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1-16 03:51
轉自: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張英英 吳可仲 北京報道
近期,A股市場中的光伏BC電池概念受到熱捧。截至11月12日收盤,BC電池(背接觸電池)概念股隆基綠能(601012.SH)漲幅超過5%;愛旭股份(600732.SH)更是收穫三連板,五個交易日累計上漲超過30%。
此前一周,隆基綠能方面與宜賓英發德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發德耀」)、宜賓高新區三方達成年產16GW HPBC電池片項目戰略合作,以加快高效HPBC電池量產,推動BC技術發展生態構建。
不僅如此,隆基綠能還在兩個月前與金陽新能源(1121.HK)間接全資附屬公司金陽(泉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泉州金陽」)、福建鉅能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鉅能」)共同成立合資公司生產HBC電池。
備受業內關注的是,由愛旭股份與德國康斯坦茨國際太陽能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12th bifi PV Workshop 2024 Zhuhai國際峰會將於11月20日—22日舉行。其間,隆基綠能、愛旭股份與TCL中環(002129.SZ)三家公司高管還將共同出席《BC高端對話》。
有意思的是,上述三家龍頭企業不僅存在競爭關係,而且其中兩家專利摩擦不斷。在這背后,BC技術產業生態正在不斷壯大,也讓外界揣測其有「結盟」之意。
陣營壯大
過去一年,光伏行業的主流技術風向急速轉變,駛入了TOPCon時代。儘管如此,作為推動BC技術規模化量產的「頭雁」,隆基綠能和愛旭股份的舉動始終能在光伏圈激起漣漪。
隆基綠能和愛旭股份並不孤單,眾多光伏企業紛紛加入BC技術研發儲備,甚至搭建了中試線。其中,英發德耀和金陽新能源被認為旗幟鮮明地加入了BC技術「戰隊」。
按照英發德耀、隆基綠能和宜賓高新區三方簽署的年產16GW HPBC電池片項目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加強光伏產業領域合作,在HPBC電池生產、銷售以及相關技術領域進行廣泛協作,並將於2025年建設完成首期6GW產能。
英發德耀是英發集團旗下英發睿能的子公司,從2016年開始進入光伏電池製造。InfoLink Consulting發佈的2024年上半年全球光伏電池出貨排名榜單顯示,英發睿能與愛旭股份並列第四位。
《中國經營報》記者翻閲資料發現,英發睿能在安徽、四川和印度尼西亞都建有光伏電池基地。在N型電池領域,英發睿能不僅擁有TOPCon產能,並且在HJT、BC和鈣鈦礦也有一定技術儲備。
關於HPBC電池合作,隆基綠能方面向記者表示:「目前,公司正加速推進產業技術的迭代升級,同時也通過技術授權及股權合作的模式,加快BC產能的建設,不斷滿足市場對BC系列產品的需求,從而構建BC技術健康發展的良性生態,推動全行業高質量發展。」
2024年9月,隆基綠能子公司隆基樂葉、泉州金陽、鉅能共同成立合資公司,用於生產HBC。按照協議,合資公司將由鉅能、泉州金陽和隆基樂葉分別擁有52.51%、27.31%及20.18%的權益。其中,隆基樂葉以注入資產(注:機器設備)的方式出資1.3億元。
金陽新能源方面指出,合資公司生產HBC太陽能電池,將隆基樂葉的西安航天產業基地四條PERC生產線升級為HBC生產線。合資公司將向隆基樂葉或其關聯公司出售大部分生產的HBC電池,並由隆基樂葉或其關聯公司進一步封裝成組件銷售。
不過,關於產線升級問題,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PERC生產線升級為HBC生產線,設備用不上,但是原來廠房可以升級改造利用。
隆基綠能方面向記者回應稱:其與金陽新能源的合作一方面是基於金陽新能源長期研究HJT以及HBC技術,有較好的技術基礎,同時金陽新能源和鉅能共同給予隆基綠能互利共贏的合作條件;另一方面是隆基綠能也願意支持行業內企業技術轉化。隆基綠能用部分產線設備,幫助這些企業完成量產探索,以驗證他們的技術水平。
迭代和擴產
BC是一種平臺技術,可與P型PERC、N型TOPCon和HJT等兼容,形成PBC、TBC、HBC等多種xBC結構。招商證券分析指出,目前TBC產業化進程更領先,如愛旭股份ABC系列,以及2024年隆基綠能新發布的HPBC2.0(HPBC二代)也已升級為N型襯底的技術。
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隆基綠能HPBC二代產品和愛旭股份ABC產品所用BC技術屬於TBC。對此,隆基綠能方面向記者表示,不方便透露。愛旭股份方面則向記者表示,ABC是一種綜合了多種優勢工藝的BC技術,與TBC技術有些類似。
在技術支撐下,愛旭股份和隆基綠能的產品不斷更新升級。
