,中國企業大有可為。

  總體來説,泛科技、存量更新與出海,是機械行業未來發展的三大方向。

  工程機械:國內復甦確定性增強,海外仍將保持較好增長

  國內市場處於築底過程。第二輪存量更換周期即將到來,疊加住建部設備更新換代政策、財政部化債政策等多重利好刺激,國內復甦確定性增強。美國降息大背景下,更加看好發展中國家工程機械需求,中國工程機械出口仍有望保持較高增速。總體來看,國內、海外市場將於2025年迎來共振向上。公司層面來看,本輪周期頭部企業均重視利潤增長與風險控制,增長質量更高。

  重點推薦:徐工機械(000425)、柳工(000528)、三一重工(600031)、中聯重科(000157)、山推股份(000680)、恆立液壓(601100)、安徽合力(600761)、杭叉集團(603298)、浙江鼎力(603338)。

半導體設備:海外製裁邊際收緊,緊跟自主可控主旋律

  全球半導體市場見底回升,中國市場在外部制裁邊際收緊的背景下,要緊跟自主可控主旋律,預計設備國產化率將持續提升。國產設備公司訂單增長維持較好趨勢,板塊整體基本面向好。

  重點推薦:北方華創(002371)、中微公司正帆科技中科飛測華海清科盛美上海拓荊科技芯源微精測電子(300567)、新萊應材(300260)、英傑電氣(300820)、華亞智能(003043)、富創精密等。

船舶:行業周期向上趨勢明確,關注報表改善與資產重組

  船舶更新換代大周期開啟,更新替換+環保政策升級是核心驅動力,行業有望上行至2030年左右保持高景氣;同時供給側彈性相對有限,預計行業仍將保持供需緊張狀態,新船價格有望再創新高。目前中國船企報表質量已逐步改善,同時中船集團重組也陸續推進,該行看好船舶板塊表現。此外,港機行業同樣受益於船舶行業高景氣,同時更新換代需求持續釋放,行業也有望保持穩健增長。建議關注中國動力(600482)、中船防務(600685)等。

  軌交:鐵路投資向好,車輛新造與設備更新同步受益

  2024年以來鐵路投資持續向好,軌交設備行業利好的方向聚焦到軌交車輛相關,使得整車及核心零部件、信號系統等環節受益。設備更新政策下,動車組高級修與機車鏈條確定性最高。關注整車環節龍頭中國中車(601766),牽引變流系統環節時代電氣,信號系統環節中國通號思維列控(603508)。

  電梯:靜待政策發力,關注存量市場需求放量

  2023年以來,電梯存量市場不斷有眾多利好政策出臺,以《推進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設備更新工作實施方案》為代表的重大政策及法案的推出有望激活更新與加裝兩大存量市場需求;同時,老舊電梯更新改造納入超長期特別國債補貼範圍內使得改造資金得到進一步支持。綜上,在存量市場的需求激活下,有望對衝地產竣工端下行帶來的減量,且電梯企業在業務結構調整下,估值中樞有望上移,看好順周期低估值標的:廣日股份(600894)。

  鋰電設備:2025年頭部電池廠招標有望回升,複合集流體、固態電池等新技術持續突破  1)複合集流體設備方面,隨着報價、裝車驗證持續推進,產業發生眾多積極變化,向量產穩步邁進;

  2)鋰電電芯設備方面,2025年國內頭部和二三線電池廠擴產規劃或分化明顯,頭部電池廠的設備供應商有望受益;此外,關注非鋰電業務放量、有望迎來估值切換的企業。

  3C設備:AI催生硬件升級、產線自動化改造,2025年需求值得期待

  在消費電子行業資本開支經歷了3年的下行周期后,2024年行業景氣度已有所回暖,3C設備訂單整體實現增長。展望2025年,隨着AI進一步深入應用於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中,全球消費電子行業有望進一步復甦,且硬件端的結構性變化有望催生出更多新設備需求。

  光伏設備:國內下游擴產放緩,積極開拓海外、新技術與平臺化佈局

  2024年以來光伏下游製造環節盈利明顯惡化,壓制其資本開支動能,導致設備需求以及新技術推進節奏受到一定影響。設備企業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帶來訂單增量;同時基於行業降本增效的核心訴求,預計更加高效低成本的新技術也將逐步導入市場。該行建議關注前瞻佈局光伏新技術且具有平臺化發展能力的光伏設備龍頭。

  重點推薦:奧特維京山輕機(000821)、帝爾激光(300776)、邁為股份(300751)、晶盛機電(300316)、捷佳偉創(300724)、高測股份微導納米

油氣:海外保持較高景氣度,國內廠商滲透率逐步提升

  2024年前三季度油價保持相對高位震盪趨勢,三大機構預計全年原油產量有所提升,且2025年產量仍將保持一定增長;而在此情況下,全球油服設備市場規模有望上升,進而國內設備企業在出海產品逐步得到驗證的情況下有望延續出海趨勢。

  重點推薦:傑瑞股份(002353)、紐威股份(603699)。

工控:整體需求仍然較弱,民生消費類和電子類行業需求繼續回暖

  2024年前三季度,製造業整體景氣度仍然較弱,工控行業市場規模繼續承壓;不過,民生消費類行業和電子類行業需求持續回暖。展望2025年,一方面,成熟產業設備更新與出海,以及新興產業國產化和補庫周期延續,有望帶來行業景氣度整體改善;另一方面,光伏、鋰電行業的工控市場規模壓力有望放緩。

