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1-26 14:50
(來源:鵬華基金鵬友會)
導 語
在全球金融市場的海洋中,美國固定收益類基金以其豐富的品種和創新的投資策略,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無論是追求穩定收益還是尋求超額收益的投資者,都能找到找到適合自己的固收類基金。今天《鵬友會·海外固收觀察站》,我們就來一起深入瞭解美國市場上幾種典型的創新型固收類基金,看看它們是如何通過獨特的投資策略,完善金融市場結構,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品種的。
市價法貨基:JPMorgan Prime Money Market Fund
美國貨幣市場基金主要由摩根大通(JPMorgan)、高盛(Goldman Sachs)、富達基金(Fidelity)、貝萊德(BlackRock)、聯邦投資(Federated)五家基金公司管理,這五家公司管理的貨幣市場基金規模佔整個貨幣市場基金規模的60%以上。
JPMorgan優質貨基(JPMorgan Prime Money Market Fund,VPMXX)是美國目前規模最大的浮動淨值法貨基。截至2024年6月末,其規模達到了約556億美元。相比之下,JPMorgan Government Money Market Fund(OGVXX)雖然也是JPMorgan旗下基金,但採用的是攤余成本法估值,規模更為龐大,達到了約2553億美元。兩者雖然同成立於1993年,但由於估值方法的不同,規模相差懸殊。
從收益率來看,在美國退出量化寬松政策后,優質型貨基的年化收益略高於政府型貨基約20個bp。但在貨幣寬松時期,兩者收益相差無幾。優質型貨基通過分散投資來提高收益,主要投資於存款憑證、金融公司商業票據、不可轉讓定期存款和其他回購協議等。而政府型貨基則較為單一,幾乎80%投資於美國國債回購協議以及美國國債。(數據來源:JPMorgan,東方證券研究所)
從流動性角度來看,優質型貨基持有的流動性資產比例較低。例如,JPMorgan Prime Money Market Fund的周流動性資產比例僅為41.5%,而政府型貨基則高達90%。
債券指數基金: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II
截至2022年6月末,美國規模最大的指數基金為先鋒總體債券市場指數II (VANGUARD TOT BND MKT II-INV,VTBIX),規模高達2361億美元。該基金成立於2009年1月,追蹤指數為彭博美國整體浮動調整債數指數。規模第二大的指數基金同樣是來自先鋒基金的全債券指數基金,名為VANGUARD TOT BD MKT IDX-INST,VBTIX),規模為2053億美元,成立於1995年,是美國第一隻債券指數基金。除了這兩隻基金外,其余債券指數基金規模均不超過1000億美元。(數據來源:Bloomberg,東方證券研究所)
截至2022年6月末,美國規模最大的指數基金是先鋒總體債券市場指數II (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II,VTBIX),規模高達2361億美元。該基金成立於2009年,追蹤彭博美國整體浮動調整債數指數。規模第二大的指數基金同樣是先鋒基金的全債券指數基金,名為VANGUARD TOT BD MKT IDX-INST,VBTIX),規模為2053億美元,成立於1995年,是美國第一隻債券指數基金。就收益而言,VTBIX作為一隻指數基金,其整體表現並未能超越其所跟蹤的指數,該指數近一年的收益率為0.33%。(數據來源:Bloomberg)在費率方面,VTBIX的總費率為0.9%,相較之下,Fidelity和Ishare旗下的兩隻綜合債券指數基金的費率則低得多,分別為0.025%和0.03%,可見VTBIX在費率上並不具備競爭優勢。(數據來源:Bloomberg,東方證券研究所)然而,從基金規模上看,VTBIX自成立起便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
先鋒集團是美國排名第二大的基金公司,更是第一大FOF基金管理人,1985年Vanguard就推出了第一隻公募FOF基金,
隨着401(k)計劃的普及,FOF(基金中基金)因其分散風險及追求穩定回報的特性,恰好契合了養老金資金的投資需求,從而踏上了迅猛發展的快車道。FOF產品主要以養老基金的形式存在,分為目標日期基金和目標風險基金兩大類。至2021年,FOF基金的規模已膨脹至3.24萬億美元,其中Vanguard佔據了約20%的市場份額。鑑於Vanguard所管理的養老基金規模持續擴大,公司於2009年推出了VTBIX基金,專為自家FOF產品提供投資渠道,以降低交易成本。VTBIX作為追蹤綜合債券指數的被動型基金,成為眾多FOF產品的重要持倉之一。
核心+債基:Fidelity Strategic Advisers Fidelity Core Inc
截至2022年6月末,美國規模最大的核心+債基是Fidelity旗下的Strategic Advisers Core Inc(FIWGX),規模達到495億美元(數據來源:Fidelity,東方證券)。該基金主要投資於中高等級債券,不高於30%可投資於高收益債券和新興市場債券,業績比較基準為彭博美國綜合債券指數。
