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國產旗艦機集體漲價,小米漲幅領跑,內存、AI是兩大漲價因素

2024-11-19 11:14

覆盤雙11,最「傲嬌」的當屬集體漲價的安卓旗艦手機。

《消費者報道》統計發現,今年10月發佈的多款安卓旗艦新機的起售價比往年同期新機上漲100至500元,而且雙11期間堅挺的價格也打破了「無論新款舊款必跳水」的固有消費印象。

雖然元器件成本上升主導了本次漲價潮,但消費者的換機熱情似乎並未減退,IDC數據顯示,國產品牌逐漸在高端區間站穩腳跟。

安卓旗艦手機漲價,小米漲幅最大

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6878萬台,同比增長3.2%,連續四個季度保持同比增長。新一輪換機周期的到來使得市場需求持續向好。

IDC中國研究經理郭天翔指出,自去年四季度以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表現穩步回升,過去三年積壓的換機需求逐步釋放,許多用户已到了不得不換手機的時候,經濟環境因素並未明顯抑制換機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市場持續向好促使手機廠商調整了新品發佈節奏。多款安卓旗艦新機扎堆在10月發佈,比往年更早,也更密集。漲價更是成爲了本輪新機潮的主旋律。

據《消費者報道》統計,今年10月發佈的大部分國產品牌的旗艦機迎來了100至500元的漲價,只有榮耀Magic 7Pro和iQOO 13沒有漲價。其中,一向以「高性價比」形象示人的小米,直接在小米15起售價上漲價500元,漲幅領跑,達到12.5%。

IDC分析認為,今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平均單價相比去年明顯提升,除了上游成本增長的因素,部分消費者也願意接受更高價格的產品。從IDC中國智能手機價格段份額趨勢數據來看,第三季度中國600美元以上高端手機市場份額達到29.3%,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7個百分點。

小米、vivo、OPPO等品牌的旗艦手機起售價已基本邁過4000元的高端門檻。而像iQOO、真我等針對年輕羣體的品牌,也正在向高端門檻發起衝擊。伴隨着新一輪換機周期和旗艦手機漲價的到來,600美元以上價格段的份額或將進一步提升。

內存、AI是兩大漲價因素

作為小米第一款「4字頭」售價起步的數字系列旗艦手機,小米15的漲價一度引起熱議。對此,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公開表示:「去年我跟大家説過,小米肯定是最后一次定價3999。今年元器件成本上漲非常多,另外我們在研發上投入也非常大,小米15確實需要漲價。謝謝大家理解,我們一定把產品做好。」

小米中國區市場部副總經理、Redmi品牌總經理王騰將漲價因素歸於旗艦手機採用3nm製程處理器;內存等多個元器件成本大幅上升。

不只小米,手機廠商高管紛紛將漲價矛頭指向內存、元器件成本上漲。

榮耀CEO趙明就旗艦機漲價的話題表示,芯片等各方面的價格漲得非常厲害,但從榮耀自己得角度來講也要堅持最初的設計。

vivo產品副總裁黃韜曾於受訪時表示:「今年定價是vivo的極限,已經將所有空間榨乾,SoC等核心元器件成本上漲幅度非常大,且短期內難以緩解,vivo需要在成本控制和產品競爭力之間尋找平衡。」

真我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徐起認為:「越大存儲版本漲幅越高,512GB和1TB等存儲對於廠商來説定價非常難,已遠高於以往產品成本差異。另外,驍龍8至尊版(驍龍8 Elite)相較於上一代驍龍8Gen3,其實也是有大幅度的漲價。」

一加更是直接在一加13發佈會現場屏幕打出「漲價」兩個字。一加中國區總裁李傑稱:「擺在我們面前有兩個選擇:一是犧牲產品力維持價格;二是繼續提升產品力但會漲價,兩種選擇無關對錯,但關乎產品理念。」

TrendForce集邦諮詢一份報告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DRAM(動態隨機存取內存)產業的整體營收達到了229億美元,比第一季度增長了24.8%。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主流產品的出貨量增加,以及DRAM合約價格的持續上漲。

《消費者報道》記者注意到,本輪安卓旗艦新機的存儲基本從12GB+256GB起步,告別了8GB運行內存和128GB存儲空間的時代,所以這次漲價很大程度上是「加量加價」。

另外,本輪安卓旗艦新機普遍搭載高通驍龍8至尊版(Elite)或聯發科天璣9400。這兩款旗艦芯片均採用臺積電最新主導研發的3nm製程。

據DIGITIMES報道,臺積電今年7月陸續向多家客户表明,2025年起3nm和5nm製程產品的價格會調漲,按照投片規劃、產品與合作關係等不同,漲幅預計在3%至8%之間。

由於同類製程代工業務缺乏競爭對手,所以臺積電3nm製程芯片的漲價也就傳遞到旗艦手機的終端售價上。

實際上,旗艦手機內存和處理器的升級被指為AI蓄力。今年以來,國產手機廠商將衝擊高端市場的競爭焦點放在「AI Agent智能體」上,提出AI和手機系統深度融合的概念。它們紛紛在新系統中融入生成式AI技術,如華為HarmonyOS NEXT中的系統級小藝智能體、榮耀MagicOS中的YOYO智能體、vivo推出的PhoneGPT手機智能體等。

IDC預計,2024年全球Gen AI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同比增長363.6%,達到2.342億部,將佔智能手機整體市場的19%。2024年至2028年複合增長率(CAGR)將達到78.4%。

巨大的市場潛力也吸引了一眾手機廠商加碼投入。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稱計劃在2025年將研發投入提升至300億元,這些投入將主要應用於AI、操作系統(OS)和芯片等底層技術的持續研發與創新。vivo AI全球研究院院長周圍表示,vivo在AI方面的投入,累計超過230億元。榮耀方面公開宣稱在堅持長期AI投資下,已經取得2100篇AI專利成果和600類AI意圖識別。

智能手機漲價難擋購機熱情

記者通過慢慢買App對榮耀Magic7系列、小米15系列、vivoX200系列、iQOO13、OPPO Find X8、一加13、真我GT7Pro進行了價格追蹤。結果顯示,在雙11期間,除了真我GT7Pro降價100元外,其余熱門旗艦機型都沒有降價,價格表現較為堅挺。

這也顯示出本輪漲價並非採用先漲發售價后大促跳水的「偽漲價」形式,而是實實在在的真漲價。

值得關注的是,國產品牌漲價難擋消費者購機熱情,隨着史上最長雙11落下帷幕,手機圈交出了一份超預期答卷。

星圖數據2024年雙11全網銷售數據解讀報告顯示,手機數碼以1706億元排在全網銷售額第二,同比增長23.1%,銷額佔比為14.4%。其銷售額僅次於得到以舊換新政策強力支持的家用電器。

記者雙11期間走訪廣州一家京東Mall發現,不少消費者熱衷於使用廣東省家電以舊換新補貼購買新手機。

記者現場獲悉,榮耀Magic7系列、蘋果16系列、vivo X200系列可以使用以舊換新補貼。

消費者陳先生告訴記者:「算上9折以舊換新補貼和舊手機賣出去的錢,現在購買新機真的非常划算,以前早買早享受通常會買貴點,現在早買是既有享受又有折扣。」

不過國產手機的集體漲價確實讓部分消費者的心態發生了變化。消費者李女士向記者表示:「現在國產旗艦機的起售價都快逼近5000元了,和打折的蘋果新機相當,還想再觀望一下。」

對於銷售終端而言,國產安卓旗艦集體漲價勢必和IOS掀起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