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1-22 12:07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于娜 見習記者 蔣力 北京報道
11月15日,美國眼科技術公司Eyenovia(納斯達克股票代碼:EYEN)在新聞稿中宣佈,經過獨立數據審查委員會(DRC)評估,驗證公司旗下產品MicroPine(阿托品微量眼用溶液)延緩兒童近視進展效果的III期CHAPERONE研究未達到主要終點,即3年內視力進展低於0.5屈光度,公司計劃終止研究。
消息公佈后,Eyenovia股價當天開盤暴跌70%至不到10美分,再次引發國內投資者對於低濃度阿托品這款「近視神藥」效果的質疑。
《華夏時報》記者梳理資料發現,國內眼科公司極目生物於2020年8月與Eyenovia達成合作,獲得MicroPine(國內名為ARVN002)在大中華區和韓國臨牀開發及商業化的獨家許可。極目生物共同創始人兼首席醫學官劉清博士先前對媒體透露,該產品的III期臨牀試驗正在中國和美國同步有序進行中。
此次海外臨牀試驗率先宣告失敗,是否會影響國內同款產品的III期臨牀試驗進展?本報記者就此致函採訪極目生物,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
一位長期從事藥品註冊的專業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無論國內外研究設計內容是否一致,海外臨牀試驗失敗都會對國內臨牀試驗和註冊產生不小的影響。「如果國內外試驗設計完全一致,海外試驗失敗的影響可能非常大,註冊風險將顯著增加。」
海外臨牀率先遭遇「滑鐵盧」
資料顯示,MicroPine是Eyenovia結合其創新給藥裝置Optejet開發的一款含有0.1%或0.01%阿托品的微量定量噴霧。
Eyenovia曾對MicroPine寄予厚望,認為如果研發成功,其峰值銷售額可達到10億美元以上。但是遺憾的是,該產品在臨牀試驗上遭遇的「滑鐵盧」不得不讓Eyenovia鎩羽而歸。
DRC審查了252名可評估療效患者數據后發現,兩種不同濃度阿托品治療組和安慰劑之間的近視進展速度沒有顯著差異。在安全性分析中,MicroPine所有劑量和安慰劑似乎都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不良事件輕微且不頻繁。
對此,Eyenovia首席執行官Michael Rowe表示非常失望,「我們計劃終止這項研究,更徹底地審查數據,並評估下一步計劃。」
鑑於這次審查結果,Eyenovia正在考慮採取各種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所有權益相關者價值,減少開支並評估其戰略選擇,其中可能包括業務合併、反向併購、資產出售或這些替代方案的組合。
公開資料顯示,極目生物成立於2019年10月,是一家專注於眼科創新療法的生物技術公司。據極目生物與Eyenovia的協議條款,Eyenovia有望獲得總計最高4757萬美元的款項,包括首付款和基於各臨牀開發里程碑的額外款項,這些里程碑包括極目生物在中韓兩地的註冊啟動和獲批,以及相關研發費用。除了用於治療進展型近視的MicroPine,雙方合作還包括一款治療老視(又稱「老花眼」)的產品MicroLine。
隨着MicroPine海外臨牀試驗率先宣告失敗,也給ARVN002在國內市場的獲批蒙上了一層陰影。上述藥品註冊專業人士表示:「起碼,在NMPA(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覈時,企業需要提交海外試驗失敗的原因分析,以及對國內試驗潛在影響的科學説明。」
阿托品海外上市受阻早有先例
實際上,在低濃度阿托品產品的激烈市場競爭中,通過License-in(授權引進)模式加快國內獲批速度早有先例,但即便是在臨牀試驗中已經取得顯著的積極效果,面臨的考驗同樣不少。
此前,兆科眼科(06622.HK)通過與美國生物製藥公司Vyluma達成戰略合作,取得了NVK002(0.01%硫酸阿托品眼藥水)在大中華區、韓國和特定東南亞國家的臨牀開發和商業化的權利。雙方將NVK002定位於首個在美國乃至全球範圍內獲批的治療兒童近視加深的低濃度阿托品藥物。
