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1-12 22:51
隨着11月11日午夜鍾聲的敲響,這屆被譽為「史上最長」的雙11購物節落下帷幕。毫不意外,今年各大電商平臺依然沒有公佈GMV(成交額),但從天貓、京東、拼多多等發佈的戰報中不難發現,消費市場呈現分化趨勢,傳統銷售品類出現收縮,而以AI產品、潮玩、户外用品、寵物等新興品類異軍突起,並呈現爆發式增長。
這一消費變遷的背后,映射出電商平臺競爭策略的調整。低價策略不再是吸引消費者的唯一法寶,取而代之的是平臺開始更加註重從各自的優勢出發,升級服務,力求在商家與消費者之間找到更佳的平衡點,維護雙方體驗和權益。電商行業競爭的重心也隨之悄然轉移,逐漸由用户端向商户端側重。同時,AI技術成爲了行業內新的關注焦點。
歷經16年的變遷,雙11已從曾經的「一日戰役」進化至當前的「長線共贏」階段,展現出更加理性和成熟的發展軌跡。這些變革不僅促使雙11迴歸商業本質,更加註重公開透明,迴歸為消費者創造真實的價值,為電商行業的未來發展注入了新活力與無限潛能。
新興板塊呈現爆發式增長
隨着95后、00后年輕人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今年「雙11」期間,大部分電商平臺「最低價」的用詞,消費者的購物習慣發生了明顯變化。
包括户外運動、潮玩、寵物、保健品等在內的新興品類,均在這個「雙11」集中爆發。天貓戰報顯示,截至11月11日24點,有589個品牌成交額破億,同比去年增長46.5%,刷新了歷史紀錄。其中,潮玩品牌米哈遊、美粧品牌湯姆福特、可麗金、CT,比利時魚油品牌WHC等首次躋身「億元俱樂部」。
京東數據同樣亮眼,11.11購物節購物用户數同比增長超20%,超17000個品牌成交額同比增長超5倍。特別是AI電腦、AI手機、AI鍵鼠、AI音箱成交額同比增長均超100%,AI智能眼鏡成交額同比增長200%。此外,遊戲CPU、頭戴式耳機、運動相機等新潮消費電子產品成交額也實現了大幅增長。
此外,國家補貼政策的介入成為今年「雙11」市場的另一大亮點,有效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推動了多個行業的銷量增長。天貓售出的一級能效、水效的家電佔比超92%,綠色節能消費成為主流;京東以舊換新中,大屏電視成為首選,掃地機器人、烘乾機等519個家電家居品類成交額也實現了200%的同比增長。
據值得買科技方面相關人士介紹,自10月14日至11月11日,4566個品牌成交額實現翻倍,1345個品牌成交額增長超5倍。在新一輪「國補」政策的分級補貼下,手機、電腦品類迎來了「換機潮」,洗衣機品類GMV同比提升39%。同時還推動了綠色節能家電走熱,華凌空調、卡薩帝冰箱、小天鵝洗烘套裝分別位居給子品類的GMV首位。
種種跡象表明,電商消費正進入到一個新的周期。在阿里集團副總裁、天貓事業部總裁家洛看來,跟以往不同,今年「雙11」不僅是年度大促,更是激活整體消費市場、提升全民消費的關鍵時間窗口。
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賴陽指出,「雙11」已從單一的購物日轉變為一個購物季,消費者有更多的時間選擇和囤積心儀的商品。可以預見,「雙11」將繼續作為中國電商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影響着億萬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和品牌營銷策略。
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指出,今年的「雙11」展現了鮮明的消費趨勢變化:傳統消費電子產品市場遭遇收縮,而寵物、户外用品、AI產品等新興消費領域則迎來爆發式增長。這一變化不僅反映了消費市場內部的板塊輪動,也標誌着傳統粗放型增長模式正在被市場細分、精細化運營及質量優先的發展模式所取代。
中小商家逐漸崛起
在今年的「雙11」期間,電商行業的競爭態勢出現了明顯變化。儘管低價依然是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但各大平臺已意識到,單一的低價競爭並不能帶來持久的增長。因此,平臺們紛紛改變策略,更加註重「討好」中小商家,幫助他們降本增效、並實現經營的確定性,這成爲了行業變革的主旋律。
