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4-11-22 08:28
- 高盛展望2025:「美元更強更久」時代來臨
- 比特幣升破98000美元 加速衝擊10萬大關
- 「比特幣影子股」微策略驚魂一日!一度較日高回落31%,香櫞做空
- 拼多多績后跌10%!電話會:增長放緩是必然的,相對於同行的劣勢將會在一段時間內顯著存在
- 谷歌一度暴跌7%!剝離Chrome還不夠,美國司法部尋求剝離安卓系統
- 蘋果計劃在2026年推出Siri改版 增加更多自研人工智能
- 傳小米新車型明年初上市
美聯儲古爾斯比:隨着逐漸接近利率穩定水平 降息步伐可能會放緩
美聯儲古爾斯比表示,隨着逐漸接近利率穩定水平,降息步伐可能會放緩,未來一年內,利率將會「大幅降低」。勞動力市場已降温,接近充分就業狀態。
商務部:加大對外貿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通知強調,要加大對外貿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中國進出口銀行要加強外貿領域信貸投放,更好適應不同類型外貿企業融資需求。
美國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下降6000人至21.3萬人,降至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市場預期為增至22萬人
分析人士指出,這表明11月美國的就業增長可能會出現反彈,可能會直接決定美聯儲在12月是否再次降息。
高盛展望2025年全球匯市:「美元更強更久」時代來臨,關税壓力下非美貨幣「內外交困」
高盛指出,2025年美元將「更強更持久」。美國未來可能實施更廣泛的關税及財政政策調整,這將進一步增強美元的競爭力,並壓制其他「挑戰者」貨幣的表現。此外,資本流動的傾斜,以及美國經濟的韌性,都為美元提供了堅實支撐。
相關標的: $DXmain
金價漲0.7%,重返2670美元一線
周四(11月21日)紐約尾盤,現貨黃金漲0.73%,報2669.96美元/盎司,日內交投區間為2649.01-2673.56美元,漲穿50日均線(該技術指標暫報2661.223美元),最近四個交易日累計反彈4.16%,11月14日曾跌穿100日均線(目前上移至2557.48美元)。現貨白銀跌0.24%,報30.7838美元/盎司。COMEX黃金期貨漲0.71%,報2670.50美元/盎司。COMEX白銀期貨跌0.34%,報30.8450美元/盎司。
相關標的: $GLD 、 $IAU 、紫金礦業、招金礦業、山東黃金
比特幣升破98000美元 加速衝擊10萬大關
11月22日,比特幣不斷向上衝擊,站上98000美元/枚,最高約98960美元,加速向10萬美元大關邁進。
相關標的: $COIN 、 $MARA 、 $MSTR 、 $CLSK 、 $RIOT
周四,美股資金輪轉,與經濟相關的周期和小盤股領跑,道指漲1%,小盤股指漲1.6%,納指一度跌1%后微幅收漲。截至收盤,道指漲1.06%,標普500指數漲0.53%,納斯達克漲0.03%。中概指數跌1%,百度跌近6%、拼多多跌超10%。
「比特幣影子股」微策略驚魂一日!一度較日高回落31%,香櫞做空
從歷史新高,到通常意義上的20%技術性熊市,微策略MSTR只用了1個小時。對於一家市值剛剛突破1000億美元的公司,較歷史高點回落超過30%可以日內完成。香櫞研究稱,微策略實際上已經把自身變成了一家比特幣投資基金,非常尊重微策略CEO Saylor,但即使他也必須知道MSTR過熱了。
拼多多績后跌10%!Q3營收993.5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增61%;電話會:增長放緩是必然的,相對於同行的劣勢將會在一段時間內顯著存在
拼多多Q3營收同比增長44%,歸母淨利潤為249.98億元,環比下滑22%,佣金收入同比增長72%至500億元。拼多多聯席CEO趙佳臻表示,受限於平臺的運營模式和團隊的歷史經驗侷限和能力不足,預計公司相對於同行的劣勢將在一段時間內顯著存在,帶來的財務影響可能會進一步擴大。生態和供給側的高質量發展,是為消費者創造長期價值的重要基礎,這是一個漫長且需要耐心的過程,我們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外界競爭環境的變化不會影響到我們的步伐。
谷歌一度暴跌7%!剝離Chrome還不夠,美國司法部尋求剝離安卓系統
美國司法部向法庭提出要求,除了剝離其Chrome瀏覽器外,還要谷歌剝離安卓操作系統,並限制谷歌訓練AI模型。如果提案最終被接受,谷歌將不得再擁有瀏覽器,並且在未來五年內不能重新進入瀏覽器市場。此外,谷歌還不再能夠獨佔大量的數據資源,這些數據對於AI訓練至關重要。受此消息影響,谷歌一度暴跌7%。
愛奇藝Q3營收同比下降10%,內容發行收入大增52%
三季度愛奇藝在線廣告、會員服務收入齊降,拖累淨利潤同比下降52%。公司表示,將優化長視頻產品並將微短劇納入內容組合以增強內容吸引力。
蘋果計劃在2026年推出Siri改版 增加更多自研人工智能