Vyluma於2023年6月宣佈FDA(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接納受理了NVK002作為兒童近視的潛在療法的新葯申請,PDUFA(處方藥用户付費法案)日期即審查的最后期限為2024年1月31日。
然而,當1月31日的期限一過,FDA並未給出批准NVK002上市又或者延期審評的消息,市場解讀為「拒絕批准」。受此消息影響,2月1日,兆科眼科股價午后突然跳水,收跌28.09%。
這次審批受阻,也讓國內眼科藥物研發企業興齊眼藥(300573.SZ)捷足先登。今年3月,興齊眼藥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獲NMPA獲批上市,成為國內首款上市的用於延緩兒童近視進展的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
2024年6月,Vyluma與FDA眼科部門的代表舉行了一次A類會議,討論如何迴應FDA關於其正在開發用於治療兒童近視的后期候選產品0.01%硫酸阿托品眼藥水的問題。該公司表示,與FDA的討論令其感到鼓舞,並將在2024年第三季度提交一份文件來回答FDA的問題。截至目前,記者並未在FDA官網中查詢到該產品在美國獲批上市的信息。
一個積極信號是,兆科眼科於2024年10月宣佈,NVK002在國內為期兩年的第III期臨牀試驗(China CHAMP)取得積極的頂線結果,並「有望成為中國第二家取得近視眼藥物監管批准的公司」。
在海外上市受阻的情況下,NVK002、ARVN002等產品能否在國內率先獲批上市,答案的揭曉或許還尚需時日。
擁擠賽道中「另闢蹊徑」
近視防控市場正孕育成一片巨大藍海。國家衞健委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近視人口已高達7億人左右。據中金公司測算,2030年近視防控市場規模有望達2100億元,十年複合增速約13.7%。
在低濃度阿托品的近視防控賽道中,興齊眼藥(300573.SZ)佔據了先發優勢。受益於市場獨佔期,財報顯示,興齊眼藥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14.39億元,同比增長30.27%;歸母淨利潤2.91億元,同比增長59.47%。
據德邦證券預測數據,中性情況下興齊眼藥的低濃度阿托品產品能在上市的第3個完整年(即2027年)達到銷售峰值,達到101.8億元。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興齊眼藥的身后已擠滿了「追兵」。除了上文提到的兆科眼科、極目生物之外,包括恆瑞醫藥、參天製藥、歐康維視等在內的多家頭部企業均有低濃度阿托品在研產品,且都已進入III期臨牀試驗階段。
對於極目生物來説,與Eyenovia的合作本是在擁擠的低濃度阿托品賽道中的一次創新。公開資料顯示,區別於傳統的滴眼液,極目生物的ARVN002改進了給藥方式,結合了一種叫作微矩陣藥膜的微量給藥技術Optejet來開發近視療法。
據介紹,傳統眼藥水滴眼的的給藥量(每次40——50微升)其實遠遠超過人眼結膜囊的承載量(8微升),容易造成超量給藥。而阿托品作為一種生物鹼,在近視防控的長年使用中,持續的藥物暴露過量可能會引發用藥兒童眼表和全身的安全性問題。
而極目生物該技術可以在80毫秒內把微量藥液快速均勻地遞送至眼表,單次給藥量約8微升,比常規滴眼液給藥減少了約80%,有望降低因過量給藥帶來的眼部和全身性不良反應,實現更為高效、精準的藥物遞送。
有投資者猜測,或許正是因為這一創新的給藥方式,才造成了臨牀試驗中在延緩兒童近視進展上療效的不足。另外,人種差異、用眼習慣的不同等也可能是造成低濃度阿托品「西邊不亮東邊亮」的因素。
2022年9月,極目生物宣佈,ARVN002的國內III期臨牀試驗已經完成首例患者入組。截至目前,尚未披露試驗結果。
在資本市場,早在2021年11月就有消息透露,極目生物正與投行接觸,考慮次年赴香港IPO上市,初步計劃募資2億至3億美元。此后至今,再無任何IPO相關消息傳出。
極目生物的ARVN002能否成功獲批上市,《華夏時報》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