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長錢」來了,險資密集舉牌上市公司,這些板塊受追捧

2024-11-21 15:44

時隔三年,險資又大舉殺回股市。

險資舉牌上市公司進入加速階段。

11月19日,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安人壽」)公告稱,於近期通過滬港通從港股購入深圳國際(00152.HK)股份,持股比例達到5%的舉牌紅線。

這是近期監管部門鼓勵險資積極入市后,又一起最新案例。今年以來,險企中長線資金舉牌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已達到16次,進入新一輪高峰期,為近4年來新高。

據保險行業協會統計,險資舉牌上市公司在過去三年陷入低潮,2021年為最低點,僅有一例,2022年和2023年分別只有3例和6例。隨着政策大力支持后,僅在今年11月份,就有三家險資就舉牌了4家上市公司,涉及領域包括醫藥、高速公路等板塊,險資入市明顯提速。

交通、醫藥、公用事業板塊關注度高

此次被舉牌的深圳國際是一家深圳市屬國資企業,主要業務佈局在收費公路、物流、港口等領域。據深圳國際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總營收為66.1億港元,其中收費公路業務收入約40.63億港元,港口業務收入約16.02億港元,上半年實現淨利潤約6.53億港元,同比大幅增長609%。

利安人壽成立於2011年7月,註冊資本45.79億元,總部位於江蘇南京,主要股東包括江蘇省國際信託、江蘇交通控股、南京紫金投資、江蘇省信用再擔保集團等江蘇國資企業,以及紅豆集團、遠東控股、月星集團等民營企業。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利安人壽總資產1209.95億元,淨資產68.17億元,資產規模在保險行業內並不突出,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達到249.67%。

利安人壽表示,公司買入深圳國際股票的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和保險賬户責任準備金,按照監管相關規定,將本次舉牌的深圳國際股票降納入權益類投資管理。

在本月險資舉牌案例中,市場關注度較高的是新華保險(601336.SH)在11月13日同時舉牌了國藥股份(600611.SH)和上海醫藥(601607.SH)兩家醫藥公司。新華保險當時稱,投資這兩大公司是基於自身投資計劃安排和對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分析,意在分享醫療健康行業未來發展的紅利。

另外兩家險資選擇了舉牌H股。中郵人壽11月6日舉牌安徽皖通高速公路(00995.HK),這是2015年以來中郵人壽首次舉牌上市公司;瑞眾人壽則在10月底舉牌了龍源電力(001289.SZ)

今年7月和9月,瑞眾人壽曾兩次舉牌龍源電力H股,持有其H股股本分別達到5%和10%。在10月份繼續買入后,持有龍源電力的總股本(A+H)達到5%,再一次舉牌。

今年舉牌次數最多的險資是長城人壽,最近三次舉牌的目標是H股上市公司,之前集中在A股。先后舉牌了無錫銀行(600908.SH)、城發環境(000885.SZ)、江南水務(601199.SH)、贛粵高速(600269.SH)和綠色動力環保(601330.SH)。

對於長城人壽的舉牌標的選擇,華創證券分析稱,機構投資者通過港股通投資H股,在連續持有滿12個月后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可依法免徵企業所得税。從上市公司所處行業來看,除無錫銀行外,長城人壽偏好公用事業類上市公司,並且大多為地方國企。

與長城人壽投資策略相似的還有中國太保旗下的太保壽險,今年7月份同時舉牌了華電國際電力股份(01071.HK)和華能國際電力股份(00902.HK)。

一位銀行業金融研究員對銀柿財經表示,從今年險資舉牌上市公司的行業分佈來看,偏向於公用事業、交通運輸、醫藥等板塊,這不僅符合險資的投資偏好,這類上市公司也具備盈利能力穩定、股息率高、股價表現相對穩健等特徵,與險資的資產配置標準相契合。

險資積極入市

險資對上市公司的投資重燃激情,政策助力是一大因素。

為扭住股市低迷,支持「長錢長投」,今年以來監管層不斷調整優化政策。新「國九條」明確提出,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持續壯大長期投資力量。對於股市而言,險資因規模大、投資期限長,被譽為資本市場「壓艙石」。

近期險資頻頻舉牌上市公司,不僅響應了號召,也體現這類長線資本對國內資本市場的信心。

從險資的投資角度來看,在低利率的宏觀市場環境下,為緩解自身利差風險,也需要尋求更高收益的投資渠道和投資標的。華創證券分析指出,當下保險投資還面臨新會計準則的挑戰,投資高息股可以增強資產負債匹配,還能助力穩定投資收益率中樞。

國信證券也認為,2023年保險行業實施新準則以來,投資收益波動加大了險企營收、利潤表起伏,負債端產品結構向分紅險轉型及保費收入的持續擴張,險資的資產配置需求仍處高位。

今年舉牌次數最多的長城人壽一位內部人士告訴銀柿財經,在內部壓力和外部政策支持下,公司會發揮好保險資金「長錢長投」優勢,會重點關注部分行業中的頭部企業,舉牌后不僅能穩定其市場價格、傳遞更多市場信心,也能有效緩解自身的資產配置壓力。

股市自9月底以來的這一輪上漲行情,堅定了部分險資加快入市的決心。不少險資正好趕上了這波行情,前三季度業績實現增長。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均在三季報中表示,受益資本市場上漲,三季度的投資業績同比都實現了增長。

業內分析認為,接下來險資舉牌上市公司的案例可能還會增多,隨着政策支持和引導效應進一步發揮,險資入市的步伐會更積極。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