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石長生:在石頭上繪出多彩生活

2024-11-26 03:36

石長生的繪畫作品

石長生的繪畫作品

石長生的繪畫作品

石頭上畫畫,顧名思義,是創作者利用石材本身所具有的形狀、質地、紋理進行藝術構思,憑藉深厚的繪畫功力,進行創作,讓普通平常的玩石鮮活起來。

在紅古區海石灣,有一位民間藝人,他把畫和石頭本身特質的結合,通過精巧設計和繪畫,給予石頭新的生命,他就是大石頭書畫工作室、蘭州市美協會員、紅古區美術家協會會長、非物質文化遺產「河湟石藝彩繪」傳承人——石長生。他為每一塊石頭賦予不同的生命,進而變成一件件精美藝術品。這樣的生活,他已堅持了8年。

自幼喜歡繪畫

1968年出生的石長生,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2015年離職,在紅古區創辦了自己的「大石頭書畫工作室」,從事石頭畫藝術創作。

石長生自幼喜歡繪畫塗鴉,得益於父親的言傳身教。他的父親曾為《中獸醫醫藥雜誌》主編,且喜琴棋書畫,經常在家繪畫書寫。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石長生時常繪畫臨摹,培養出了對美術繪畫以及石藝彩繪的愛好。后來,在蘭州上學期間,他先后從師於美術教師何承斌和曹湧,學習專業繪畫速寫素描色彩,持續6年,打下了紮實的美術基本功。之后,通過蘭州石頭畫頂級老師馬玉蘭在專業上的技術指點,他的石藝彩繪技藝愈加精湛。

「我自打上學起就一直很喜歡畫畫,加上當時讀書時也學過這方面的內容,美術作品很出衆,后來被學校推薦到了蘭州市少年宮,系統學習了素描、速寫等。大學畢業后上班,也會抽出一定的時間學習畫畫。現在,在石頭上畫畫得心應手。」石長生説。

近幾年,石長生在石藝彩繪上潛心精研細作,閒暇就去河湟水岸邊的山溝里尋撿有特色的河湟石塊,依據形狀各異的石頭紋理、質地、形狀、色調,構思勾勒不同的山水花鳥人物風景等圖案,調色用筆,在石頭上畫出惟妙惟肖的畫作,配上不同的底座,置於案頭,別有一番雅緻情趣。

挑選石頭是關鍵

爲了創作出好的作品,石長生經常到各處蒐集適合畫畫的石頭。

找石頭不僅是一個體力活,還非常考驗我們的眼力和想象力。「適合畫畫的石頭,需要挑選年頭久、材質好的。這樣的石頭經過河水長時間的沖刷,表面會形成天然的「釉面」,反之年頭不夠的石頭,則表面較粗糙,硬度不夠且易摔碎。」石長生戴上手套,拿上噴壺,一邊清洗撿來石頭表面上的泥土,一邊觀察石頭的形狀、紋理、材質等,慢慢構思出適合創作的內容。「對於石頭的選擇並沒有固定的標準,只要它是完整的就可以利用,我們可以根據它不同的造型,創作出不同的石頭畫。石頭畫是較立體的,它既有平面的裝飾美,又有立體的雕塑感,這也是石頭畫和紙畫的本質區別。」石長生説,撿來的石頭,除了做簡單的清洗、砂紙打磨外,一定保證它的完整性,這樣做出來的石頭畫纔有價值。

「石頭畫的顏料也很有講究,普通的顏料容易掉色,而使用丙烯顏料可長久保存,防水且不易褪色。」石長生説,質地堅硬的石頭,顏料不易滲透,給作畫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在創作時也需要更多的耐心。繪畫前根據石頭顏色深淺及所畫的內容,然后在石頭表面使用畫筆均勻地塗上顏料,等待顏料干后即可開始打稿、上色。普通的石頭畫一般需要五六天的時間,較複雜的需要一星期甚至更長才能完成。

看似簡單的石頭畫,實則並非易事,只有多年的繪畫功底才能將其畫好。

作品廣受好評並屢次獲獎

石長生在石藝彩繪創作中,將我國傳統國畫與西方畫相互借鑑補充,糅合出自己的風格。隨着石藝繪畫創作的數量增多,他的作品也被周圍人讚許,觀賞的人也越來越多,一些愛好者還出價收藏,他的作品也在不同平臺上被展覽,廣受好評並屢次獲獎。今年10月,在中國畫實力派書畫家協會、陝西廣播電視報社西西新聞網《書畫》頻道主辦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健步邁向現代化新徵程」藝術參展中,石長生的石畫作品《國之棟樑》獲得一等獎。

「石藝彩繪,可以寫實,也可以寫意,用不同的技法可以畫出油畫、國畫等多種風格。」石長生説,石頭是天然的不能複製,石頭上不能印刷,只能純手工繪製,所以是一種很好的藝術品,兼具收藏價值和觀賞價值。他的作品以大眾所喜愛的吉祥民俗為主題,如年年有余(魚)、花開富貴(牡丹)、事事如意(柿子)、鍾馗(辟邪)、石虎(鎮宅)、錦魚(金玉滿堂)以及十二生肖等,都寄託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石長生介紹,目前,他創作的石畫作品已有幾百件,尤其是定製的石頭畫較多,未來準備創作出更為精緻的石頭畫,希望將來辦個展覽,讓更多的人愛上並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滕效宏 文/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