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1-18 13:34
60%以上的低空經濟企業都在用釘釘。
作者|趙健
今年的珠海航空展,場面火爆,一票難求。原本500元的門票,據說被炒作到了6000多元。
本次航展的特色展館之一,是首次設置的「低空經濟館」。在H8B3展臺,有一筆採購訂單創下了市場記錄:沃飛長空與工銀金租達成戰略合作,簽署了首批120架AE200的意向採購訂單,創下國內航空金融租賃市場上的eVTOL產品單筆最大訂單。
eVTOL全稱「垂直起降載人航空器」,又被稱為飛行汽車,是繼無人機之后低空經濟領域興起的又一大飛行載具。
吉利集團旗下的沃飛長空是eVTOL領域的領先企業,在2024年2月美國《航空周刊》發佈的全球從事eVTOL研發的公司中排名第9位,是唯一一家進入全球排名前十位的中國公司。沃飛長空的首款自研產品AE200是一型6座級純電動有人駕駛載人eVTOL,2024年1月在業內首次獲得民航局適航審定受理批覆,説句遙遙領先並不為過。
eVTOL以及低空經濟是一個新興賽道,市場潛力巨大,中國企業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彎道超車?中國製造業的先進經驗擺在眼前:佈局數字化。事實上,數字化早已成為eVTOL企業提高研發協同效率、搶佔市場先機不謀而合的手段。
在珠海航空展期間,釘釘宣佈了一組數據:截至目前,60%以上的低空經濟企業都已上釘釘。6家已申請載人試航的企業中,已有沃飛長空、御風未來等4家使用釘釘。
此外,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電池、動力、飛控、導航、機體等不同環節的低空經濟產業鏈中,也有大量企業選擇釘釘作為數字化轉型平臺。
好風憑藉力,為什麼低空經濟產業紛紛選擇釘釘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平臺?
爲了解答這個問題,「甲子光年」採訪了沃飛長空數字化發展室劉明明,來回答沃飛長空如何藉助釘釘將其產品送上青雲。
1.把十年研發周期縮短到三到四年
今年稱為低空經濟元年,低空經濟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據國新辦數據,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超5000億,增速達到33.8%。據中國民用航空局預計,到2035年,中國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3.5萬億元。
儘管市場火熱,但目前以eVTOL為代表的低空經濟產品尚未真正落地,基本上還處於「市場等待產品」的研發階段。
一些進展較快的企業,比如國內的沃飛長空、峰飛、沃蘭特、時的科技、御風未來等主機廠的eVTOL項目均進入到了適航審定階段,有望在2026年陸續進入商業化試運營階段。
當前階段,研發是eVTOL企業的重中之重。
以中國商飛等央國企為代表的傳統航空業的產品研發周期非常長,動輒在10年以上。相比之下,eVTOL產品的研發周期則極致壓縮。eVTOL產品要想進入市場,必須通過民航局的市場認證,這個周期一般在三年左右。因此,eVTOL企業基本都會把研發周期縮短到3-4年,以儘快推向市場。
沃飛長空也是如此。因為背靠吉利集團,沃飛長空在供應鏈成熟度、材料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等方面都能倚仗集團給到的資源支持,這是沃飛長空先天的優勢,同時也給研發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研發的壓力轉化爲了動力。爲了加快研發進度,沃飛長空成立不久后便成立了專門的數字化發展室,用數字化的方式提高公司的運營效率。
