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從「心動」到「行動」 央國企積極探路市值管理

2024-11-21 05:03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近日,天山股份中國交建中國中鐵等多家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紛紛表示,將合理運用市值管理工具,推動公司價值提升。業內人士認為,央國企上市公司有望成為市值管理的主力軍,並通過併購重組、回購增持等多種方式積極探索市值管理的實現路徑。

切實回報投資者

  證監會日前發佈《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進一步引導上市公司關注自身投資價值,切實提升投資回報。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多家央國企上市公司積極響應,在市值管理方面展開深入探索與實踐。

  建築建材類央企已積極行動起來。11月20日,天山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將積極響應相關市值管理的指引要求,如涉及披露事項會依法依規履行決策和披露義務。中國交建日前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將結合主業盈利及現金流改善情況,合理運用市值管理工具,制定改善提升計劃,為股東價值最大化而努力。

中國中鐵也表示,正在開展相關制度起草研究工作。公司將通過不斷提高自身發展質量提升內在價值,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持續優化信息披露,加強與投資者交流的廣度和深度,加強資本市場政策工具研究運用,以監管政策的有效落實為基礎推動豐富完善市值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在價值創造、價值實現和價值傳遞等方面統籌開展工作,推動公司市值提升。

  此外,中建環能透露,正探索建立健全公司市值管理工作體系。公司會以優秀的經營業績回報投資者,同時進一步加強投資者關係管理。

  在中泰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弛等分析人士看來,考慮到國務院國資委已明確2024年各央企要推動「一企一策」考覈全面實施,全面開展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覈,央國企上市公司未來在市值管理方面可能會推出更多實質性舉措。

併購重組成重要抓手

  在相關政策支持下,併購重組正成為央國企加強市值管理的重要抓手之一。

中國動力於10月25日晚間發佈的公告顯示,擬通過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向中船工業集團購買其持有的中船柴油機16.51%股權,併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配套資金。這是央國企併購重組換擋提速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央國企上市公司在併購重組方面動作頻頻,涉及醫藥、資源、裝備製造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多個領域。

  在資源領域,中國稀土集團入主廣晟有色鹽湖股份易主為中國五礦,均體現了央國企在資源領域的深度整合。

  裝備製造領域同樣不乏亮點,如華電國際擬購買華電集團的發電資產,保變電氣與兵器裝備集團、中國電氣裝備集團的輸變電裝備業務整合等。

  「部分盈利能力穩定、現金流充裕的企業,特別是大型央國企可能成為本輪併購重組熱潮的重要參與力量。」國信證券分析師田地認為,通過開展併購重組,央國企上市公司不僅能提升自身發展水平,也能為資本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回購增持延續高熱度

  在市值管理政策引導下,央國企密集出手,繼續充當回購增持的重要力量。

  近日,「華潤系」旗下江中藥業宣佈控股股東擬增持公司股份,華潤材料董事長提議回購上市公司股份。此前,「招商系」旗下8家上市公司、「電科系」旗下5家上市公司也分別披露了回購或增持相關公告。

招商證券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央企上市公司已累計回購股份79.3億元,央企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累計增持96.1億元。從回購計劃來看,2024年以來,22家A股央企上市公司擬回購股份117.0億元,計劃回購的企業數及金額分別較2023年同期增長57.1%、19.0%。

招商證券研究所智庫研究員林喜鵬認為,已披露回購或增持計劃的央企上市公司有望加速實施回購增持,更多央企上市公司也可能跟進宣佈新的回購或增持計劃,為資本市場帶來增量資金,進一步提振投資者信心。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