從收益率來看,FIWGX的表現優於市場平均水平。近三年來,其收益率為0.18%,而彭博美國綜合債券指數的收益率為-0.93%,收益遠超基準,也優於核心+債基的平均水平。(數據來源:Fidelity,東方證券研究所)即使2020年美國市場下跌,FIWGX的回撤幅度也低於市場平均水平。
FIWGX比同類產品的平均投資期限略長,大約是7.16年,而同類產品的平均期限大約是6.21年。在FIWGX的投資組合里,債券佔了將近99%,其中政府債券佔了35%,是主要的投資品種。它還買了很多高信用等級的債券,AAA級的債券佔了58%,遠高於平均水平。(數據來源:MorningStar)再來看它的重倉,前十大項目的投資加起來佔了59%,投資比較集中,而且主要是投資自家的基金,特別是Fidelity SAI Total Bond這隻基金,佔比高達26%。(數據來源:Vanguard)
主動管理債基更側重
策略創新和大類資產配置
美國固定收益類基金中,被動型產品(如指數基金)越來越受歡迎,規模不斷增大,但有些主動型基金的重倉也是以指數基金為主。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債券基金投資策略其實更加多樣化。被動型產品變得越來越精細,這為那些主動管理基金的經理提供了更多元的投資選擇。而這些主動管理的基金經理更專注於研究如何優化資產配置,即在不同類型的資產間做選擇,探索新的投資策略,比如近年來流行的ESG債券基金和多元化債券基金。
策略創新案例:ESG債基
從2016年開始,全球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受到更多關注,國外的資產管理公司開始採納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投資理念。隨后,ESG相關主題基金就迅速發展起來。ICI會查看基金的招募説明書,找出基金關於環境和社會治理的特別説明,然后根據ESG標準對基金進行分類。根據ICI的統計,截至2021年,已經有740只ESG相關基金,總規模達到5290億美元,而在2020年底這個數字還只是3810億美元,也就是説,一年內規模就增長了39%。
ESG基金主要投資於股票,不過從2017年開始,投資債券的ESG基金增長相對更快。但由於股票型的ESG基金起步早,所以現在大部分ESG主題基金還是投資於股票,而固定收益類的產品則出現得比較晚。根據彭博的數據,截至2021年,美國共有56只ESG債基,而且大部分是2015年之后才發行的。
目前美國規模最大的ESG債基為PIMCO的Total Return ESG(PTSAX), PIMCO公司表示,他們希望能成為ESG固收投資領域的領先者。他們在2017年建立了一個專門的ESG投資平臺,從那以后,PIMCO就把ESG因素納入了他們的投資決策里。根據UNPRI年度評估,PIMCO在所有固定收益投資類別中都得到了A+。除此以外PIMCO還聘請了一些專業人士,來改進債券ESG信用評分方法。
在晨星分類里,這隻基金被歸作是「核心+債券基金」。從資產配置來看,PTSAX的投資更多元,有20%投資於其他類資產。(數據來源:MorningStar)
大類資產配置:多元債券基金
在低利率時代, 資產管理公司一直在尋找新的投資品種和策略來獲取超額收益。這幾年,多元債券債基規模越來越大。多元債基的信用風險比「核心+債券基金」要高一些,會把1/3到2/3比例的錢投資於高收益債券上。多元債基的投資範圍很廣,包括公司債、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的政府債,還有一些非機構抵押貸款的股份。
目前規模最大的多元債基是Fidelity Strategic Income Fund(簡稱FADMX),投資於全球各地的多種固收類資產。成立於1994年,2018年調整了投資策略,現在35%-55%的錢投資高收益資產,20%-40%投資美國政府債券或投資級資產,5%-25%投資新興國家的債務上,還有0-20%投資海外發達國家的債務。(數據來源:Fidelity,東方證券研究所)
多元債基的收益能力與股市關係緊密。在2021年,超額收益比較明顯。不過,多元債基里的高收益資產較多,當股市大漲大跌時,它也會受到很大影響。比如2020年新冠疫情導致股市大跌時,多元債基的表現就比彭博環球債券指數(全球債券標準)差很多。(數據來源:MorningStar)但到了2021年,債券的利息變高了,股市也漲了,多元債基就明顯優於指數。正因為多元債基2021年表現較好,到5月底,多元債基的規模一下子就從不到80億美元漲到了大約160億美元。(數據來源:Bloomberg)
參考文獻
《產品研究 | 他山之石:美國固收類基金的發展借鑑》2022.東方固收
風險提示:本信息僅用於鵬華基金投資者教育宣傳。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做出決策。我們力求本材料信息準確可靠,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證,亦不對因使用該等信息而引發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