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1-19 07:30
(來源:國元研究)
汽車:混動的加電趨勢,關注電領域再進化
小鵬推出430km純電續航,混動領域呈現「加電」趨勢
11月6日小鵬,小鵬汽車舉辦「小鵬AI科技日」,推出「小鵬鯤鵬超級電動體系」的增程系統。該體系基於全域800V高壓碳化硅平臺,搭載了5C超充AI電池、混合碳化硅同軸電驅、靜音增程器(運行噪音僅為1dB),以及AI電池醫生和AI動力功能。實現純電續航達430km水平。5C超充AI電池可實現「1秒充電1公里」,12分鍾即可充滿80%。同時小鵬還發布了全新一代混合碳化硅同軸電驅,電驅CLTC效率高達93.5%,並且體積僅為上一代電驅的三分之一。除小鵬以外,去年以來混動/增程領域純電續航增加趨勢明顯。如2023年嵐圖FREE、東風納米、理想L7\L8、比亞迪漢DM、深藍S7增程版等,均提供了純電續航200km以上版本。而零跑C10\C11,問界M5\M9、嵐圖追光PHEV等則達到了純電續航250km以上水平。2024年零跑C10、深藍L07增程版則再次提高純電續航選項達到300km以上水平,混動領域「加電」趨勢明顯。
小鵬的「下一代增程技術」與零跑的「再做增程已無必要」
混動加電背后是成本、技術、需求與未來大趨勢的整體結果。成本方面,國內磷酸鐵鋰電芯(動力型)至10月份已經降低至0.32元/Wh,較2023年降幅超過60%。技術方面,高倍率超充、高壓快充快速發展帶動電車補能便利性增加。需求方面,從消費者反饋看由於用電價格較低疊加純電駕駛感受好,大量插混用户日常用車以純電模式為主,混動/增程架構主要用於應對長途充電焦慮。而從未來自動駕駛趨勢看,爲了實現全車線控以及給全車智能電子設備供電,純電架構化以及大帶電量同樣是趨勢。因此,綜合來看新能源車市場有從當前混動為主,向未來有「泛電化」轉型的趨勢。近期表現可推演為高端市場呈現小鵬汽車的「下一代增程技術」發展趨勢,大眾化市場呈現零跑創始人朱江明宣稱的「再做增程已無必要」趨勢。主要原因在於,大電池混動車由於電池增加重量和體積大,需要在技術層面進一步提升三電系統效率,降低其重量和體積,典型代表如使用同軸電驅等,優勢在於可以兼顧體驗與續航焦慮,同時通過提升快充、超充技術,降低充電焦慮。缺點在於成本高,只有高端車有搭載的價值。而對於中低端車來説,考慮到電池成本的下行,同時由於成本限制無法做更進一步的電驅技術創新,直接將增程器去掉將成本用於多加電池,能夠顯著提升續航里程,從而創造產品溢價。中高端和大眾化兩個市場的「加電」趨勢有可能按上述兩個路線持續進化。
投資建議:
關注高端混動「加電」以及大眾化市場向純電轉型的趨勢。關注高壓快充、高倍率電池及上游產業鏈機會。關注同軸電驅發展機遇及核心零部件商雙環傳動的機遇。關注「加電」背景下,固態電池相關機會。
本周行情回顧(2024.11.9-11.15)
本周汽車板塊下跌2.46%,汽車相關子板塊整體略有下跌。本周滬深300指數收報3968.83點,全周下跌3.29%。汽車行業指數收報6433.02點,全周下跌2.46%,跌幅小於滬深 300 指數0.83個百分點。汽車行業周漲跌幅在申萬一級行業中位列第8位。本周汽車各子板塊整體略有下跌,乘用車板塊為唯一上漲板塊,漲幅為2.71%,摩托車及其他板塊跌幅最大,為2.93%。
個股方面:乘用車板塊上汽集團(+28.6%)、長城汽車(+5.4%)、長安汽車(+4.1%)漲幅靠前,海馬汽車(-11.2%)、北汽藍谷(-9.5%)、比亞迪(-2.7%)跌幅靠前;商用車板塊ST曙光(+11.1%)、東風股份(+5.1%)、江鈴汽車(+2.3%)漲幅靠前,*ST漢馬(-14.0%)、安凱客車(-11.3%)、福田汽車(-6.4%)跌幅靠前;汽車零部件板塊大地電氣(+172.7%)、蠡湖股份(+32.0%)、濰柴重機(+21.1%)漲幅靠前,金鴻順(-21.1%)、山子高科(-18.0%)、威唐工業(-17.6%)跌幅靠前。
本周數據跟蹤(2024.11.8-2024.11.14)
2.1中國乘用車市場零售及批發銷量跟蹤
乘用車:11月1-10日,乘用車市場零售56.7萬輛,同比去年11月同期增長29%,較上月同期下降3%,今年以來累計零售1,840.2萬輛,同比增長4%。11月1-10日,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66.7萬輛,同比去年11月同期增長41%,較上月同期增長45%,今年以來累計批發2,184.3萬輛,同比增長5%。
