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車企付款周期大比拼:特斯拉排第一,造車新勢力墊底

2024-11-28 21:22

  車企對供應商付款積極程度哪家強?

  近日,比亞迪要求供應商降本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

  對此,11月28日下午,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在微博疑似迴應上述事件稱:「與供應商夥伴同生共贏,通過技術革新來增效降本,企業才能走得更遠,行業才能更繁榮,消費者才能持續得到最棒的產品。」

  除此之外,她還表示,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95%以上的零部件都來自本土的供應商,2024年特斯拉對供應鏈夥伴的付款周期和去年比又縮短了,現在只需要90天左右。

  11月27日,一封疑似比亞迪集團執行副總裁何志奇發給供應商的郵件在網絡曝光,郵件顯示,出於持續降本的需求,比亞迪要求供應商從2025年1月1日起降價10%。隨后,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回應稱,與供應商的年度議價,是汽車行業的管理,比亞迪基於規模化大量採購,對供應商提出降價目標,非強制要求,大家可協商推進。

  上述事件也讓汽車供應鏈今年來的生存困境再次受到市場關注。除了被持續降本的高要求壓得喘不過氣外,此前多名汽車零部件高管向記者表示,車企拖欠貨款也成爲了供應商的主要經營困境。

  第一財經記者從Wind方面獲悉,汽車零部件行業應收賬款周轉天數連年上升,今年三季度,輪胎輪轂這個細分板塊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最少,近70天;汽車電子電氣系統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在所有汽車零部件細分板塊中最長,超136天。

  從Wind統計的車企應付賬款周轉天數來看,大部分上市車企的數據在今年有所惡化。在記者統計的15家上市乘用車企應付賬款周轉天數中,特斯拉的表現的確有「吹噓」的資本,去年年報和今年三季報的應付賬款周轉天數都不到70天。

  值得注意的是,應付賬款周轉天數並不完全等同於車企給供應商的付款周期。根據釋義,應付賬款周轉天數又稱平均付現期,是衡量公司需要多長時間付清供應商欠款的一個指標。Wind提供的應付賬款周轉天數是根據應付賬款周轉率計算得出,而應付賬款周轉率=(2*營業成本)÷(期初應付賬款+期末應付賬款)。

  在A股上市的綜合乘用車板塊,應付賬款周轉天數最長的是海馬汽車,近206天;其次是上汽集團,接近122天;這兩家車企今年三季度數據與去年年報的數據相比,均有明顯提升。

  長安汽車長城汽車表現較為穩定,應付賬款周轉天數在90天~100天之間。廣汽集團三季度應付賬款周轉天數是該板塊最低的,為75天,去年年報的數值為56天。

  在A股上市的電動車乘用車板塊,北汽藍谷應付賬款周轉天數最長,超170天;賽力斯則最短,為86天。在今年盈利后,賽力斯對供應商付款周期也有了明顯好轉。

  比亞迪應付賬款周轉天數超146天,較去年也有所增長。在所統計的15家車企中,比亞迪的應付賬款周轉天數排名居中,與長安、長城、吉利、廣汽、上汽這類傳統車企相比更高,但是低於「蔚小理零」造車新勢力的水平。

  造車新勢力「蔚小理零」四家車企三季度應付賬款周轉天數都表現較差,均高於190天。

  小米集團今年三季度的應付賬款周期天數接近90天,可以排到對供應商付款積極程度的第一梯隊,這一梯隊還包括特斯拉(64天)、廣汽集團(75天)、賽力斯(86天)、長城(90天)、長安(98天)。今年三季度,對供應商付款積極程度排在第二梯隊的車企則包括吉利(118天)、上汽集團(122天)、比亞迪(147天)、北汽藍谷(170天)。第三梯隊的車企包括理想(194天)、蔚來(194天)、零跑(198天)、海馬(206天)、小鵬(274天)。

責任編輯:何俊熹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