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AI紀要】阿里巴巴2025財年Q2業績電話會

2024-11-16 09:00

更多大會中您關心的問題,可以通過Gangtise投研終端,在會議功能下搜索🔍 阿里巴巴(BABA.US/09988.HK)2025財年第二季度業績電話會 ,在 頁面右側的【AI問答】小功能中提問。

+

AI速記

一、淘寶天貓業務情況

  • 用户驅動增長:本季度以用户為先、AI驅動為戰略指引,淘寶天貓消費者購買頻次推動大盤增長,總會員規模達4,600萬,88VIP為標誌的核心用户羣體持續增加,且淘寶整體體驗持續同比提升。

  • 互聯互通助力:與行業內其他公司的互聯互通為業務增添新增長動能,同時在商業化節奏方面,本季度落實千分之6的基礎軟件服務費政策,對中小商家提供適配的返還優惠。

  • 營銷業務發展:使用阿里媽媽全站推廣產品的客户滲透率穩步提升,產品對廣告業務增長有正向拉動,2024年雙11淘寶天貓GMV增長強勁,月度交易用户創造歷史新高並重新恢復增長。

  • 宏觀政策影響:對國家宏觀刺激政策持樂觀態度,相信長期對經濟有正面作用,在電商行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會保持對核心人羣和品類投入、增加新用户投入並提升用户流程以實現平臺長期增長。

二、雲業務發展情況

  • 收入結構優化:本季度阿里雲繼續優化收入結構,堅持雲與AI一體化發展戰略佈局,商業化收入取得7%的增長,相對6月季度穩中有升,受公共雲雙位數增長帶動,尤其是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5個季度保持3位數增長,在公共雲佔比進一步提升。

  • 技術產品發佈:本季度舉辦了第十六屆雲棲大會,發佈一系列有競爭力的技術和產品。阿里雲認為AI時代剛起步,仍處於AGI變革早期階段,其想象力不限於手機屏幕,將重塑數字世界並影響物理世界各行各業。

  • 未來發展規劃:作為中國市場份額領先的AI雲服務商,將繼續在技術先進性和AI基建方面投入,優化運營效率,為客户提供更可靠、具性價比的AI技術和產品,隨着AI在各行業滲透率提升,阿里云云計算與AI產品將成為支撐各行業發展的基礎設施。

三、海外電商業務情況

  • 營收增長驅動因素:本季度國際數字商業取得29%的營收增長,主要由跨境業務驅動。HR訂單同比大幅增長鞏固用户體驗,平均配送時效環比提升,優化平臺與託管模式經營效率提升用户體驗,還推出海外託管模式調動商家海外本地庫存提升品類豐富度和配送體驗。

  • AI技術應用創新:深挖AI在各業務中的應用,發佈多個新的AI工具,11月發佈基於AI的B2B搜索引擎,創新B2B業務新模式助力中小企業參與全球貿易。

  • 重點市場戰略佈局:繼續深耕重點市場,如China周邊市場和中東等國家保持強勁增長,在供給豐富和用户體驗提升的情況下,抓住11 - 12月傳統銷售旺季大力投入,在擴張用户基數的同時關注獲客和經營效率提升,未來將一邊專注各業務經營效率,一邊積極投入重點市場以實現規模化盈利。

四、其他業務協同與發展情況

  • 菜鳥業務協同:本季度菜鳥與集團業務協同效應進一步加強,高度數字化的全球物流網絡長足發展,將繼續投入核心能力建設,推動前后台協同共振。

  • 虧損業務改善:本地生活及大文娛集團虧損收斂,業務經營效率有計劃地得到優化。在電商行業競爭加劇格局下,集團在覈心用户流程和新用户增長方面取得突破,雲業務AI產品持續高速增長,其他業務在增長同時按計劃提升盈利能力,將持續投入核心業務並提升經營質量,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五、財務狀況情況

  • 股份回購情況:9月份季度以40億美元回購股份,結合6月份季度的58億美元,上半財年共投入約100億美元,在考慮股權激勵計劃下發行的股份后,實現4.4%的淨股數減少。截至2024年9月30日,仍有220億美元額度用於進一步回購,回購節奏視股價情況而定,策略是降低股票數量同時有效管理回購資金成本。