不同於傳統企業的IT部門,數字化發展室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支持部門,而是跟業務緊密結合。
沃飛長空數字化發展室負責人劉明明告訴「甲子光年」:「數字化發展室主要有兩個工作,一是業務數字化,二是支持業務發展,讓數據轉化為價值。這個部門的職責範圍會比傳統的IT範圍更廣一些,部門內部的同事,尤其是應用系統的小夥伴,他對業務的理解甚至會超過業務部門本身。這樣雙方配合起來的項目推進效率纔是最高的。」
沃飛長空從2017年開始使用釘釘,最初是看重釘釘的性價比,能夠很便宜地滿足即時通訊、辦公、文件審批等需要。那時候,釘釘也才成立兩年,特別適合規模較小的小微企業的一站式數字化平臺的需求。
如果只是停留在滿足這些基本的辦公需求,釘釘不會真正產生更深層次的業務價值。但實際上,釘釘的價值遠非如此。
隨着研發進程深入,沃飛長空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很多挑戰。數字化發展內的小夥伴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再額外採用工具,而是在現有資源里找到合適的工具來高效滿足業務需求。
這時候,釘釘的能力就凸顯出來了。劉明明表示,釘釘的特點就是高效。
2.集團軍與尖刀連
沃飛長空的第一個研發痛點,是研發流程管理的效率低下。
沃飛長空的研發需求是極其複雜的,需要同時滿足多個要求:一是研發數據一體化,二是跨學科的協作與創新,三是支持設計與製造的並行交互,第四是全周期的項目管理與質量管理。簡單來説,就是要滿足航空業的「適航」標準。
「適航」就是滿足航空業的審覈標準,航空業的行業性質決定了其對於安全的要求極高。因此,產品研發過程中的產品定義、功能設計、工程實現到畫圖、測試等一系列環節,都需要做到全流程可追溯。
為此,沃飛長空採用了專業的研發系統達索3DEXPERIENCE。達索系統起源於航空行業,擁有40年的航空技術開發經驗。
但在使用過程中,達索系統卻凸顯出了一個問題。由於要保護商業機密的原因,整個達索系統部署在單獨的研發局域網。如果有任務安排給工程師或者跨部門協作轉達任務的時候,任務接受者只有進入達索研發平臺才能看到詳細的任務信息。
如果任務流轉頻次並不多,這不是一個問題。但當任務的流轉頻次非常多的時候,信息傳遞的低效問題就凸顯出來了。
以質量管理為例,沃飛長空的質量管理流程比常規的製造業更為複雜,從發現問題到分析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冒泡擴散」的狀態。比如,如果發現了飛行顫抖問題,需要層層擴散分析範圍,從結構、控制擴散逐步到能源動力等環節,排查最終原因。找到原因后,還要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並實施、驗證,這個過程又要反過來層層推進一遍。如果僅僅依靠達索系統,信息的低效流轉就會非常低。
劉明明發現,釘釘Teambition是一個很好用的任務管理工具,於是將釘釘Teambition引入到質量管理中做探索,最終的效果非常理想。
簡單來説,就是把達索系統的信息脱敏之后,把任務放在釘釘Teambition中進行流轉。以前只有進入研發局域網內的達索系統才能看到實時的任務完成狀態,現在只需要在手機上打開釘釘Teambition,就能實時查看任務的傳遞與觸達信息,以此實現了質量改進的效率。
沃飛長空的第二個研發痛點是在科研試飛階段。
科研試飛,基本上都是在露天的外場空間進行,每一次試飛的地點可能都不相同。科研試飛的周期長短不一,短則兩月,長則半年。每一次科研試飛都需要準備幾大卡車的物資,包括材料、設備、工具等等,來儘可能保障科研試飛的順利進行。其中,有一些專業的設備與儀器價值高昂,採購周期非常長,一旦丟失或遺落都會嚴重影響試飛項目的進度。
因此,物資管理就成為科研試飛項目的重要一環。
