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蔣凡的"救贖"

2024-11-19 18:0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財中社APP

  有些鳥兒是註定關不住的,因為它們總有突破困局的勇氣、方法,甚至運氣。

  某種程度上,蔣凡就是阿里巴巴(BABA/09988.HK,以下簡稱「阿里」)的這隻「鳥」兒。

  日前公佈的阿里2025財年第二季度財報(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的三個月)顯示,蔣凡主掌的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AIDC,以下簡稱「阿里國際」),營收當季營收316.72億元僅次於淘天集團的990億元,略高於雲智能集團的296億元和菜鳥集團的246億元。

  不同於營收額的差距不大,以同比增速看,2025財年Q2,阿里國際以29%「狂飆」;淘天集團同比增長1%,辛苦維持;菜鳥和雲智能分別為8%、7%,努力「爬坡」。

  阿里縱然再想替蔣凡遮掩,蔣凡的「鶴立」依然明顯。

  而自2021年12月阿里人事地震,從原天貓淘寶「一把手調往海外業務(即阿里國際),蔣凡脱離聚光燈已經三年。

  三年內,作為參照,阿里2024財年二季報數據,阿里國際營收245億元,較2023財年同期160億元營收,同比增長53%;雲智能集團276億元同比微增2%。

  不難發現,蔣凡用約兩年時間,成功帶領阿里國際超越雲智能集團,成為阿里各事業羣的營收「老二」。阿里「十八羅漢」創一代后的第二代中最能打的蔣凡,「殺」回來了。

  不願具名的阿里原高P透露,年齡關係的原因,阿里當下的合夥人中,蔣凡和行癲(阿里花名,現阿里達摩院院長)業務能力突出,最受阿里創始人馬雲等「元老」們認可。但蔣凡儘管加入阿里多年,其價值觀仍需入阿里「模子」;行癲則是個性太強,甚至「馬老師」都經常被懟。

  百度百科資料顯示,1985年出生的蔣凡,畢業於復旦大學計算機系,曾任職Google中國,參與Google地圖、搜索質量、內容廣告的研發。2010年4月,蔣凡創辦移動開發者服務平臺——友盟,獲李開復天使投資及經緯領投的1000萬美元A輪融資,估值達5000萬美元。

  2013年,阿里以8000萬美元收購友盟,蔣凡進入阿里。2014年開始,蔣凡着手推進手機淘寶App(以下簡稱「手淘」)的功能研發,帶領團隊建構了淘寶內容體系,實現並打造集商品、交易、分享、互動、視頻、直播於一體的「消費類媒體平臺」。

  2014年,在蔣凡的推動下,手淘日活從3000萬增加到6000萬,蔣凡也在阿里一戰成名;隨后的2015年,手淘日活再度以接近100%增速猛增至1.1億規模。蔣凡也於2017年就任淘寶總裁,並在2019年3月兼任天貓總裁。

  「阿里這麼多年因併購而加入的高管中,蔣凡發展得最好。6年時間主掌阿里最核心的淘天業務,説蔣凡是馬老師(馬雲)、逍遙子(阿里花名,原阿里CEO張勇)屬意培養的接班梯隊,蔣凡當之無愧。」前述知情人士告訴《財中社》。

  但意外發生了。

  2020年4月,蔣凡妻子董花花微博公開點名網紅張大奕:「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警告你,再來招惹我老公我就不客氣了,老孃也不是好惹的。望自重,好自為之。」

  蔣凡和張大奕的緋聞浮出水面。

  同月,阿里做出裁定,蔣凡阿里合夥人身份被取消,記過,職級從M7(集團高級副總裁)降到M6(集團副總裁),取消上一財年所有獎勵。

  知情人士稱,馬雲為首的阿里創始團隊特別注重價值觀、企業文化。2016年9月,阿里「月餅門」事件出圈,在阿里內部展開的中秋搶月餅活動中,四名程序員使用腳本,多刷了124盒月餅被開除。阿里對企業文化的注重可見一斑。