  人形機器人:Optimus性能持續突破,本土企業蓄勢待發

  (1)覆盤人形機器人指數歷次行情,人形機器人的量產預期和性能完善預期是引領行情的重要推動因素;

  (2)特斯拉Optimus在2024年10月的自主性&可靠性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即將迎來硬件性能和軟件性能的重要突破;

  (3)2024年來,人形機器人領域初創企業投融資事件超過39起,上市公司資本運作也愈發密集,彰顯各公司對人形機器人行業的重視和未來發展的信心。

  機牀刀具:內需短期承壓,自主可控及出海是發展方向

  根據MIR睿工業,國內2024Q1-3金屬切削機牀銷量為11.63萬台,同比下滑6.31%,總體需求短期承壓。自主可控、出口背景下,機牀作為工業母機的戰略地位愈發重要,看好核心零部件、高端五軸機牀、產品/地區結構更優的企業等相關方向。

  建議關注科德數控豪邁科技(002595)、華鋭精密歐科億等。

注塑機:國內競爭格局優化,出海持續景氣

  日本注塑機出口訂單持續向好,側面反映中國市場處於景氣區間,該行認為,注塑機訂單景氣度驅動因素排序:

  國內加速集中>出口拉動>單一行業(家電等)拉動,當前格局來看,得益於規模效應以及新品推廣,外資、內資中小企業在加速出清,頭部公司訂單景氣度持續性更強;同時受益於海外製造業投資,注塑機從出口到出海的趨勢愈發明朗。建議關注伊之密(300415)。

  激光:已具備全球競爭力,關注出口進展

  2024年通用(金屬加工)激光板塊延續相對較高景氣度,國內高功率及出口市場增速較高。分環節看,激光器環節,連續光纖激光器行業價格戰仍在持續,2025年價格戰趨勢有望放緩;控制系統環節價格穩定,充分受益於國產激光設備出海以及國內高功率激光滲透率提升。建議關注柏楚電子

  工業氣體:把握量價齊升潛在機遇,關注鋼鐵、煤化工邊際變化流程

  工業資本開支大整體承壓,關注鋼鐵超低排放改造、新疆煤化工建設等行業邊際變化。龍頭企業通過「收購存量+建增量」的模式,實現了新簽訂單穩步推進、在手項目快速積累,奠定未來3年增長基礎,具備「量增」邏輯;2024年11月液氧價格首次超過去年同期,2025年零售液體價格整體或實現温和復甦,貢獻盈利彈性。

  重點推薦:有望迎來氣體「量價齊升」發展機遇的杭氧股份(002430),以及設備受益於行業邊際變化的陝鼓動力(601369)。

儀器儀表:國產替代創造機遇,技術持續迭代升級

  (1)電測儀器:國產替代政策疊加產品高端化進程是電測儀器行業的長邏輯,當下即便全球範圍內需求增速放緩,國內企業增速仍優於海外同行。推薦2024Q3業績超預期以及13GHz示波器放量的普源精電,海外ODM業務回暖的優利德,關注產品高端化穩步推進的鼎陽科技

  (2)自動化儀表:國內下游資本開支增速承壓,設備更新+海外市場有望帶來催化,關注自動化儀表龍頭川儀股份(603100)。

檢測服務:新興領域需求快速增長,重視管理提效

  政策與市場合力下我國檢測服務行業有望長期保持穩定增長,其中新興領域需求增長預計高於行業增速。頭部企業通過豐富業務線以及全國性佈局乃至全球佈局具備更強的接單能力以及更高的實驗室利用率獲得快於行業增速的成長性;同時頭部企業積極加強自身管理提質增效,推進精益管理賦能業務發展。該行看好優質檢測龍頭的長期成長,建議關注行業龍頭企業。

  重點推薦:華測檢測(300012)、廣電計量(002967)、蘇試試驗(300416)、譜尼測試(300887)。

行業總體投資建議

  (1)泛科技方向,該行主要推薦半導體設備與人形機器人,重點推薦北方華創(002371.SZ)、中微公司(688012.SH)、正帆科技(688596.SH)、中科飛測(688361.SH)、綠的諧波(688017.SH)等。

  (2) 存量更新方向,該行核心推薦電梯、船舶、軌交板塊,重點推薦廣日股份(600894.SH)、上海機電(600835)(600835.SH)、中國中車(601766.SH)、時代電氣(03898)等。

  (3) 出海方向,該行主要推薦工程機械、注塑機兩大方向,重點推薦徐工機械(000425.SZ)、柳工(000528.SZ)、三一重工(600031.SH)、中聯重科(000157.SZ)、山推股份(000680.SZ)、恆立液壓(601100.SH)、安徽合力(600761.SH)、杭叉集團(603298.SH)、浙江鼎力(603338.SH)、伊之密(300415.SZ)。

風險提示:

  1)宏觀經濟波動風險:若未來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發生變化,下游行業投資放緩,將可能影響製造業的發展環境和市場需求,從而給機械行業公司的經營業績和盈利能力帶來不利影響。

  2)國際貿易環境對行業經營影響較大的風險:近年來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增加,逆全球化貿易主義進一步蔓延,部分國家採取貿易保護措施,機械行業發展將受到一定衝擊。

  3)行業擴產不及預期的風險:若下游行業擴產不及預期,則相應的設備需求將會下降,會對行業內公司訂單、業績等造成不利影響。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