  • 激勵計劃調整:本財年開始將部分股權激勵替換為長期現金激勵,有助於控制未來稀釋並更好利用國內業務現金。

  • 財務數據表現:8月完成香港主要上市,9月被納入港股通,在12個港股通交易日內,淨流入資金達460億港元。在合併基礎上總合並收入為人民幣2,365億元,同比增長5%;合併經調整一貝塔同比下降5%至人民幣406億元(不考慮長期現金激勵則經調整伊貝卡應下降4%);非公認會計准則淨利潤為人民幣365億元,同比下降9%;公認會計准則淨利潤為人民幣435億元,同比增長63%,主要因股權投資按市值計價變動、投資減值下降和經營利潤增加;截至2024年9月30日,淨現金水位為人民幣3,521億元(約合502億美元),本季度自由現金流為人民幣13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452億元下降70%。

六、各分部業績情況

  • 淘天集團業績:收入為人民幣990億元,同比增長1%。其中中國零售商業收入為人民幣930億元,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長2%,直營及其他收入同比下降5%至人民幣226億元;中國批發商業收入增長18%至人民幣60億元;經調整伊貝卡同比下降5%至人民幣446億元,主要因對用户體驗投入增加,部分被客户管理服務收入增長抵消。

  • 雲智能集團業績:收入本季度為人民幣296億元,同比增長7%,來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同比增長7%,由包括AI相關產品在內的公共雲收入雙位數增長驅動,AI相關產品收入實現連續第五個季度三位數同比增長;新調整伊貝塔同比增長89%至人民幣27億元,經調整一貝塔利潤率同比增長4個百分點至9%,主要因產品結構轉向利潤率更高的公共雲產品及運營效率提升,部分被客户增長和技術投入增加抵消。

  • ABC業務業績:收入同比增長29%,由跨境業務增長驅動。國際零售商業收入增長35%達人民幣256億元,國際商業批發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為人民幣61億元;經調整e貝塔為虧損人民幣29億元,主要因對速賣通和川酒跨境業務投入增長,部分被哪吒變現率和運營效率提升導致的經營虧損大幅收窄抵消。

  • 菜鳥集團業績:收入增長8%達。人民幣246億元,主要因跨境物流履約解決方案收入增長;經營調整伊貝卡為5,500萬元,較2023年同期的人民幣9.06億元下降94%,主要因跨境物流履約解決方案投入增加。

  • 本地生活集團業績:收入增長14%,主要由高德和餓了麼訂單增長以及市場營銷服務收入增長帶動,虧損顯著收窄,主要因運營效率提升和規模擴大拉動。

  • 數字媒體及娛樂集團業績:收入為人民幣57億元,虧損收窄,優酷穩步減少運營虧損,得益於廣告收入增長和內容投資效率提升。

  • 其他分部業績:所有其他分部收入同比增長9%,主要因河馬和阿里健康在內的零售商業收入增長,經調整e貝塔為虧損人民幣16億元;公司正在穩步提升國內電商和雲計算競爭力,這兩項業務已實現可持續盈利,ABC業務有高增長潛力,公司將繼續尋找提升虧損業務效率的方法使其盈利。

  • 雙11促銷反饋:今年雙11淘寶天貓策略10月開始,周期較長且GMV增長強勁,超過商家預期。雙11優惠券分平臺優惠券和品類券,平臺優惠券主要針對88會員由平臺發放,品類券大部分由平臺和商家共同出資;平臺對會員的優惠券投入長期有利於品牌商家生意增長,從而帶動其廣告預算支出和CMR增長。

七、問答環節相關情況

  • 宏觀環境影響:國家自9月底推出貨幣和財政刺激政策,各地有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和家電汽車行業補貼政策,帶動相關品類社會零售數據增長,這些政策只是消費刺激政策的開始,未來持續推出將有利於縮短企業去庫存周期並帶動品牌商品中長期消費趨勢,對以天貓品牌旗艦店為主的平臺長期有益。

  • Take Rate相關:本季度Take Rate相對穩定,是商業化率提升(本季度開始收千六軟件服務費)、全站推進一步滲透等正面因素與新業務模式處於增長階段且商業化率低需要時間提升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未來將繼續收取千六軟件服務費、加深全站推滲透,同時繼續發展低商業化率產品,Take Rate仍會有類似的綜合結果;從市場水位看Take Rate有提升空間,但也會關注商家運營健康度來平衡提升步驟。

  • 淘天投資戰略:淘寶天貓目前處於投資期,在提升盈利能力同時加大用户體驗和商家側投入,包括拓寬供給優勢、提升服務體驗、投入電商AI算力研發等;接入微信支付后對新用户增長有較大期待,會做中長期用户增長和留存投入;在這個階段,艾貝塔可能會有波動,公司會持續關注投資效率並通過提升CMR來做更多投資。