新能源:11月1-10日,乘用車新能源車市場零售31萬輛,同比去年11月同期增長70%,較上月同期增長10%,今年以來累計零售863.8萬輛,同比增長41%;11月1-10日,全國乘用車廠商新能源批發35萬輛,同比去年11月同期增長78%,較上月同期增長36%,今年以來累計批發962.9萬輛,同比增長38%。
2.2中國乘用車市場品牌周銷量榜
2.3其他行業數據跟蹤
1.2024年10月乘用車均價有所回落
根據乘聯數據,今年1-10月累計零售1,784萬輛,同比增長3%,其中,隨着國家報廢更新和以舊換新的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10月全國狹義乘用車零售226萬輛,同比增長11%,環比增長7%,市場活力逐步恢復。根據乘聯數據,截至2024年上半年車市銷售均價一直呈現上升態勢,2024年上半年達到18.6萬元。受到國家報廢更新和以舊換新政策補貼的促進,入門級車型銷售佔比提升,近幾年全國乘用車市場價格段銷量結構走勢上行趨勢改變,全國乘用車均價從2024年上半年的18.6萬/輛降到10月的16.8萬/輛,各價位段市場全面走強。中國私車普及仍處於千人乘用車保有量200輛的世界中低位水平,未來促消費的發展空間巨大。
近幾年30萬元以上車型的各類段佔比均持續上升,但今年開始下降。30-40萬元車型零售佔比2023年是10%,2024年企穩,其中10月是下降到7.9%。40萬元以上車型2023年國內零售佔比5%,今年10月是3%,自主高端化突破體現乘用車新能源增長帶來高端化發展趨勢明顯,但傳統豪華車下降的趨勢較嚴峻。
2.中國乘用車內需增長潛力巨大
根據乘聯會數據,我國近期乘用車出口表現較為出色,同時也要看到內需的巨大的潛力。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中國國際統計年鑑數據,在2021年中國乘用車千人乘用車保有量只有183輛,保有水平在世界上來説屬於相對比較靠后的,遠低於巴西、墨西哥、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經濟相對中國較為落后的國家。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中國國際統計年鑑數據,中國每公里道路的乘用車保有量僅有54輛,遠低於歐洲和日韓的道路車輛水平。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近日宣佈在2024年總統選舉中獲勝。在競選期間,特朗普曾發表過的政策主張比較激進,其很多的觀點讓世界深度關注,而中國國內消費最有潛力的就是私車普及消費。
我國近些年受房地產和高房價抑制的購車消費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目前中國經濟增長的私人消費貢獻度很低,私車普及需要更多的税收和財政的促消費政策支持。
本周行業要聞(2024.11.8-2024.11.14)
3.1國內車市重點新聞
1,長安汽車與寧德時代全面深化合作(2024.11.8)
11月8日,長安汽車與寧德時代簽署全面深化合作備忘錄。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寧德時代董事長兼CEO曾毓羣等出席並見證簽約。長安汽車副總裁鄧承浩,寧德時代市場體系聯席總裁韓偉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
在汽車行業全面電動化的背景下,基於良好信任和充分溝通,長安汽車與寧德時代將發揮雙方在各自行業領域的優勢,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共同提升可持續發展和創新能力,構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根據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於未來5年在聯合品宣、技術創新、市場推廣、后市場及海外市場開拓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多領域合作。
2.國內首款車規級高端MCU芯片在漢發佈(2024.11.11)
近日,2024湖北省車規級芯片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大會發布關鍵核心技術成果——全國產自主可控高性能車規級MCU(微控制單元)芯片DF30。
