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貝殼三季度交易額達7368億增12.5% 非房產交易業務收入佔比升至38.3%

2024-11-25 08:09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黃聰

在市場調整時期的一系列利好下,貝殼收入實現大增。

11月21日晚間,貝殼(NYSE:BEKE、02423.HK)發佈三季度業績報告。三季度,公司實現總交易額7368億元,同比增加12.5%;淨收入達到226億元,同比增加26.8%;淨利潤11.68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

在市場調整時期,貝殼持續投入門店擴展以及生態系統發展,三季度平臺房產交易表現優於市場同期。

截至2024年9月30日,貝殼平臺門店數量為48230家,較上年同期增加12.1%;活躍門店數量為46857家,較上年同期增加14.6%。

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貝殼非房產交易業務同比增長54.3%,佔淨收入總額的比例進一步提升至38.3%。

活躍門店數近4.7萬家增14.6%

我國房地產市場一系列利好政策陸續落地的帶動下,房地產市場預期進一步改善。

11月21日晚間,貝殼發佈三季度業績報告。三季度,公司實現總交易額7368億元,同比增加12.5%;淨收入達到226億元,同比增加26.8%;淨利潤11.68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

三季度,貝殼平臺存量房總交易額為4778億元,同比增加8.8%,淨收入62億元。新房總交易額為2276億元,同比增加18.4%,新房業務的淨收入由去年同期的59億元上升30.9%至77億元。

不過,貝殼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徐濤指出:「在5月份政策密集出臺並迎來脈衝式復甦后,第三季度市場表現逐步回落。存量房市場表現相對穩健,新房市場仍處於供需偏弱的築底階段。不過,9月底以來的政策力度更大,預計四季度市場將保持穩定,短期看二手房價平穩,但其持續性還需進一步觀察。」

貝殼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彭永東介紹,在市場調整的背景下,貝殼房產交易服務業務今年專注於代理和門店擴展以及生態系統發展,並積極加強與新房開發商的高層合作。「這些努力使我們能夠持續優於市場。」

為應對市場變化,貝殼開始讓利,以提供收費優惠、分期等方式吸引更多品牌和門店連入平臺。

截至9月末,貝殼非鏈家的活躍門店超過41萬家,非鏈家的活躍經紀人為31.5萬人,同比分別增加16%和4%。

根據三季報披露,截至2024年9月30日,貝殼平臺門店數量為48230家,較上年同期增加12.1%;活躍門店數量為46857家,較上年同期增加14.6%;經紀人數量為476420名,較上年同期增加11.0%;活躍經紀人數量為423400名,較上年同期增加6.1%;移動月活躍用户數量平均為4620萬名,而2023年同期為4920萬名。

對於房地產市場的后期預判,貝殼管理層直言,自9月末以來的政策出臺以來,全國二手房、新房交易迅速放量,一線城市領漲,且在成交量的支撐下,價格也有了短期止跌跡象,市場預期的回暖程度超過以往。

「省心租」在管房源量破36萬套

面對房地產銷售端當前的市場環境,貝殼持續加碼非房地產交易服務業務。

三季度,貝殼非房產交易服務業務的收入(家裝家居業務、房屋租賃服務、新興業務及其他的收入)同比增長54.3%,佔淨收入總額的比例進一步提升至38.3%,相比2023年同期提升6.8個百分點。

其中,貝殼三季度家裝家居的總交易額為41億元,同比增加24.6%;業務收入規模達到42.1億元,同比增長32.6%。

貝殼管理層介紹,得益於精細化運營管理、優化採購等舉措,三季度家裝家居業務持續穩定增長,貢獻利潤率達到31.3%。

三季度,貝殼房屋租賃服務收入達到39.4億元,同比增長118.4%,這一增長主要由於省心租模式下的租賃房源數目增加。

截至三季度末,貝殼「省心租」在管房源量突破36萬套,去年同期為超16萬套。

據瞭解,家裝和惠居是貝殼目前重點拓展的方向,也是2024年上半年交易額唯一增長的業務板塊。

為配合業務協同,三季度時,貝殼對經紀、家裝、惠居、貝好家四條事業線進行了人員調整,徐萬剛調整為整裝事業線首席執行官,全面負責整裝事業線經營管理工作;王擁羣則為惠居事業線首席執行官,全面負責惠居事業線經營管理工作,兩人均向彭永東匯報。此前兩人均是在貝殼經紀業務中經過多年曆練的「老人」。

除了上述業務外,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以來,貝殼旗下開發業務平臺貝好家在多個城市土拍中頻頻出手。

2024年3月份,北京市順義區空港地塊吸引36家房企搖號,其中便包括貝好家(北京)置業有限公司;6月廣州土拍中,貝好家也參與了荔灣鶴洞路一地塊的競拍。

不過,上述兩宗地塊均未由貝好家摘得。

直至7月30日,貝好家以1.34億元競得西安市未央區兩宗商住用地。

對此,貝殼稱,該地塊並非自主開發,而是根據合作方需求,為合作方提供基於大數據支撐的C2M產品定位方案,以及資金、營銷服務。

9月20日,貝好家(成都)置業有限公司以10.76億元競得成都市錦江區金融城三期H12地塊,明確將自主操盤。

貝殼管理層表示,貝好家並非有意成為開發商,而是旨在通過此類試點項目驗證公司在實施C2M解決方案上的能力,包括拿地、項目定位、設計和營銷等環節。商業模式上,貝好家將通過提供一套集成解決方案收取服務費,而不是通過大規模資本投入賺取投資回報。

責編:ZB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