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兩筆大交易!國產雙抗「出海」行情火爆 MNC將持續掃貨?

2024-11-15 16:45

財聯社11月15日訊(記者 盧阿峰)近日,國產雙抗的接連出海似乎「復刻」了去年底MNC們「掃貨」ADC的行情,成為當前生物醫藥行業BD交易當之無愧的主角。

就在前兩天,默沙東以5.88億美元首付款獲得禮新醫藥PD-1/VEGF雙抗LM-299的全球獨家許可;而BioNTech則以8億美元預付款收購普米斯,獲得其雙抗藥物開發平臺及候選藥物管線的全部權利,將國產PD-1/VEGF雙抗的火爆出海行情推向高潮。

據醫藥魔方數據庫,2024年前9個月,全球藥企圍繞雙抗藥物達成了31筆交易,數量上比之前三年的每一年都要多。行業專家在採訪中告訴財聯社記者,當前MNC們「掃貨」國內雙抗的行情,與此前康方生物(09926.HK)、Summit的雙抗交易的大獲成功,以及國內Biotech也急於兑換「潛力」密不可分,且該行情或將持續。

接連兩筆交易 今年瘋狂的雙抗

接連兩天,出現了兩筆數億美元的PD-1/VEGF雙抗的BD交易,讓國內生物醫藥圈近期陷入沸騰。

14日,禮新醫藥與默沙東達成協議,授權默沙東新型在研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LM-299的全球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獨家許可。此筆交易,禮新醫藥除了將獲得5.88億美元的首付款之外,基於LM-299的技術轉讓、開發、獲批和商業化進展,禮新醫藥還將獲得最高27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13日,BioNTech收購了普米斯100%已發行股本,獲得普米斯候選藥物管線及其雙特異性抗體藥物開發平臺的全部權利。此筆交易中,BioNTech除了支付8億美元預付款之外,還將在普米斯達到雙方約定的里程碑條件時,額外支付最高1.5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早在2023年11月,BioNTech就斥資超10億美元收購了普米斯生物PM8002(PD-L1/VEGF雙抗)在大中華區以外的權益。雙方13日的交易,是在2023年BD交易基礎上的更進一步,體現了BioNTech對普米斯雙抗的看好。

實際上,今年PD-1/VEGF雙抗的交易頻率和金額已經刷新了紀錄。

8月1日,宜明昂科-B(01541.HK)將PD-L1/VEGF雙抗IMM2510與下一代CTLA-4抗體IMM27M在大中華區以外的權益授予InstilBio,交易總額超過20億美元。

據公開資料,PD-1和VEGF都是腫瘤治療領域的熱門靶點。PD-1抑制劑通過阻斷PD-1與PD-L1的結合,恢復T細胞的免疫殺傷功能,從而實現對腫瘤的抑制作用。而VEGF抑制劑則通過抑制腫瘤血管的生成,切斷腫瘤的營養供應,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的目的。將這兩個靶點結合起來的PD-1/VEGF雙抗藥物,理論上能夠同時發揮兩者的優勢,實現更好的抗腫瘤效果。

還有,8月9日,默沙東與同潤生物達成BD交易,以7億美元首付款的價格,拿下了CD3/CD19雙抗藥物CN201的全球權益。7月,諾華與Dren Bio就髓系細胞募集雙抗的開發達成合作,交易總額達30億美元。阿斯利康也在今年接連啟動了TIGIT/PD-1雙抗rilvegostomig的4項註冊性臨牀試驗,包括聯合化療對比K藥的III期頭對頭研究。

根據醫藥魔方數據庫,2024年前9個月,全球藥企圍繞雙抗藥物達成了31筆交易,數量上比之前三年的每一年都要多。

「康方效應」正在發酵 MNC們尋找下一個「依沃西」

「當前PD-1/VEGF雙抗的火爆交易行情,與此前康方生物、Summit的成功案例密不可分。MNC們看到了國內Biotech們手上的PD-1/VEGF雙抗的巨大潛力。」醫療戰略諮詢公司LatitudeHealth創始人趙衡告訴財聯社記者。

據悉,康方生物是國內第一個實現PD-1/VEGF雙抗走出國門的企業。早在2022年,Summit斥資50億美元獲得了康方生物依沃西(PD-1/VEGF雙抗)的相關授權,其中首付款5億美元,刷新了當時中國創新葯出海交易的紀錄。

今年5月,依沃西獲NMPA批准上市,用於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治療后進展的EGFR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鱗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治療。在今年10月舉行的國談中,依沃西也進入到了實質談判階段。

9月,康方生物公佈了名為HARMONi-2的臨牀試驗,依沃西單藥直接頭對頭對比K藥,臨牀治療效果更加優秀。K藥是默沙東的明星產品,號稱全球「藥王」,自上市以來為默沙東貢獻了鉅額的營收,也是國產PD-1研發潮流的源頭。

在上述公佈臨牀數據之前,Summit在2024年6月與康方生物修訂依沃西許可協議,在原美國、加拿大、歐洲及日本的許可地區基礎上,擴大至中美洲、南美洲、中東及非洲地區。根據新修訂協議,康方生物可獲得7000萬美元首付款和里程碑款,以及銷售提成。

這一系列利好消息之下,Summit和康方生物的股價大漲,康方生物也於10月份順利實現了高價增發,募資數十億港元。

「這一現象,也使得MNC將目光更多地聚焦到國內Biotech身上,試圖尋找下一個‘依沃西’,而國內Biotech也急於尋找‘糧草’,試圖提前兑現潛力,所以很容易就一拍即合。」鯨平臺智庫專家,河北澤運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齊正偉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據Insight數據,當前國內在研的PD-1/VEGF雙抗包括三生製藥(01530.HK)/三生國健(688336.SH)的SSGJ-707、榮昌生物(688331.SH)的RC148、君實生物-U(688180.SH)的JS207、神州細胞-U(688520.SH)的SCTB14、天士力(600535.SH)的B1962等。

其中,三生製藥SSGJ-707,已在中國內地完成治療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患者的I期劑量遞增臨牀試驗,目前正在國內開展多項II期臨牀研究;RC148是榮昌生物基於Hibody雙抗技術平臺研發的首款雙抗新葯,極具里程碑意義,已在去年7月獲批開展治療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轉移性惡性實體腫瘤的I期臨牀;君實生物JS207於去年9月在國內獲批臨牀,目前正在開展治療腫瘤的Ⅰ期臨牀;神州細胞SCTB14已於今年4月獲批開展臨牀試驗,可針對多種實體瘤;B1962是天士力控股子公司天士力生物從圓祥生技引進的PD-L1/VEGF雙抗融合蛋白,目前正在開展治療晚期惡性實體瘤的I期臨牀;尚健生物SG1408針對晚期惡性實體瘤也已處於I期臨牀。

「‘康方效應’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持續影響MNC對於中國潛力雙抗的看好,國產雙抗的火熱BD行情有望延續。」齊正偉對財聯社記者判斷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