據悉,2022年5月,由東風公司聯合8家企事業單位和高校成立湖北省車規級芯片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致力於融匯政產學研合力,突破車規級芯片關鍵核心技術。經過多年努力,聯合體終於完成了這款基於RISC-V指令集架構的車規級MCU芯片。
本次發佈的國內首款車規級高端MCU芯片DF30,能承受高温、低温、振動、電磁干擾等極端條件,不僅可以為汽車提供強大的計算能力,還能夠保障汽車在智能駕駛過程中的安全性。DF30芯片還適配國產自主汽車軟件操作系統,具有完善的開發環境,可廣泛應用於動力控制、車身底盤、電子信息、駕駛輔助等領域,填補了該領域國內空白。
東風汽車研發總院院長楊彥鼎表示,車規級芯片作為汽車產業的核心部件,對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該芯片對推動國產芯片替代,構建安全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助力汽車行業和上下游企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 奔馳將推無圖L2++全場景智駕,端到端大模型(2024.11.12)
11月12日,梅賽德斯-奔馳在第七屆進博會上亮相,帶來了10款車型,創下歷屆參展數量的新高。這些車型展示了奔馳在多個細分市場和驅動形式方面的技術創新與佈局,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奔馳宣佈將推出豪華品牌首個「無圖」L2++全場景智駕系統,計劃在2025年正式上市。這一系統的推出標誌着奔馳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尤其是在不依賴高精地圖的情況下,通過端到端的大模型技術實現高級自動駕駛功能。
梅賽德斯-奔馳此次展出了一款搭載高通8295智能座艙芯片的車型,該芯片由中國團隊主導開發,並支持L2+導航輔助駕駛功能。據報道,這一系統能夠在全國範圍內的高速和城市快速路段實現自動變道、遠離大車等智駕功能。高通8295芯片的引入代表了奔馳對於智能化技術的高度重視,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的應用。
梅賽德斯-奔馳在此次進博會上還宣佈,計劃於2025年推出豪華品牌首個「無圖」L2++全場景智駕系統。該系統通過端到端的大模型技術,無需依賴高精地圖,即可實現點到點的高級自動駕駛體驗。據悉,奔馳L2++全場景智駕系統的核心創新在於其不再依賴傳統的高精度地圖和外部環境數據,而是通過深度學習和人工智能算法進行實時環境感知與決策,能夠在多種複雜路況下完成自動駕駛。這一系統的最大優勢在於其適應性強,能夠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及更復雜的城市道路環境中提供智能駕駛體驗。與傳統依賴精確地圖的系統不同,奔馳的這一創新解決方案通過內部模型自我學習與優化,使車輛能夠自主應對各種動態變化的道路狀況。
4. 兩部委聯手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發展(2024.11.12)
11月12日,交通運輸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據悉,到2027年,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取得顯著成效,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力爭降低至13.5%左右。其中,《計劃》提出,加快開展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汽車准入和通行試點。
《計劃》明確提出,在物流技術方面,加快推進多式聯運信息互聯共享、「跨省通辦」、交通運輸智慧物流創新發展;加快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樞紐等建設,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加快開展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汽車准入和通行試點。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王繡春介紹,下一步,將聚焦打通國內國際物流大通道,組織開展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交通強國專項試點,力爭在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重點通道,以及交通物流與產業融合、智慧物流等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引領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各項新制度、新政策、新技術、新模式創新發展。