隨着電商平臺進入存量競爭階段,越來越多的商家選擇多平臺運營。同時,不少品牌因上半年銷售額不及預期,增加了「雙11」的營銷預算以完成全年業績指標,這導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小商家所面臨的空間日益狹窄。特別是流量成本的不斷上升,成爲了中小商家和整個電商行業共同面臨的難題。
爲了應對這一挑戰,天貓、拼多多等平臺投入百億資源包,重點扶持具備產品和技術創新能力的新質商家和新質產業帶。京東則通過調整搜索推薦場域的流量規則,幫助商家在提供優質價格競爭力的同時,加大物流配送、服務等能力,以獲得更多曝光。
抖音電商也針對商家推出了降低運費險、減免佣金等多項扶持舉措,並對新商家和中小商家推出了諸多利好政策,幫助他們快速打開市場,找到生意增長的確定性。
同時,平臺之間也在通過互聯互通的方式放大流量池。淘天支持微信支付並接入京東物流,為商家提供更多寄送方式選擇;京東也將接入阿里系的支付寶和菜鳥速遞、菜鳥驛站,實現更廣泛的互聯互通。
一系列舉措表明,讓渡部分利益給優質商家反而能帶來可持續的增長。在「雙11」期間,京東平臺上超30000箇中小商家成交額同比增長超2倍。拼多多平臺上,小熊電器、斧頭家清、INTO YOU美粧等品牌挖掘到了新興市場的增量;2023年,天貓雙11實現成交翻倍的中小商家數量是220萬,今年雙11這個數字是270萬,同比增長了22.7%。
家洛指出,作為平臺方,僅僅思考如何達成更多的成交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做好消費者和品牌商家的連接器,只有真正洞悉消費者和商家的需求,併爲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品質商品和服務,消費信心的飛輪才能真正轉起來。
「不難看出,電商行業的競爭態勢正悄然轉變,焦點逐漸從用户端轉向了商户端,這一變化也引發了電商產業鏈中三方議價關係的持續調整。」陳佳表示,為適應這一趨勢,電商平臺需加大對供應鏈優化、技術研發及物流建設等基礎能力的投資力度。儘管這些長期投資可能不會立即產生回報,但它們對於平臺的穩健發展和競爭力提升至關重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考驗着各平臺的戰略耐心與定力。
網紅退潮品質主播成新趨勢
截至11月11日24時,淘寶直播成交破億的直播間達到119個,其中49個破億直播間同比增速超100%;京東採銷直播訂單量同比增長了3.8倍;抖音平臺上也有275個品牌通過直播帶貨實現成交額過億元、111個電商作者直播間成交額破億元……今年「雙11」,直播電商依舊熱鬧,但其格局已悄然生變。
自2020年起,直播電商迅速崛起,從小眾娛樂躍升爲全民矚目的狂歡盛事,為商家提供了一個展示品牌的重要舞臺。然而,隨着行業的迅猛擴張,它在帶來零售業生態革新和消費者購物習慣重塑的同時,也遭遇了市場和輿論的廣泛質疑。面對這一形勢,商家與頭部網紅主播的合作熱情有所減退,他們開始將更多的注意力轉向客户的留存與忠誠度的提升上。
淘天集團淘寶直播營銷及店播總經理夢心指出,直播電商正在從娛樂紅人模式向品質直播新階段邁進,這對主播的專業素養、貨盤的質量以及平臺的服務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這一背景下,電商平臺紛紛推出創新舉措。京東採銷直播間推出了倉播活動,通過實時展示熱銷貨品的運輸和流轉過程,提升了購物的透明度和信任度;抖音則通過溯源直播或邀請總裁走進直播間的方式,展示產品的生產過程、原材料選取及質量把控環節,為品牌和產品背書;淘寶則定期對帶貨主播進行資格認證實操考試,持續推進帶貨主播的專業化。
對於直播電商的未來發展,家洛表示,未來直播電商的成功取決於主播的專業性和品控能力。主播不僅要能夠深入解釋商品的價值並傳達給消費者,還要確保商品品質,這需要他們具備強大的供應鏈管理和與平臺的緊密合作。
「直播電商平臺作為連接消費者與商家的核心橋樑,其關鍵在於確保高質量的產品供給以及構建專業的直播生態環境。」抖音方面相關人士告訴筆者,目前,直播電商行業正逐步迴歸其經營的本質,即依賴於優質的產品貨盤與專業的主播團隊緊密協作,這一協同模式正逐步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