  • 供應鏈相關:直播電商增速因平臺而異,淘寶天貓今年雙11直播電商增速大幅增加,直播電商與優質產生「品質直播」效果良好;對於品牌商投入,隨着各平臺電商增速趨同,淘寶天貓在獲得品牌商預算方面優勢會擴大。對於白牌和農產品,會根據用户需求和消費偏好做品類供給分佈,以88VIP為代表的核心人羣偏好品牌商品,但在部分品類也有白牌需求,新增用户消費偏好與存量用户有區別,會在更多品牌上提供白牌供給滿足需求。

  • 雲業務利潤率:雲業務是技術和規模效應並存的業務,十幾年的投入使其開發規模效應很強,所以在保持業務增速同時能看到利潤率改善;對於未來雲業務利潤率,要考慮AI變量,在AI軟件和算力方面會更長期看待,通義模型API圖片持續降價、平臺推理服務算力服務讓利是爲了拓展AI用户,API talk降價會吸引新用户使用模型,進而使用雲的其他產品,可將其視為用户增長或獲取手段。

  • 商家相關問題:淘寶天貓對商家權益十分關心,商業化率和對商家友好程度在各大平臺中處於最優之一,在提升商業化率時會平衡平臺健康度、商家經營健康度和商業化率關係;已採取多種給商家減負優惠措施,如對中小商家減免技術服務費、取消天貓商家年費、上線退貨寶、優化僅退款等;同時會持續圍繞用户增長和體驗投入,最終幫助商家提升平臺成交額。以舊換新補貼措施對消費電子類或家電行業增長貢獻大,不同地區補貼政策不同,除大家電外,小家電、家裝、家居、數碼等品類在部分地區也有補貼增加趨勢。

  • 淘天業務增長:對於淘天業務,千六軟件服務費和全站推滲透提升是Take Rate的積極因子,但新的增長快但商業化率低的模式會稀釋Take Rate,會從整體關注Take Rate水平,同時考慮給商家提供良好經營環境;從中長期看,Take Rate有提升空間。大量資本開支投入雲開發尤其是AI基礎設施,是基於對短期和長期需求的判斷,短期AI算力和API服務需求持續爆發且未被滿足,長期AI發展是難得的技術革新機遇,各行各業對AI推理服務算力需求有很大提升可能,所以對短期和長期需求樂觀並積極投入。

  • 股東回報相關:股份回購方面,過去執行回購時美國線和香港線都有,但近期主要在美國線;會探索各種融資機會為回購籌集資金,雖尚未能利用央行互換項目借款回購股份,但會繼續探索,如5月發50億可轉債用於6月季度回購58億美元股份;公司境內人民幣現金雄厚,對人民幣資金的回購興趣不大,對離岸人民幣或美元興趣更大。

  • AI業務相關:雲的AI需求前期由模型訓練推動,現在推理對算力需求持續放大,未來模型訓練公司會逐漸集中在幾家基礎大模型公司,且各垂直行業也有模型訓練需求,模型訓練和推理需求均有較好增長,但未來AI推理需求對算力需求的佔比將更大;AI在各行各業應用廣泛,不同公司在研發AI菌或用AI自動化工作流程,中國和美國的發展過程類似,大量原來用CPU運算的需求正在用GPU重構,其基礎是各類AI模型的大量應用。

+

Q&A

Q1:  想聽聽商家和品牌商對雙11有何反饋,雙11發券促銷是否有望提高商家廣告投入、打造長期發展環境從而提高CM2收入,以及如何看待當前宏觀環境對消費的影響?

A1: 在今年雙11期間,淘寶天貓的雙11策略從10月就開始了,整體周期較長,並且在這個周期內取得了比較強勁的增長。在雙11開始之前與各大商家溝通的業績預期,在雙11結束后再溝通時發現,基本上都超過了他們的預期。

關於優惠券方面,平臺的優惠券主要是針對88會員,品類券大部分是平臺和商家共同出資。平臺針對會員的優惠券投入,從長期來看,對品牌商家在平臺的生意增長有積極影響,會帶動他們在平臺上的廣告預算支出,有利於長期的CM2收入增長。

從宏觀環境來看,自9月底以來國家推出了一系列貨幣和財政刺激政策,各地區也有針對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補貼以及家電和汽車行業的補貼政策。

這些政策帶動了整體社會零售數據相關品類的增長,並且這只是消費刺激政策的開端,未來還會持續推出更多政策。這些政策既有利於縮短企業去庫存周期,又對品牌商品的消費趨勢有中長期的帶動作用,長期來説,以天貓品牌旗艦店為主的平臺也會得益於品牌消費的持續改善。

(轉自:Gangtise投研)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