5. 東風日產擁抱華為智駕(2024.11.12)
11 月 12 日,東風日產宣佈與華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東風日產成為首個與華為鴻蒙座艙全方位合作的合資品牌。在汽車行業智能化浪潮洶涌的當下,智能化轉型是必然選擇。
東風日產副總經理周峰在訪談中提到,東風日產在新能源領域的佈局和合資品牌的未來方向是公司戰略的核心。面對中國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東風日產意識到,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必須採取更加積極主動的方式,聚焦新能源和智能化領域。這一戰略轉變的背后,是東風日產對於市場趨勢的深刻洞察和對未來發展的明確規劃。
華為鴻蒙系統的加入,為東風日產的智能化轉型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鴻蒙系統以其強大的智能互聯體驗,包括智能語音助手、豐富的應用生態、多屏互動等功能,為東風日產的新一代智能汽車提供了全新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這不僅提升了產品的智能化水平,也增強了東風日產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東風日產與華為的合作,不僅對雙方有着重要的戰略意義,也對整個汽車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一合作標誌着日產汽車成為首個與華為鴻蒙系統深度合作的外資車企,是日產汽車在全球數字化規劃建設中的重要一步,也是華為鴻蒙系統在汽車行業應用的重要里程碑。通過這一合作,東風日產預計將能夠更快地實現智能化轉型,提升產品的智能化水平和競爭力。
6. 紅旗天工純電平臺、九章智能平臺發佈(2024.11.12)
11月12日在深圳舉行的中國一汽紅旗品牌新能源之夜上,一汽紅旗官方宣佈,紅旗「天工」純電平臺以及紅旗「九章」智能平臺發佈;同時,新平臺的首款車型天工08亮相,據悉,天工08將於廣州車展開啟預售,並將在12月中旬正式上市。
紅旗「天工」純電平臺,是紅旗品牌傾力打造的全新模塊化純電平臺,覆蓋從A級到C+級的轎車、SUV、MPV 及跨界車型。其核心特徵包括超集成構型、超高效驅動、耐低温系統、極速補能以及高舒適底盤。在該平臺框架下,紅旗會搭載低温電池,在零下10度電量保持率為98%,零下10度充電10%-80%為29分鍾。電驅方面推出了系統效率可以達到96%的新一代電驅,同時推出了斷開式電四驅構型,四驅車型能夠降低3-7%的電耗。熱管理方面,將會搭載多源熱泵系統。
九章智能平臺是紅旗發佈的「九章智能平臺」專注於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技術的研發,為用户帶來了更人性化的智能互動和更高水平的自動駕駛體驗。九章平臺基於紅旗自研的「飛刃架構」,並計劃搭載中國首顆車規級先進製程芯片「紅旗1號」。
九章平臺在智能駕駛方面也大幅領先,紅旗的「司南智駕」系統擁有城市NOA自動駕駛能力,並支持全場景智能泊車。這意味着天工08不僅能夠在高速公路上實現自動駕駛,還可以在複雜的城市路況下提供高度智能化的駕駛輔助,確保用户在各種出行場景中都能享受到智能科技帶來的便捷與安全。
基於新平臺將推出天工家族產品,包含中型豪華純電SUV、中型豪華純電轎車(2026年上市)以及另一款豪華純電SUV車型(2026年上市)。天工08定位為紅旗智造豪華純電SUV,基於紅旗「天工」純電平臺以及紅旗「九章」智能平臺打造。新車會在將要開展的廣州車展開啟預售。
7. 方程豹硬派SUV豹8今日上市,首搭華為智駕(2024.11.12)
11月12日,比亞迪旗下方程豹品牌第二款車型豹8上市,新車定位硬派SUV,共推出四款車型,售價區間為37.98萬元—40.78萬元。新車最大的亮點是比亞迪與華為首次聯合合作的智能硬派越野車。豹8搭載華為乾崑智駕ADS 3.0,可實現「車位到車位」的全場景貫通,自主應對閘機、環島、窄道掉頭等複雜場景,同時還具備智能泊車等功能。