  而蔣凡張大奕緋聞事件的性質,在外界看來遠勝於「月餅門」。

  張大奕作為網紅和如涵控股聯合創始人、CMO(Chief Media Officer,首席營銷官),被業內認為借用了淘寶直播等的流量扶持。而蔣凡作為彼時淘寶和天貓總裁,正是當時淘系流量的決策人。

  阿里最終給出的迴應稱,一方面,蔣凡對如涵、張大奕所有淘寶、天貓店鋪的經營活動並無任何利益輸送行為,緋聞只是蔣凡的個人問題;另一方面,事件產生的輿論危機給阿里造成了重大影響,蔣凡需要為此負責。

  蔣凡就此開始「藏入深閨」。直至2023年7月21日晚,阿里發佈2023財年財報顯示,蔣凡重新出現在阿里合夥人名單中。

  阿里為何對蔣凡如此重視,以至於果決如馬雲,曾經捨棄過「淘寶之父」孫彤宇,卻對蔣凡「大懲小誡」放其到海外業務「打怪升級」?

  2019年,一向被業界認為有大局觀、善察大勢的美團(03690)創始人王興曾預言,接下來幾年蔣凡和拼多多(PDD)創始人黃崢的較量,應該會非常精彩。

  在王興看來,兩位同處當打之年的80后,蔣凡與一手締造電商「第三極」的黃崢,是同級別對手,只是兩人分別執掌不同電商陣營。蔣凡需要創新,但更主要是幫助阿里守城;黃崢主攻,但也不能不防範身后隨時可能出現的后發者。

  命運的劇本永遠比預設的精彩。

  當蔣凡在阿里國際「練級」時,2023年11月29日,曾主攻「五環外」、行農村包圍城市戰略的拼多多市值首超阿里。阿里員工在公司內網發帖稱「此刻難眠」。

  馬雲也以阿里合夥人身份迅速跟帖參與討論,稱「堅信阿里會變,阿里會改,所有偉大的公司都誕生在冬天里。AI電商時代剛剛開始,對誰都是機會,也是挑戰。」

  在此之前,嗅覺敏鋭的阿里,面對兇猛地在朋友圈「砍一刀」的拼多多進攻態勢,已經進行了兩輪調整。

  一輪發生在2023年3月,時任阿里集團「一把手」的張勇啟動了阿里「最重要的一次組織變革」,將阿里拆分成「1+6+N」結構,所謂「1+6+N」指的是1個阿里巴巴上市公司主體、6個業務集團以及多家獨立的業務公司,而六個業務集團則是指:阿里雲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菜鳥、國際數字商業、大文娛等。

  一輪發生在「1+6+N」調整不到3個月后。2023年6月20日,張勇宣佈,自己將於9月10日卸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由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出任集團董事會主席、吳泳銘出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團CEO。

  事實上,無論蔡崇信,還是吳泳銘,作為馬雲創業的「十八羅漢」成員,他們大概率只是阿里后馬雲時代的「過渡人選」。因為種種原因,馬雲退休后,逍遙子未能有效狙擊拼多多的崛起,更遑論TikTok、SHEIN、TEMU在海外電商的攻城略地;而蔡崇信掌舵、「吳媽」吳泳銘的「搭班子」,核心是為蔣凡等阿里二代合夥人的崛起爭取時間和空間。

  略讓人驚訝的是,蔣凡在阿里海外「救贖」的這幾年,黃崢甚至都已經從拼多多退休了。

  阿里財報外易被忽視的一條消息是,11月4日,阿里在日本市場推出全新的跨境電商應用程序「TAO」,該平臺已上架超過300萬種商品,涵蓋服裝配飾、室內家俱、户外露營、寵物用品、烹飪器具及辦公用品等多個品類。公司計劃未來進一步擴充商品數量及類別,以滿足市場需求。

  「TAO」支持信用卡、記賬卡、PayPay、便利店支付及Pay-easy等多種支付方式,並與日本國內大型運輸公司合作,提供40天內免費退貨服務。此外,平臺還提供日語客户服務團隊,支持在線聊天、電話及電子郵件等多種服務方式,以提升用户體驗。

  蔣凡似乎正在以拼多多當年「農村包圍城市」策略發起對拼多多海外版TEMU的「包圍」。

責任編輯:楊紅卜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