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城市24小時 | 「橋頭堡」之爭,昆明這次贏了南寧?

2024-11-21 00:15

圖片來源:中國鐵路

圖片來源:中國鐵路

新華社消息,2024年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印發五周年。五年來,國際鐵路聯運促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通得更快。

近日,海關總署發佈數據,今年前10個月,海關監管中老班列6525列,同比增長36.5%;監管中越班列1700列,同比增長47%;班列整體運行效率提升60%以上。數據還顯示,前10個月,全國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進出口1.15萬億元,同比增長8.8%,高出我國整體增速3.6個百分點。

解讀:根據海關總署數據,今年前10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6.02萬億元,同比增長5.2%;其中與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貿易總值5.67萬億元,增長8.8%,佔我國外貿總值15.7%。

中國與東盟貿易往來日益密切,在貨物運輸上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不斷增長的貨運班列數字。值得注意的是,中越班列早在2017年就已開行,中老班列則2021年底才正式上線,為何中老班列能夠「后來居上」?

對此,有關專家的解釋是,中老班列增長較快,主要是因為昆明往老撾方向和泰國中轉貨物較多;而廣西方向以汽運為主,中越雖然有鐵路相通,但由於鐵路制式不統一,影響了聯通絲滑度,鐵路貨運很難發揮作用。

兩條班列背后,則是昆明與南寧面向東盟開放的「橋頭堡」之爭。

數據顯示,廣西始發中越班列在全國鐵路出口越南集裝箱貨物中佔比近八成,南寧國際鐵路港則已成為全國鐵路貨物出口越南的集散中心;同樣,作為中老鐵路國際班列起點站,昆明中心站承擔着雲南路網約70%的中老國際貨運發送量,昆明樞紐地位日益凸顯,昆明託管的磨憨鐵路口岸也成為我國連接東盟最大的鐵路口岸。

從這個角度來説,昆明在與南寧的競爭中暫時贏下一局。不過從對東盟的整體進出口規模來看,南寧的優勢其實更為明顯。數據顯示,2023年廣西與東盟進出口總額3394.4億元,同比增長22.8%;同期雲南對東盟國家進出口額686.31億元,同比增長17.2%。

此外,今年1至9月,中越跨境班列班車和中老跨境鐵路貨運班列分別發送貨物541萬噸和377萬噸,同比增長37%和7.2%,前者同樣領先一個身位。

眼下,兩座省會城市的還在進一步拓展開放版圖。

就在11月19日,中老泰鐵路「昆明陸港號」昆明安寧至泰國拉廊多式聯運貨運列車正式發車。這意味着,未來昆明將通過中老泰鐵路、公路、海港運輸聯通緬甸、印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國家,有望進一步放大樞紐效應。

今年9月,《南寧市綜合交通規劃(2021—2035)》(草案)則提出,要將南寧國際鐵路港打造成為面向中南半島的鐵路班列中心。為此,要爭取打通泛亞鐵路中線與東線連接線,規劃新建防城港東興-越南海防鐵路,並與泛亞鐵路東線直連。此外,還將加快推進黃百線(黃桶-百色)和南河線(河池-南武康)建設,規劃新建直連直通粵港澳的南廣普鐵線。

#數讀

今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突破80萬標箱

央視新聞消息,記者從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進入四季度以來,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運輸需求持續走強,貨物運量增速加快。截至11月20日,今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累計運輸集裝箱貨物突破80萬標箱,達到80.54萬標箱,同比增長5.3%。

今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外貿貨源持續增長,澳大利亞的鋰輝石、東南亞的橡膠等貨物增長迅猛,甘肅的洋葱、西藏的犛牛肉乾和廣西的食糖、汽配、板材等優勢產業產品也加速出海。

截至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貨物運輸品類增加到1163種,輻射我國18個省(區、市)73個城市156個站點,通達全球125個國家及地區的542個港口。

#動向

浙江舉全省之力支持烏鎮發展

杭州日報消息,11月19日,在2024「國際互聯網小鎮」發佈活動上,《浙江省關於支持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建設的若干意見》正式發佈。通過20條具體舉措,浙江將舉全省之力支持烏鎮打造會展之城、創新之城、數實融合之城、開放之城、幸福之城,推動烏鎮成為充滿數字沉浸體驗感的文旅小鎮、融合空天地時的數據小鎮、策源汽車智能的創新小鎮、全域電動零碳的綠色小鎮。

