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1-14 14:54
新華財經西安11月14日電 (記者蔡馨逸)走進西安豐行廣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幾間透明玻璃會議室里,大屏幕上播放着正在製作的微短劇片段,白板上的拍攝計劃排得滿滿當當,工作人員正熱火朝天地討論着劇情和拍攝……
2021年入局微短劇行業,西安豐行經歷了行業從無到有的飛躍。2023年,該公司承製的《無雙》上線8天充值破億元,而在今年,展現打擊販賣人口的熱血故事《一姐》,上線24小時充值就已破千萬元。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11月6日發佈的《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顯示,截至2024年6月,我國微短劇用户規模已達5.76億人,佔整體網民的52.4%,呈穩步增長態勢。
西安豐行的所在地西安,曾在20世紀80年代成為我國「西部電影」的策源地,如今又在微短劇帶來的網絡視聽新浪潮中勇立潮頭。據業內估算,目前西安有短視頻製作公司200多家,全國約60%的微短劇由西安製作生產。
「首次踏足微短劇製作時,公司僅靠一臺相機和一些非專業演員就完成了拍攝製作,但如今已經建立起包括專職的編劇、導演、製片、攝影、燈光、道具、后期等在內的全流程、多部門協作體系。」西安豐行總經理李濤表示,隨着受眾的品質需求提升,以及行業主管部門不斷規範監管、引導扶持和生態建設,微短劇行業已進入轉型升級期。
在業內人士看來,西安豐行的成長經歷是西安微短劇產業發展的縮影:在行業起步期入局,迅速在市場站穩腳跟后不斷積累內容生產經驗,提升精品化程度。
與此同時,西安將微短劇作為發展數字內容產業的重要內容,在西咸新區就有30余家專業微短劇公司,建成3萬平方米270余個拍攝場景,形成劇本創作、拍攝、製作、投流、發行、人才培養等全產業鏈生態體系。
11月6日下午,在西咸新區的一所學校內,導演緊盯着監視器,注視着演員的一舉一動,一兩米外,燈光、攝影等人員各司其職,演員沉浸角色,專注表演……一部都市題材微短劇正在拍攝。
「在緊張的拍攝周期里找到合適的拍攝場景,還想要壓縮場地租賃成本其實很難,特別是學校、醫院等場景更是難上加難。這次我們聯繫到‘十里灃河’,很快就幫我們解決了難題。」該劇製片人劉凱表示。
順應整合拍攝資源需求,一批「一站式」拍攝基地在西安應運而生。據十里灃河微短劇影視基地總經理李博介紹,影視基地搭建了包括醫院、監獄、政府機關等在內的室內實景拍攝影棚,與景區、酒店、會議中心、學校等21家單位達成合作,提供豐富的拍攝場景,還引入服化道、器材租賃、劇組食宿等服務,同時從項目孵化、品牌對接、后期製作、人才培訓等多方面為微短劇發展提供支持。
數公里外,入駐灃東新城自貿服貿產業園的雲想科技,自2022年下半年開啟微短劇業務以來,融合了微短劇與文旅、電商產業聯動發展,提高了投流、發行等環節效率,補全了微短劇上下游產業鏈。
在迭代升級中,微短劇不再盲目追求「爽點」,通過與文旅、醫衞、商業品牌等跨界融合,開啟了「微短劇+」的創作新熱潮。
11月1日,在西安舉行的第十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絲路微短劇藝術大會」上,「微短劇里看品牌」與「微短劇里遊文博」兩項創作計劃啟動,旨在通過微短劇的形式,深度挖掘並展現品牌故事與文化,搭建起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情感橋樑,同時巧妙融合微短劇的趣味性與文博的深厚底藴,引領觀眾近距離感受陝西曆史文化的獨特魅力。
「為推動行業健康發展,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和西安交通大學構建微短劇傳播與應用評測體系‘繁星指數’,將助力西安乃至全國微短劇提檔升級。」西安交通大學新媒體學院助理教授緱赫説,通過提升內容品質、完善產業鏈、監管與引導相結合,西安的微短劇產業正在形成良好的生態體系,逐漸成為「微而不弱,短而不淺」並不斷「破圈賦能」的網絡視聽創新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