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1-19 19:23
今年以來,在供需錯配的背景下,碳酸鋰價格一路下行,近期止跌回暖后陷入震盪。
11月19日,碳酸鋰板塊尾盤拉昇,江特電機(維權)(002176.SZ)、天齊鋰業(002466.SZ)、融捷股份(002192.SZ)、盛新鋰能(002240.SZ)、贛鋒鋰業(002460.SZ)漲停,雅化集團(002497.SZ)、鹽湖股份(000792.SZ)等跟漲。
同日,期貨方面,碳酸鋰主力連續報8.27萬元/噸,漲3.96%。碳酸鋰2412、2501、2502、2503、2504、2505、2506、2507、2508、2509、2510合約普漲。
現貨方面,電池級碳酸鋰(華東市場)報7.85萬元/噸,相較此前10月的7.40萬元/噸,甚至9月7.25萬元/噸的報價,市場已出現回暖跡象。
在前兩年碳酸鋰價格飛漲之時,行業擴張腳步加快。而面對目前價格大幅波動的壓力,不少礦企選擇減產或停產,新建項目的腳步也有所放緩。
11月19日,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葛紅林在2024年首屆中國國際鋰業大會上指出,如何減少內卷,是行業企業家面臨的嚴峻挑戰,也檢驗着企業家的社會影響力。
葛紅林表示,內卷和競爭有着本質上的區別,競爭通常是在合理的規則和範圍內,通過提升自身實力來爭取更好的結果,往往能推動產業進步和發展。而內卷則是競爭走向極端和異化的表現,往往通過價格等低層次手段競爭,甚至超出企業承受能力和不惜代價維持市場份額,最終陷入惡性循環,行業企業共輸。
「行業自律是減少內卷的根本之策,如何實現行業自律,需要企業、政府和協會的通力合作。減少內卷的主體是企業,每家企業都要貢獻正能量,要防止‘一邊吐槽內卷,一邊加劇內卷’的行為,行業龍頭要發揮減少企業內卷的引領帶動作用。」
葛紅林進一步指出,一要堅決擺脫跟風投資的壞習慣;二要堅決擺脫規劃同質化的大問題;三要堅決奉行專精特新的正確道路;四要積極開拓減少內卷的新賽道;五要積極塑造減少內卷的正能量。
近年來,中國鋰產業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搶抓國家「雙碳」戰略機遇,不斷強化創新驅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已經成為最具產業規模、最具發展活力、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
對於未來的供需關係走向,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著名地質專家付小方整理統計得出,2024年碳酸鋰預期總產量約為111.10萬噸,2025年預計產量143.60萬噸。
「總體來看,2024年全球市場仍將呈現供大於求格局,過剩幅度在20%左右。供應增量比較明顯,而需求端增長趨勢放緩,這可能會導致價格持續承壓。」付小方指出。
除了呼籲鋰礦行業加強自律外,葛紅林認為,要加強走出去的跨界合作,要改變礦業企業單打——走出去的傳統做法,要改變為跨界聯合體的走出去,改變為與國際礦業企業合作的走出去,要適合國際規則,適應別國的國情,創新優勢互補、互聯保障、安全可靠的多元化、多模式的走出去。
會上,國際鋰協(ILiA)創始主席兼董事Anand Sheth也對跨國合作的重要性予以了肯定,他説:「全球多利益相關方團體必須有序合作,目的是在以高效和成本效益的方式中管理和降低風險,實現全球共同的淨零碳經濟目標,將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一道支持全球鋰產業鏈的發展。」
對如何加強和國際企業的合作,葛紅林認為,要充分發揮中國鋰業的科技優勢,深化與國際鋰業企業的合作,要從產能合作提升到知識產權合作、提升到工程技術合作、提升到資本為紐帶的合作,通過深度融入,共同促進國際鋰業企業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提升。
立足鋰資源豐厚的四川省,四川省地質局局長伍定也強調了要堅定不移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開拓國際資源,加強國際礦業市場形勢分析,依託多個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平臺,加大與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亞、非洲等鋰礦富集區開展合作,不斷拓展海外鋰礦投資的新賽場。
同日會上,天齊鋰業董事長蔣安琪也強調,在負責任和公平的價值引領下,加強國際間產業協作,共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將為全球能源轉型和世界經濟增長貢獻力量。
(文章來源:時代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