從產品佈局上看,愛旭股份開發出全場景化的N型ABC產品矩陣——包括户用場景的「黑洞」系列,工商業場景的「慧星」系列和應對低承載力屋頂的「星雲」輕質組件產品系列,以及集中式場景的「恆星」系列,包括應用於地面的「北極星」產品和應用在水面的「天狼星」產品。在2024年SNEC展會期間,愛旭股份還發布了「滿屏」ABC組件。
隆基綠能自2023年9月官宣BC技術以來,已連續推出了多個場景化組件新品,從基於最早BC技術而生的Hi-MO 6,到Hi-MO X6防積灰組件、Hi-MO X6雙玻耐濕熱組件、Hi-MO X6 Max系列產品,再到更高效的HPBC二代技術及以此應運而生的Hi-MO 9和Hi-MO X10產品。
2024年上半年,愛旭股份和隆基綠能的BC產品出貨量均取得顯著增長。其中,愛旭股份實現N型ABC組件銷售量1.62GW,較2023年全年大幅增長232%,實現ABC組件不含税營業收入17.01億元;隆基綠能實現BC組件出貨約10GW。隆基綠能方面在2024年三季度業績説明會上透露,明年HPBC二代產品的出貨目標力爭達到30GW。
從產能建設角度看,愛旭股份和隆基綠能仍在推進擴產。
截至2024年上半年,愛旭股份已經完成了珠海基地首期10GW N型ABC電池及組件產能的建設投產,並完成義烏基地首期15GW N型ABC電池及組件產能的部分建設,其中7.5GW產能已基本完成調試及產能爬坡。同時,該公司已啟動濟南一期10GW N型ABC電池及組件產能的建設,正打造第三代N型ABC製造基地,預計將於2025年上半年實現投產。而按照規劃,預計2025年年底前,隆基綠能BC產能將達到70GW(其中HPBC二代產能約50GW),並計劃到2026年年底將國內電池基地全部遷移至BC產品。
成本一直是BC技術產業化過程中的一個關鍵要素,它也直接關係到BC技術的市場競爭力。
愛旭股份方面在2024年半年報中提及,當前受各新生產基地產能爬坡及階段性產能利用率影響,N型ABC組件歷史生產成本較TOPCon組件仍有一定差距,預計在銷售出貨增長過程中得以大幅改善,現有珠海及義烏生產基地產能有望與TOPCon單瓦生產成本保持一致。 同時,濟南基地建成達產后,生產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實現N型ABC組件在成本端的更顯著相對優勢。
今年9月,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在2024年半年度業績説明會上表示,BC產品還有很大的降本空間。未來兩年,BC組件在成本上將與TOPCon相當。
專利之爭
BC專利技術問題是光伏行業內繞不開的一個話題。特別是在供需錯配的市場環境下,企業之間的競爭已不再侷限於價格層面,專利戰已成為新的競爭方向。
近一年來,圍繞BC技術專利,TCL中環子公司Maxeon與愛旭股份的風波不斷。愛旭股份2024年半年報顯示,2023年11月,Maxeon向德國曼海姆地方法院起訴愛旭股份2家德國子公司和1家德國客户,認為愛旭股份生產的ABC組件產品未經許可使用了Maxeon在歐洲專利號為「EP2297788B1」的專利。次月,Maxeon向荷蘭海牙地區法院提出請求,要求就與愛旭股份1家荷蘭子公司和2家客户的專利侵權索賠啟動初步禁令程序。
2024年6月,Maxeon向歐洲統一專利法院的杜塞爾多夫地方法院起訴愛旭股份3家歐洲子公司和5家歐洲客户,認為愛旭股份生產的ABC組件產品未經許可使用了Maxeon在歐洲專利號為「EP3065184B1」的專利(「EP2297788B1」專利權的同族專利) 。
Maxeon是SunPower分拆后的一家新公司,主要涉及光伏電池組件業務,其擁有IBC電池—組件系列專利、TOPcon電池工藝系列專利、疊瓦組件系列專利,並在全球形成較強的知識產權和相關產品的保護能力。
與此同時,愛旭股份也稱自身構築了N型BC的專利佈局,並且有望大大延緩行業間的核心技術擴散和拉長其他廠商掌握並量產N型BC技術的時間周期,有效構建了技術壁壘。截至2024年上半年,該公司已申請有關ABC的專利587項,取得授權223項。
對於兩家企業之間的專利糾紛進展,愛旭股份方面和TCL中環方面均未向記者回應。
有意思的是,未來一周內,TCL中環、愛旭股份與隆基綠能三家公司高管將共同圍繞BC技術展開對話並接受媒體採訪。至於當前愛旭股份與TCL中環之間的關係有何變化,三家公司是否會有所合作,這引發外界遐想。
TCL中環在第三季度業績説明會上指出,其將繼續堅持和優化疊瓦產品技術路線,並在某些區域和區域客户上,匹配其他的組件產品(包括半片、TOPCon)。「我們的優勢是BC的技術專利,我們也會把BC的生態做好。但是投資電池廠可能不是當前最好的選擇,更希望跟行業做好協同。」
相比之下,隆基綠能目前並未發生BC技術專利衝突。
在多個場合下,隆基綠能表明自己具備專利佈局的立場。在2024年第三季度業績説明會上,隆基綠能方面表示:「隆基在BC產品專利方面的佈局是比較深厚的,我們也會採用更加積極的態度來維護我們的知識產權。雖然我們有很多的知識產權及技術創新,但隆基過去在這些方面還是偏保守,並沒有採取一些主動行為,但未來隆基在這方面的策略會有所變化,這跟整個市場的競爭形勢也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