外觀方面,方程豹豹8延續家族硬派風格的設計,方盒子造型的車頭硬朗,搭配線條流暢,使得前臉看起來富有力量感。車頭兩側搭載C型前大燈,與貫穿式 LED 日間行車燈相連,點亮后辨識度很高。車頭位置還配備了類似護盾造型的格柵,看起來車輛硬派氣息拉滿。車尾方面,尾部造型方正配有環繞式備胎罩,與兩側矩形的尾燈組相結合,凸顯車輛硬派越野風格。外觀方面,新車提供星月銀、破曉金和夜影黑三種顏色供消費者選擇。
車身方面採用大量隆起的平直線條,使得車輛肌肉感十足。側裙位置還搭載了鍍鉻飾條進行裝飾,為車輛添加了不少的時尚感。尺寸方面,長寬高分別為 5195/1994/1875mm,軸距為2920mm。座椅方面,新車提供6/7座兩種佈局可選。其中六座版后排用的是獨立座椅設計,配備電動調節座椅及通風加熱按摩等功能。此外,豹8還搭載了隱藏式門把手、懸浮式車頂,加強了車輛的科技感。
動力方面,豹8搭載2.0T發動機及雙電機組成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其中發動機最大功率200千瓦,前后永磁同步電機峰值功率分別為200千瓦和300千瓦,系統綜合功率550千瓦,最高車速可達180km/h。續航方面,配有容量為36.864千瓦時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組,WLTC工況純電續航里程為100km,虧電油耗為8.87L/100km,CLTC綜合續航里程為1200km。競品方面,新車上市后將與豐田普拉多、路虎衞士等硬派SUV展開競爭。
8. 零跑發佈三季度財報,營收增速可觀(2024.11.13)
近日,零跑發佈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當財季,零跑汽車實現營收98.6億元,環比增長83.9%,同比增長74.3%;虧損方面,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淨虧損為6.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9億元淨虧損收窄30.3%,較第二季度的12億元淨虧損收窄42.5%。
銷量方面,零跑汽車第三季度銷量為86165輛,同比增長94.4%,C系列車型銷量佔比約78.3%。得益於銷量規模的擴大和高售價車型佔比的提升,第三季度零跑汽車毛利率為8.1%,同比增加6.9個百分點,環比增加5.3個百分點。
渠道方面,截至2024年9月底,零跑在國內的銷售網絡覆蓋204個城市,包括銷售門店493家,服務門店362家。今年3月開始,零跑汽車銷量持續上漲,至10月,零跑汽車銷量已達到3.8萬輛,訂單量則為4.2萬輛。零跑汽車稱,金華兩個工廠單月產能約4萬輛,保持滿產的節奏,但交付仍有延期。目前正在加緊佈局杭州新建工廠,目標明年上半年投產;零跑正在規劃金華第三座工廠,預計明年年底或后年年初投產,明年年底規劃產能達到100萬輛。
根據規劃,明年零跑汽車將推出3款B系列產品,主要聚焦於10萬~15萬元售價區間,首款SUV C10將在明年4月交付,第三季度推出B系列的轎車產品;此外,零跑還在規劃入門級的A系列產品和定價20萬~30萬元的D系列產品。
9. 吉利集團品牌進一步整合,大擴張時代結束(2024.11.14)
近日,繼雷達汽車併入吉利汽車集團后,領克被整合進極氪的消息從 13 日晚開始流傳,刺激極氪美股股價跳漲 12%。
11 月 14 日,沃爾沃汽車宣佈將把持有領克的 30% 股份出售給極氪,交易價格為 54 億元,預計明年一季度完成。同日,吉利控股宣佈,極氪將持有領克 51% 股份,其余股份繼續由吉利汽車旗下全資子公司持有。
隨着極氪對領克的控股,領克汽車的營銷中臺、供應鏈、採購等部門將被整合。此前有報道稱領克品牌會在整合后得到保留,財務和採購團隊先整合,今年底或明年初推進產品、研發等部門的調整。
吉利控股下設吉利汽車、沃爾沃、極氪等業務集團,獨立結算、自負盈虧。業務集團下設不同汽車品牌和產品線。此次極氪和領克的調整,相當於將領克從吉利汽車集團平移到極氪集團旗下,領克仍是吉利控股集團的二級組織。吉利控股總裁、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極氪科技 CEO 安聰慧將全面統籌領克汽車的管理。安聰慧曾在領克成立之初,以吉利汽車總裁 CEO 的身份管理領克。
