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被寶尊電商收購后業績首次「回暖」,蓋璞未來能否盈利仍存變數

2024-11-28 16:06

轉自:貝殼財經

自去年2月被收購以來,Gap(蓋璞)在中國市場業績終於看到轉機。根據寶尊電商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寶尊電商淨收入21億元,同比增長12.8%;以Gap為主的品牌管理業務淨收入3.3億元,同比增長10.3%。Gap中國業務實現近年來首個季度可比收入增長,新開店鋪24家,寶尊品牌管理門店數量達146家。然而,隨着快時尚品牌影響力集體轉弱,曾經經歷大規模撤店、收購后至今仍未盈利的Gap,未來轉型之路仍然充滿不確定性。

收購之后密集開店,三季度國內新開24家門店

提到Gap,很多人可能會説是他們的青春記憶,尤其是各種款型的牛仔褲和胸前背后印有大大Logo的T恤。作為美國知名快時尚品牌,Gap於2010年進入中國市場,中文名為蓋璞,並深受年輕人喜愛。

寶尊電商於去年2月以4000萬美元收購Gap中國,全面負責運營其在大中華區的業務,包括設計、生產、推廣和渠道等。然而,此時的Gap早已不復當年輝煌,甚至被業內戲稱為「燙手山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以及2021年末,Gap上海稅后淨虧損分別為4.56億元以及2.56億元,此前還經歷了大規模「關店潮」。收購前,Gap在國內已關閉了86家門店。

但寶尊電商依然為Gap設定了「2025年扭虧為盈、2027年營收翻番」的目標,還成立了新的業務部門寶尊品牌管理(BBM),並將之視為未來增長及盈利的關鍵板塊。接手之后,寶尊電商對Gap進行了系列本土化改造,包括減少促銷依賴、重啟門店擴張等,其中最明顯的就是讓Gap重新迴歸線下,並以小型門店來取代早期大規模門店,從而來提高坪效。數據顯示,新店年化坪效同比增長50%,現有店鋪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達19%。線上方面,則通過渠道專供產品推動線上銷售增長,同時拓展抖音等多元化銷售渠道。

2024年Gap更是按下開店加速鍵。財報顯示,第三季度GAP在國內新開了24家門店,寶尊品牌管理門店數量達到146家。根據此前中報展望,Gap中國計劃於2024年全年新開50余家門店。

虧損縮窄,激烈競爭下如何討好消費者仍是難題

雖然Gap在中國市場的整體業績向好,但是能否實現盈利,尚存變數。數據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以Gap為主的寶尊電商品牌管理的產品銷售收入為3.30億元,同比增長11.3%;經調整經營損失為5533萬元,而上年同期為5009萬元。數據統計,從2023年初到2024年第三季度,寶尊電商品牌管理業務累計虧損約3.2億元,但有虧損縮窄趨勢。也就是説,收購以來,寶尊電商還沒能從Gap這里賺到錢。

實際上,寶尊電商本身也一直存在虧損困擾。2024財年前三財季累計淨虧損1.81億元,去年同期累計淨虧損為2.21億元,但同比縮小18.23%。根據財報,2023年公司全年淨收入88億元,同比增長近5%,全年虧損2.78億元,不過較2022年的6.53億元虧損有所收窄。今年5月,阿里巴巴撤場,清倉出售14.4%寶尊電商股份。

雖然Gap在加速恢復開店,但在消費者心中的存在感已難復當年巔峰時期。一位曾經經常購買Gap服裝的80后消費者表示,現在的Gap店面都不大,而且常年打折,款式也不具有吸引力,「路過店鋪時會偶爾給孩子買幾件T恤。」這兩年,Gap在產品設計方面不斷發力,包括增加本土化潮流設計,與中國設計師品牌合作,甚至邀請明星歐陽娜娜擔任「品牌煥新主理人」等,但在社交平臺的討論度並不高。

另外,雖然採取了減少折扣的政策,線上線下渠道打折促銷的活動依然常見。「這令品牌形象受損,而習慣於打折購買的消費者對原價新款會失去興趣。」獨立時尚諮詢師雪筠認為,當下國內快消時尚市場競爭激烈,一方面,如優衣庫、H&M等老牌競爭對手不斷創新發力;另一方面,國內品牌作為后起之秀,在設計、產業鏈以及價格方面更具優勢,而Gap要捲土重來,除了渠道,產品創新和品牌重塑也不可忽略。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曲筱藝

編輯 閻俠

校對 楊利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