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對話歐菲光蔡榮軍:於絕境中重生

2024-11-18 22:08

歐菲光,這家昔日全球消費電子產業鏈的明星企業,以其卓越的攝像頭模組出貨量,穩坐行業頭把交椅多年。然而,近五年來,受多重因素影響,歐菲光業務遭遇重創,備受爭議。然而,在2023年9月,這家谷底中的企業卻突然煥發新生,業績實現扭虧為盈,股價也隨之一路飆升,成功地從一家飽受爭議的公司轉變為業界傳奇。作為擁有大量專利的產業鏈龍頭,歐菲光一直注重技術研發,用創新牽引產業鏈和終端產品創新,與客户共同探索提升終端用户的使用體驗。

蔡榮軍,這位現年52歲的企業家,正是這家傳奇公司背后的掌舵者。他以白手起家之姿,一手創立了歐菲光。企業的主營產品之一為「光學影像模組」,簡而言之,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手機、相機、汽車等電子產品上的攝像頭。在歐菲光的鼎盛時期,其手握多家全球知名企業的訂單,2019年營收高達519億元,市值更是一度逼近千億元大關。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在2019-2020年間,這家原本發展勢頭強勁的手機供應鏈公司,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歐菲光幾乎失去了海外和國內最重要的兩大客户。而在被列入實體清單之前,蔡榮軍對此竟一無所知。

蔡榮軍回憶道,那是2020年7月20日的夜晚,他正準備就寢,卻突然收到員工的消息,稱公司似乎被列入了實體清單。他的第一反應是難以置信,認為這「完全沒有徵兆」。然而,在查看新聞后,這一殘酷的現實得到了證實。「那天晚上肯定是無法入睡了,我緊急組織大家開會,但實際上也並沒有什麼有效的應對措施。」蔡榮軍説道。

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對歐菲光的打擊是巨大的。原本由國內重要客户貢獻的營收從190億元驟降至28億元,而海外特定客户的收入更是直接歸零。公司整體營收也從2019年的519億元,大幅下滑至2022年的148億多元。在被列入實體清單后,歐菲光不僅收入出現了斷崖式下降,員工數量也從昔日的4萬多人減至1萬多人。蔡榮軍坦言,那時的自己彷彿成爲了不受歡迎的病毒、瘟疫一般,處處碰壁。「經歷了風雨之后,迎接我們的卻是更為猛烈的挑戰,我們就像被一直按在地板上摩擦。」他感慨道。

然而,就在蔡榮軍全力以赴應對外部危機的同時,內部的憂患也隨之而來。公司高管的紛紛出走,無疑給了蔡榮軍更為沉重的一擊。那也是歐菲光最為脆弱的時刻。「有些跟隨我很久的兄弟,也選擇了離開。我懇請了他們很久,但怎麼也留不住。董監高里面走了很多人。」蔡榮軍説道。

歐菲光是蔡榮軍一生的心血。1972年,他出生於廣東揭陽的一個農村家庭。小時候,由於家里貧窮,上學的學費都要向親戚朋友借,有時甚至還要賒欠。儘管如此,蔡榮軍的母親依然堅持讓他上學。談及兒時的夢想,蔡榮軍坦言自己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讀書、考大學。「在我們那里,這叫跳龍門。農村人嘛,考上大學就意味着不再是農村户口了。」他説道。

后來,蔡榮軍如願考上了汕頭大學。大學畢業后,他來到了廣州,輾轉於各大人才市場尋找工作。在一家電話機廠工作了幾個月后,他跳槽到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影像產品公司——柯達,實現了自己乃至全家人的期望。

進入柯達后,蔡榮軍憑藉勤奮和鑽研精神,迅速在業內嶄露頭角。20多歲的他,不僅精通工藝、設計,還擅長修理機器,月薪高達1萬多元。在20世紀90年代,這屬於超級金領的範疇,他也因此成爲了親朋好友羨慕的對象。

然而,這樣的日子僅僅持續了五年。隨着數碼技術的崛起,曾經的世界巨頭柯達公司也面臨着破產的危機。蔡榮軍坦言,如果柯達沒有倒閉,他或許還會在柯達打工,也就不會有后來的歐菲光。有時候,看似孤注一擲的選擇,其實正是源於沒有退路。而很多傳奇故事,也正是在這樣的選擇下被創造出來的。

2001年下半年,蔡榮軍來到了深圳這片淘金之地。他的第一筆生意就來自繁華的華強北。他去華強北推銷自己的監控鏡片,並很快就打開了銷路。「那個時候,國內還沒有這個產品。我的設備一到,馬上就能運轉起來,馬上就能賺錢。」 蔡榮軍憑藉敏鋭的市場洞察力,迅速抓住了這個商機。也正是在那段時間里,他抓住了時機接手了倒閉的歐菲光公司,從而開啟了歐菲光的重生和崛起之路。

歐菲光在蔡榮軍的帶領下逐漸發展成為一家狼性十足的公司。員工們「打起仗」來都有一種捨我其誰的氣勢。公司設立了軍令狀、慶功宴等激勵措施,標語都是打勝仗。在2009-2019年間,歐菲光在濾光片、觸摸屏、影像模組等領域與對手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從未輸過。美國客户甚至評價它是「最核心、最有潛力、最有實力的合作伙伴」。蔡榮軍自豪地説:「我改變了影像模組這個行業。」歐菲光做影像模組后,市佔率達到了20%,絕對領先同行,而此前行業第一名的市佔率僅為8%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在歐菲光的發展歷程中,2018年收購富士膠片鏡頭相關專利及富士天津全部股權具有標誌性意義,於此歐菲光獲得手機和車載鏡頭的相關專利1040多項,且都是核心專利。

2019年,歐菲光達到輝煌頂點,營收從2018年的430億元躍升至519億元。然而,2020年7月,歐菲光子公司被列入實體清單,集團遭遇重創,全球化之路受阻,似乎被判了死刑。面對困境,蔡榮軍和歐菲光頑強堅持,蔡榮軍堅信曙光將至。

2020年8月,蔡榮軍帶領團隊開始申訴,歷經兩年努力,恰逢歐菲光成立20周年,2022年6月,歐菲光成功被移出實體清單,成為中國首個無條件解除制裁的企業。移除清單后,歐菲光依託光電領域優勢,積極開發車載攝像頭、車身域控制器等產品,加速智能汽車及新領域的創新業務,開拓新市場。

歐菲光王者歸來了嗎?面對這樣的提問,蔡榮軍沉思片刻,稱「經歷這麼多事情之后,心態已經比較平穩」,「以前會關注市場佔有率,現在從不看,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要有創新和價值」。蔡榮軍強調,作為光學領域的產業龍頭,歐菲光在業務上也有取捨,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精耕細作,產業邏輯上做不到頭部的產品就不做。此外,歐菲光作為擁有大量專利的產業鏈龍頭,量產一代,開發一代,預研一代,構思一代,一直在牽引產業鏈和終端產品創新,與客户共同探索提升終端用户的使用體驗。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