作為戰略整合的一部分,吉利控股也將向吉利汽車轉讓其持有的 11.3% 極氪股份,使得吉利汽車對極氪持股比例增至約 62.8%。吉利控股稱,這一系列調整是 「減少關聯交易、消除同業競爭,堅定不移推動內部資源深度整合和高效融合」。另據瞭解,在兩個月三次整合后,吉利將繼續推動翼真汽車和吉利銀河的整合。
以 「戰略聚焦」「戰略整合」 為核心的《台州宣言》發佈近兩個月,吉利體系內已多次震盪,品牌合併級別的調整已經是第三次,包括 10 月銀河對幾何的合併、這周吉利汽車對雷達汽車的整合,以及這次極氪控股領克。並且,品牌級別的整合還在繼續。其中,領克和極氪這兩大核心品牌的整合,標誌着吉利持續近 10 年的大擴張時代結束,吉利進入整合期。
在 11 月 14 日的最新公告中,吉利重新劃分了子品牌的定位,極氪覆蓋高端豪華市場,領克為中高端市場,吉利銀河和中國星定位主流品牌,保持 「差異化的品牌定位和產品組合」。
3.2國外車市重點新聞
1,比亞迪海外首款刀片電池重卡亮相 (2024.11.8)
11月6日-8日,2024新加坡國際交通大會暨展覽會舉辦,比亞迪作為最大參展商,攜全新雙層大巴B12DS、電動重卡T9R及電動牽引車Prime Mover、合作車型-自動駕駛巴士AV等多領域產品與領先技術亮相。
首次亮相的比亞迪雙層大巴B12DS,專應新加坡市場需求設計。整車電量541.9kWh,最高續航可達350km;車長11.9米,最大載客量120人;採用低地板、三門、雙梯定製設計,並搭載自動登車坡道和攝像后視鏡系統等;該車還採用刀片電池及新開發的雙層巴士平臺,該平臺可為全球用户提供定製化服務,在實現行車安全和能效的同時,為綠色出行增加新的選擇。
電動重卡T9R是比亞迪在海外首款搭載商用車專用刀片電池的重卡,該車續航可達320公里,在安全性、可靠性、動力性方面表現出色;適用於環衞、建築運輸和城市物流等應用場景,助力新加坡創造更清潔、更綠色的未來。
參展的電動牽引車Prime Mover、合作開發的自動駕駛巴士、刀片電池等,也以高安全性、高經濟性、領先技術,獲得了來自物流行業及城市交通系統的專業觀眾高度關注。
今年是比亞迪進入新加坡市場的第10年,2014年起比亞迪便積極參與當地的綠色交通建設,並實現業務全面開花。未來,比亞迪將攜手更多合作伙伴,為推動全球物流與交通領域綠色變革提供更多創新、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2. 鈴木與沃爾沃合作以達到2025年歐盟碳排放目標(2024.11.10)
日前,鈴木汽車表示,自2025年1月1日起,歐盟計劃實施更為嚴格的汽車二氧化碳排放規定,為避免因未達標而面臨罰款,該公司將與沃爾沃汽車聯合計算在聯盟的汽車銷量。
鈴木汽車高管們表示,沃爾沃汽車的碳排放預計將因緊湊型純電動EX30 SUV的銷量強勁而遠低於歐盟設定的2025碳排放目標,因此與沃爾沃汽車聯手,鈴木汽車將更可能保持合規。
沃爾沃汽車的一位發言人拒絕對與鈴木汽車聯合計算歐盟銷量的具體細節發表評論。根據歐盟委員會的文件,參與聯合計算歐盟汽車銷量的企業將包括沃爾沃汽車、極星和鈴木汽車。
歐盟的數據顯示,鈴木汽車在2020年(上一次歐盟規定碳排放量大幅下降的年份)未達排放目標,差距為10.4克/公里,這意味着該公司需為每輛車支付近1,000歐元的罰款,鑑於該公司當年在歐盟的汽車總量達160,570輛,因此罰款總額將達到約1.6億歐元。對此,鈴木汽車尚未確認其支付的確切金額。
與2020年相比,歐盟規定,自明年起,車輛的平均碳排放量需下降約15%,且未達到碳排放規定目標的企業將面臨罰款。
由於電動汽車銷量放緩,許多汽車製造商呼籲推迟或修改歐盟碳排放目標。專家估計,與今年的約14%相比,明年歐盟電動汽車的銷量佔比需要超過20%,才能實現歐盟的二氧化碳減排目標。
3. 豐田汽車將在墨西哥投資14.5億美元增加產量(2024.11.11)
近日,豐田墨西哥公司總裁路易斯·洛薩諾(Luis Lozano)與墨西哥經濟部長馬塞洛·埃布拉德(Marcelo Ebrard)在社交軟件X發佈了一篇帖文宣佈,日本汽車製造商豐田今年將在墨西哥追加投資14.5億美元,用於加強其位於下加利福尼亞州(Baja California)和瓜納華託州(Guanajuato)的工廠的運營。
豐田墨西哥公司總裁路易斯·洛薩諾表示,通過這項投資,公司旨在擴大下一代Tacoma皮卡的生產,包括混合動力電車版本。此外,這項投資還將創造1600個新的直接就業機會。
他強調,工廠的現代化改造不僅將更多地提高車輛生產能力的可持續性,還將融入技術創新,優化資源利用,促進減排。
豐田公司補充説,這項投資是對豐田在墨西哥發展22年來投資近20億美元的補充,這將鞏固墨西哥市場作為公司全球戰略重要支柱的地位。