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正在研發一款對話能力更強的Siri數字助理,旨在趕超OpenAI的ChatGPT及其他語音服務。這款尚未對外公佈細節的Siri新版本採用了更先進的大型語言模型(LLM),可實現來回對話,該系統還能更迅速地處理更復雜的請求。這款將最終被整合到Apple Intelligence中的新語音助理,被研發人員稱為「LLM Siri」。與今年秋季推出的Apple Intelligence一樣,這些新功能不會立即被納入明年的硬件設備中。蘋果目前計劃最早在2026年春季向消費者推出這款新的Siri。
今年「雙11」iPhone銷量據統計兩位數下滑
Counterpoint報告稱,蘋果銷量下滑源於,除了華為,蘋果在中國的主要對手都在今年「雙11」前發佈了旗艦手機。而華為「雙11」銷量同比增長7%,表現最為亮眼。
百度Q3核心淨利潤增長17%,AI雲業務的增長強勁,文心大模型日調用量達15億
百度Q3營收整體呈現下滑,但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受AI雲業務增長強勁,百度在非線上營銷收入實現增長,核心業務表現穩健。文心大模型日均調用量一年內增長30倍。
阿里CEO吳泳銘整合國內和海外電商,任命蔣凡負責
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發佈內部郵件,宣佈成立電商事業羣,由蔣凡擔任CEO。新的電商事業羣將全面整合淘寶天貓集團、國際數字商業集團以及1688、閒魚等電商業務。
傳小米新車型明年初上市
小米汽車內部人士透露,小米第二款車型計劃於明年2、3月上市。另一位接近小米汽車的消息人士也透露,小米第二款新車的上市安排將與此前SU7上市節奏一致。
醫渡科技2025財年中期經調整EBITDA持續轉正 大模型落地提速
11月21日,醫渡科技(02158)2025財年中期業績出爐。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個月內,醫渡科技持續堅持「聚焦」戰略,實現總收入為人民幣3.29億元。期間虧損縮減至人民幣5636萬元,同比減虧29.2%。剔除為第三方代收代付的保費和保險理賠款影響后的經營活動的現金淨流出同比縮窄10.8%,現金流持續優化提升。此外據官方消息,公司現有業務管理口徑經調整EBITDA自上一財年扭虧為盈后持續實現盈利超人民幣2700萬元,中期盈利水平已與2024財年全年基本持平。
ST宣佈:40nm MCU交由華虹(01347)代工
11月21日消息,歐洲芯片大廠意法半導體(STM.US)於當地時間周三在法國巴黎舉辦投資者日活動,宣佈了將與中國第二大晶圓代工廠合作,在中國生產40nm節點的微控制器(MCU),以支持其中長期的營收目標的實現。
爲了支持這一目標的實現,意法半導體首席執行官Jean-Marc Chery於當地時間周三宣佈,將與中國第二大晶圓代工廠華虹集團合作,計劃在2025年底在中國本土生產40nm MCU,其認為在中國進行本地製造對其競爭地位至關重要。意法半導體制造主管 Fabio Gualandris 表示,在中國生產的其他原因包括當地供應鏈的成本效益、兼容性問題以及政府限制的風險。此外,在其他任何地方生產芯片都意味着錯過中國快速的電動汽車開發周期。「他們走得更快,」他説。「如果你不在,你就無法及時做出反應。」 意法半導體是電動汽車用節能碳化硅 (SiC) 芯片的最大製造商,其客户包括特斯拉(TSLA.US)和吉利(00175),該公司表示,中國市場作為電動汽車最大、最具創新性的市場是不可或缺的市場,不可能從外部進行充分競爭。
長安民生物流(01292.HK):有利害關係人士有意提出可能要約 明日(11月22日)復牌
寶尊電商-W(09991.HK)第三季度總淨營收增長12.8% 電商產品銷售收入恢復增長
互太紡織(01382.HK):中期實現純利1.07億港元 中期息每股7港仙
雅各臣科研製藥(02633.HK)中期持續經營業務溢利約1.4億港元 同比增加約44.2%
遠東發展(00035.HK)預期中期股東應占虧損不超9億港元
六福集團(00590.HK)盈警:預期中期溢利同比下降約五成
維珍妮(02199.HK)盈警:預計中期純利下跌不多於40%
國泰航空(00293.HK):10月份載客201.41萬人次 同比增加19.6%
中國鐵塔(00788.HK)擬按「10並1」基準合併股份
朸浚國際(01355.HK)擬「1供1」供股
GHW INTL(09933.HK)擬折讓約12.75%配售最多950萬股
易生活控股(00223.HK)擬「5供1」供股
港股新股
順豐控股 $06936.HK | 招股中(11月22日10點截止)
九源基因 $02566.HK | 招股中(11月25日截止)
夢金園 $02585.HK | 招股中(11月26日截止)
相關閲讀:
美股新股
$JUNS 、 $PHH 、 $GRO 、 $YSXT 、 $LSE
業績會直播預告:
以上是今天的華盛早報,歡迎留言討論,祝您投資順利!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