上海浦東機場T3航站樓開工

央視新聞消息,11月20日,浦東機場四期擴建航站區主體工程正式開工。作為浦東機場四期擴建工程中的核心工程,T3航站樓設計容量5000萬人次,設置90個近機位,其中31個是可轉換機位,均為國內機場之最。浦東機場四期工程預計於2028年建成,啟用后,浦東機場將擁有3座航站樓、1座單體衞星廳、4條跑道,航站樓總面積超170萬平方米,更好服務長三角區域互通互聯,服務公眾高質量出行,滿足基地航空公司中長期發展和樞紐運營需要。

河南將打造全國重要的算力高地

河南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河南省算力基礎設施發展規劃(2024~2026年)》,提出統籌推動「通算+智算+超算」協調發展,加快構建以鄭州市(含航空港區)為核心,洛陽、鶴壁、商丘、信陽等市為區域增長極,各地多點配套發展的「一核四極多點」總體佈局,引導算力中心集約建設,打造面向中部、輻射全國的算力調度核心樞紐和全國重要的算力高地。

河套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正式發佈

深圳新聞網消息,11月20日,香港特區政府正式公佈《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這意味着繼2023年8月29日國務院正式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之后,河套合作區「一區兩園」的發展規劃完成整體性拼圖,實現戰略協同。

比亞迪再度加碼深汕特別合作區

深圳發佈消息,11月19日從深圳市智能網聯汽車與高性能材料產業投資促進大會上了解到,比亞迪將繼續加大在深投資,與深汕特別合作區簽約,建設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四期。目前,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一期零部件項目滿產,二期整車項目雙班生產,預計三期、四期項目建成滿產后,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年產值超2000億元。

#聲音

中央財辦韓文秀:規範壓減對消費的限制性措施

11月20日,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在《學習時報》撰文稱,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充分發揮大國經濟縱深廣闊的優勢,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釋放巨大而持久的經濟發展動能。

一方面,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加快完善「想消費」「敢消費」「能消費」的政策環境,規範壓減對消費的限制性措施,對可以依靠市場充分競爭提升供給質量的服務消費領域放寬准入限制。合理增加公共消費,多元擴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

另一方面,更好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建立政府投資支持基礎性、公益性、長遠性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完善激發社會資本投資活力和促進投資落地機制,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領域建設。統籌「硬建設」和「軟建設」,高質量推進「兩重」項目建設。

#放榜

今年1—10月上海音樂劇票房佔全國56.0%

11月20日,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燈塔專業版聯合發佈《2024中國音樂劇市場年度報告》顯示, 2024年1—10月,全國音樂劇演出場次1.36萬場,較2023年同比增長5.5%;票房達到13.96億元,同比增長26.7%;觀眾人數582.13萬人次,同比增長4.6%。

根據報告,當前音樂劇消費仍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但已經出現向三四線城市拓展的趨勢。在場次分佈上,2024年1—10月,一線城市音樂劇場次佔全部場次的76.2%,二線城市佔21.6%;在票房收入上一線城市票房佔比79.5%,較去年同期的82.9%明顯下降;二線城市票房佔比為19.6%,較去年同期上升4個百分點。

其中,上海和北京在音樂劇的演出場次和票房方面一直穩居全國前兩名。2024年1—10月上海音樂劇票房佔全國比重的56.0%,以上海為軸心形成強大的虹吸效應。同期北京音樂劇市場熱度持續上升,票房收入佔全國票房的14.1%。此外,成都、深圳、廣州、武漢、杭州、蘇州以及南京也是音樂劇消費的重要城市。

報告指出,預計2024年全年音樂劇場次達到1.7萬場,票房超過16億元,觀眾人數超過700萬人次,市場供給保持活力,音樂劇的受眾規模也在持續擴大。

#人事

中國稀土集團領導調整

國務院國資委網站11月20日發佈央企人事信息。其中:劉雷雲任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不再擔任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職務;免去敖宏的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董事職務。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