墨西哥經濟部長馬塞洛·埃布拉德對豐田的決定表示歡迎。他強調了在充滿挑戰的經濟環境中為投資者創造一個確定和穩定的環境的重要性,因為外國投資在墨西哥經濟增長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豐田投資之前,江淮汽車、通用汽車、寶馬和奧迪等其他汽車製造商最近也宣佈擴大在墨西哥的產能,凸顯了墨西哥作為汽車製造關鍵樞紐的作用。
儘管面臨來自美國的關税威脅等貿易壓力,但豐田重申了對墨西哥市場的信心。
4. 寶馬將在韓國投資650億韓元擴建零部件物流中心(2024.11.11)
寶馬集團韓國分公司11日表示,到2027年將對安城區域物流中心(RDC)進行650億韓元投資,把園區總面積擴大到目前的1.5倍。公司方面當天在京畿道安城市的該物流中心舉行記者會,公佈上述計劃。
據介紹,該物流中心總面積將從目前的5.7萬平方米擴增到2027年的8.8萬平方米,相當於12個足球場。物流中心保管的零部件數量將從目前的6萬多種(476萬余個)增至9.7萬多種(772萬余個)。
寶馬韓國公司已於2017年投資1300億韓元興建安城區域物流中心。若算上當天發佈的投資計劃,公司對該物流中心的累計投資額將達1950億韓元。據公司統計,截至目前在韓註冊登記的寶馬汽車有73.3萬多輛,近七年翻了一番。去年,寶馬在韓銷量趕超梅賽德斯-奔馳,登頂年度進口車銷量榜。
5. 捷豹在向純電動汽車轉型前停止在英銷售新車(2024.11.11)
日前報道,捷豹於11月11日停止在英國銷售任何新車,因為它正朝着純電動汽車的未來邁進。
這個英國品牌將蟄伏到2026年,屆時它將重新出現,只銷售高端的純電動汽車。在此之前,塔塔汽車(Tata Motors)旗下的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將不會向英國經銷商運送任何新款捷豹。一位發言人説,所有仍在庫存中的捷豹現在都被歸類為二手車,無論里程錶上的數字是多少。
捷豹路虎在2021年初制定了讓捷豹向純電動方向發展的計劃,就在這幾個月前,時任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宣佈,計劃在2020年前逐步停止銷售新款汽油或柴油汽車。高管們認為捷豹需要徹底更新。捷豹將於12月2日在邁阿密推出一款概念車,預覽三款新電池電動車型中的第一款。新的豪華電動汽車系列預計最早要到2026年夏天才會推出,這比最初的計劃要晚。
捷豹路虎首席執行官Adrian Mardell於上周表示,看到競爭對手紛紛推出不受消費者歡迎的電動汽車,捷豹路虎決定花更多時間來推出合適的產品。
Mardell表示,捷豹路虎仍將在英國生產F-Pace SUV用於出口,直到2026年第一季度,略晚於此前的計劃。他警告説,該公司將控制在純電動品牌上的投入。
他表示:「我們對捷豹的投資,就現在和將來來説,都將與我們目前在該業務中看到的規模和機會成比例。對捷豹的投資將少於10年前。」
6. 大眾汽車將向Rivian投資58億美元加速電動轉型(2024.11.13)
當地時間11月12日,大眾汽車對擬與美國電動車企業Rivian共同開發電池驅動汽車的投資計劃追加8億美元投資,投資總額升至58億美元。大眾使用Rivian技術開發的首款電動車將於2027年面世,大眾的新電動越野品牌Scout也計劃使用Rivian合資公司的技術。
分析師表示,與Rivian的合資企業可能有助於緩解大眾旗下軟件部門的問題。自成立以來,該軟件部門一直受到延期交付和虧損的困擾。
財報顯示,大眾汽車集團今年三季度全球銷量同比下降7.1%,而在前三季度,大眾汽車的全球銷量同比下滑2.8%。其中,三季度純電動汽車(BEV)銷量同比下降9.8%。大眾汽車銷量下滑反映了在新能源轉型過程中遭遇的陣痛。爲了應對市場壓力,大眾汽車不得不採取一系列的成本削減措施,包括裁員降薪以及關閉工廠。
與此同時,大眾也在努力加快電動化轉型,不斷加大投資並加強與其他新能源車企合作。在未來的市場發展中,能否快速應變、把握機遇,將是包括大眾在內的跨國車企巨頭們必須面對的課題。
7. 日本將在全國建立汽車等廢棄物的回收基地(2024.11.14)
近日,日本政府計劃加強廢棄物回收利用基礎設施的建設,該設施將涵蓋光伏電池板、汽車及蓄電池等多種廢棄物,預計在2026年之后,將有大約10處此類基地投入運營。
此外,日本政府正醖釀一項政策,旨在將廢舊電池板的再利用納入強制性要求。為支持這一舉措,政府將向參與回收與儲存業務的企業提供財政援助,旨在促進相關產業發展,並確保包括稀有金屬在內的經濟安全及資源保障。
今年8月份,日本政府將要求企業必須回收和再利用稀有金屬。防止稀有金屬流向海外,在日本國內確保稀有資源。首先,將把蓄電池製造過程中產生的邊角料等作為要求對象。未來還打算將對象擴大到純電動汽車(EV)使用過的廢舊蓄電池。