沃飛長空最開始是在SAP的ERP軟件上進行物資管理,這是全球最好的ERP軟件之一。但是在SAP上相關流程的審批只能在電腦上操作。如果領導不在電腦旁邊,比如遇到出差、開會等場景,哪怕是一個很簡單的審批流程,從開始到結束可能需要等待一兩天之久,這嚴重影響了科研試飛的效率。
這一次,劉明明又想到了釘釘。通過使用低代碼平臺宜搭,沃飛搭建了配件物資領用等庫存管理類低代碼應用。行政部門使用低代碼應用來管理酒水等日常消耗品的領用,研發部門使用低代碼應用來管理臨時租借場地的配件領用。
現在進行科研試飛之前,團隊會把幾卡車的物資先一次性出庫到釘釘物資管理系統,試飛結束后再一次性入庫到SAP系統中。
當現場的測試人員需要申領物資時,可以直接來到現場倉庫,在手機上通過釘釘物資管理系統提交申請單,並打電話通知相關領導,領導可能一分鍾內就在手機上通過了。
過去通過ERP系統進行物資的申請領用審批需要1-3天時間,如今通過釘釘IM審批流直接審批,最快1小時左右就能走完整個流程,極大提升現場研發測試的效率。
劉明明對此總結,沃飛長空的核心繫統基本上都採用了行業最頂尖的產品,比如達索3DE、SAP ERP、西門子PLC等等,但在推進業務數字化的過程中仍然還有空白區。
在他看來,核心業務系統類似於「集團軍」,釘釘類似於「尖刀連」,可以應付更多複雜多變的業務需求。如果想要數字化戰役取得勝利,集團軍與尖刀連都是必不可少的。
3.好風憑藉力
2022年,在釘釘正式開啟商業化。在釘釘發佈商業化版本之后的第一時間,沃飛長空就從釘釘免費版升級到了專業版。
釘釘專業版的低代碼平臺、API開放平臺以及數據安全能力都有顯著的提升,這是沃飛長空選擇專業版的核心原因。
以低代碼為例,沃飛長空在釘釘低代碼平臺上做了大量的二次開發。這些低代碼應用既有長期穩定運行的,也有很多諸如年會抽獎這樣的一次性應用。如果用傳統的C語言開發可能要用三天或一周時間,而釘釘低代碼開發差不多隻需要一天時間。
劉明明總結道:「釘釘是一個信息觸答器,應用小精靈,AI小助手。我們已經把釘釘視為數字化底座模塊之一。」
今年,沃飛長空在研發、生產、銷售、運營等各個環節,都在藉助釘釘的能力做數字化運營。
比如釘閃會。沃飛長空的研發人員分佈在成都、西安、深圳、上海等多個城市,每天通過釘釘的釘閃會開30多場會議。釘釘音視頻會議翻譯功能幫助國內員工克服理解外語時的障礙,同時閃記可以幫助高效記錄會議內容,AI能力進一步輔助提煉總結會議關鍵要點。
另一個是AI助理智能問答。由於eVTOL生產環節長、測試流程多,沃飛在每個環節都設定有明確的管理規則,過去只能通過人工培訓或單獨諮詢行政同學才能得到解決。現在,沃飛搭建了行政問題智能問答AI助理「沃知道」,例如研發標準、測試標準、業務流程、權限矩陣這些流程,員工直接向AI助理詢問即可獲得實時解答。
像沃飛長空這樣借力釘釘做數字化運營的低空經濟企業並非個例。根據釘釘發佈數據,截至目前,60%以上的低空經濟企業都已上釘釘。
釘釘正在積極推動解決低空經濟領域的數字化難題。在釘釘看來,以低空行業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企業有三大顯著特點:高知識密度、高研發協同、高增長速度。
針對這些特點,在上周的釘峰會上,釘釘聯合引力波、松應科技、積夢智能、金夢航空四大生態夥伴,攜手發佈了低空經濟行業專屬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覆蓋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協同全產業鏈條和全場景數字化。同時,該方案也將與釘釘的AI底座能力進行充分融合,形成業務-數據-智能的飛輪效應,以新的範式更好地服務各行各業的客户。
低空經濟是一個新興賽道,行業內相對缺乏成熟的數字化案例標杆,其數字化的路徑並無成熟的參考經驗,大多數企業只能自己「摸着石頭過河」。
在這個過程中,像釘釘這樣的新型的數字化、智能化辦公工具與平臺,正在發揮着不可或缺的底座價值。
(封面圖來自沃飛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