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京東集團:雙11投訴位居榜首,新業務仍在「虧損區」

2024-11-18 16:5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證券之星

  11月14日,京東集團(9618.HK)發佈了2024年三季度業績,公司在第三季度營收和淨利潤環比均出現下滑。證券之星注意到,公司的三大業務表現不一,京東物流的營收增速呈現明顯放緩之勢,而公司的新業務不僅出現營收下滑,更是出現虧損擴大的情況。

  就在前兩天,公司發佈了雙11總戰報,並用「再創新高」一詞進行總結,而「再創新高」的另一面,是其在雙11投訴榜單中拿下「榜一大哥」的位置。

  01. 雙11投訴榜排名第一

  目前,史上最長雙11已落下帷幕,電商平臺紛紛公佈了其雙11的戰報,天貓和京東分別用「強勁增長」「再創新高」進行總結。

  據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23點59分,2024年京東11.11購物用户數同比增長超20%,京東採銷直播訂單量同比增長3.8倍,超過1.7萬個品牌成交額同比增長超五倍,超3萬個中小商家成交額同比增長超兩倍。

  值得注意的是,天貓和京東兩大平臺均未披露總成交額情況。這背后是雙11的熱度不似從前,主流電商平臺不再舉辦晚會,「搶購熱」明顯減弱,價格先漲后降的促銷陷阱也削弱了消費者的參與度,平淡成為今年雙11的高頻詞。

  證券之星注意到,京東「再創新高」的另一面,是其投訴量在雙11期間位居第一,遠高於淘寶、拼多多、抖音等電商平臺。

  據中國電子商會旗下消費服務保障平臺消費保數據顯示,2024年10月14日至11月11日期間,消費保平臺共收到電商相關投訴4.85萬件,累計涉訴金額超8000萬元,其中京東投訴量達1.46萬件,排名第一,淘寶、拼多多、抖音排名第二、第三以及第四,投訴量達1.24萬件、1.02萬件以及8329件。

  從投訴品類來看,消費者的投訴主要集中在服飾鞋帽、家電產品、小家電、數碼3C、美粧和食品等品類,其中數碼3C、服飾鞋帽、食品位列前三。其中,京東在小家電、家電產品和數碼3C領域的投訴量佔相關品類總投訴量的比例分別達到51%、50.61%和47.34%,接近或超過一半。

  02. 新業務虧損擴大

  雙11結束三天后(11月14日),京東集團發佈了2024年三季度業績。財報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收入為2604億元,同比增加5.1%;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淨利潤為117億元,同比增加47.8%。若環比來看,公司的營收和淨利潤均環比出現下滑,分別環比下滑10.64%、7.22%。

  目前京東集團的營收由京東零售、京東物流、新業務三部分構成。證券之星注意到,在第三季度,公司的三大業務板塊表現不一。

  具體來看,京東零售(包括京東健康及京東工業等組成部分)主要從事中國的自營業務、平臺業務及廣告服務。該業務是京東集團的基本盤,在第三季度,京東零售穩定發揮,實現營收2249.86億元,同比增長6.1%,為公司貢獻超8成營收。

  京東物流則包括內部及外部物流業務。今年第三季度,京東物流實現營收443.96億元,同比增長6.6%。值得注意的是,京東物流業績增速明顯放緩,2022年第三季度至今年第三季度,該業務的營收增速分別為38.92%、16.47%、6.6%。

  京東集團的新業務板塊,包括達達(達達集團)、京東產發、京喜及海外業務,是當前「虧損區」。第三季度,新業務板塊營收49.7億元,同比下降25.7%,經營虧損達6.15億元,而去年同期虧損為1.92億元。

  其中,達達在高履約成本壓力下仍未扭虧。據達達財報顯示,其2022年和2023年淨虧損金額分別為20.08億元、19.58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淨虧損8.12億元,其中第三季度淨虧損為1.97億元。

  營收方面,在達達的兩大主要業務板塊中,達達秒送業務保持增長態勢,但在達達京東配送業務在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39.6%,為9.3億元,該部分業務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在線廣告和營銷服務收入下降等。

  同時,公司的京喜業務也在經歷深度調整。據悉,京喜事業羣在2022年曾被傳解散,其旗下子業務被併入京東零售體系。今年5月,京喜宣佈推出全託管模式,並更名為京喜自營,承擔商家的運營、物流、售后等。京喜自營近期宣佈,將每年投入100億元,補貼白牌國貨工廠,包括補貼價格、物流運費等。

  不過,業內人士指出,從京喜自營的業務模式來看,其主要目標是獲取更多下沉市場的新用户,並不追求GMV而是更在意訂單量。因為團隊還在快速擴張,加上全託管模式可能導致平臺負擔過重,低價商品也可能導致低毛利較難覆蓋成本,從而出現虧損。

  而京東集團在海外業務的佈局上也並不順利。因成本高居不下,公司於去年宣佈關停東南亞兩大站點。而在更早之前,公司宣佈退出歐洲市場,並關閉旗下跨境電商平臺JOYBUY的英文站和俄文站。

  證券之星注意到,京東集團並未放棄在海外業務上的佈局。據今年9月媒體報道,京東全球售業務新上線美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四個國家,業績上的要求是不虧本。公司期待通過「黑五」帶動訂單的增長,並表示全球售業務計劃向歐洲、北美、大洋洲等市場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集團在第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同比轉負,由去年同期的150億元降至-62.19億元,公司稱現金流變動主要是由於2023年第三季度末及2024年第二季度末為非工作日,應付賬款延迟支付導致的跨季支付,以及爲了支持以舊換新項目,用以鎖定充足庫存產生的快速支付。(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李若菡)

責任編輯:楊紅卜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