反觀國內,每年鋰電池濕法回收量約為286萬噸,相當於歐美總和的10倍左右。江西省每年鋰電池濕法回收量達到70萬噸,在中國國內居於首位。去年歐洲鋰電池回收量為16萬噸,到2025年這一數字有望提升至40萬噸。換言之,整個歐洲的回收量還不及中國的一個省。
據瞭解,國內鋰電回收行業政策在制定標準、提供資金支持和税收優惠,正在進一步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使我國在全球循環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強。國內的一些企業,例如寧德時代和格林美,已經走在電池回收市場的前列,利用先進技術不斷提升關鍵材料的回收率。
國元汽車主要關注標的公告(2024.11.8-2024.11.14)
1,三花智控:關於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於終止對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發行全球存託憑證境內新增基礎股票審覈的決定》的公告 (2024.11.8)
11月8日,三花智控發佈了關於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於終止對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發行全球存託憑證境內新增基礎股票審覈的決定》的公告。
公告顯示,公司於2024年10月30日,三花智控召開第七屆董事會第二十八次臨時會議及第七屆監事會第二十四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終止境外發行全球存託憑證事項的議案》,同意公司終止境外發行全球存託憑證並在瑞士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計劃。
2024年11月4日,公司與保薦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向深圳證券交易所提交了《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撤回境外發行全球存託憑證新增境內基礎A股股份申請文件的申請》和《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撤回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境外發行全球存託憑證新增境內基礎A股股份申請文件的申請》。
近日,公司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出具的《關於終止對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發行全球存託憑證境內新增基礎股票審覈的決定》,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證券發行上市審覈規則》第二十條,《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發行上市審覈規則(2024年修訂)》第六十二條的有關規定,深圳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對公司申請發行全球存託憑證境內新增基礎股票的審覈。
三花智控因故終止了其申請發行全球存託憑證境內新增基礎股票的審覈,深交所的決定是基於公司提交撤回申請后的審覈終止。
風險提示
經濟復甦不及預期風險,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預期風險,行業競爭加劇超預期,科技進步不及預期風險、海外電動化不及預期風險、海外政策惡化超預期風險等。同時建議逐步將年底「以舊換新」退坡帶來的行業波動風險納入考慮。
本報告摘自國元證券2024年11月18日已發佈的《混動的加電趨勢,關注電領域再進化》查看原文,具體報告及分析內容請詳見報告。若因對報告的摘編等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爲準。
分析師 劉樂
執業證書編號 S0020524070001
分析師 陳燁堯
執業證書編號 S00205240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