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東海研究 | 電子:晶圓代工廠稼動率回升,地緣政治摩擦或加速國內自主可控進程

2024-11-12 16:27

(來源:東海研究)

證券分析師:

方霽,執業證書編號:S0630523060001

聯繫人:

董經緯,郵箱:djwei@longone.com.cn

// 報告摘要 //

電子板塊觀點:受益於半導體行業復甦,中國大陸晶圓廠龍頭中芯國際與華虹半導體三季度業績表現優異;地緣政治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影響加劇,臺積電或停供大陸7nm及更先進AI/GPU芯片,特朗普當選總統或加重對國內芯片制裁,有望加快國內半導體自主可控進程;當前電子行業需求處於温和復甦階段,建議關注AIOT、AI驅動、設備材料、消費電子周期築底板塊四大投資主線。

受益於半導體行業復甦,中國大陸晶圓廠龍頭中芯國際與華虹半導體三季度業績表現優異。本周,中芯國際與華虹半導體均發佈三季度財報。(1)中芯國際公司第三季度收入環比上升14%(介於先前營收指引13-15%的中值),達到21.7億美元,單季首次突破20億美元大關,創歷史新高;毛利率提升至20.5%(高於先前18-20%的指引上限)。三季度12英寸晶圓部分節點價格向好,公司新增2.1萬片12英寸晶圓月產能,促進產品結構優化,拉動ASP上行,且整體產能利用率環比上升5.2個百分點至90.4%。按地區劃分,三季度中國區收入佔比增加至86.4%,而美國和歐亞區份額有所下滑。第四季度業績指引為收入環比持平至增長2%;毛利率介於18%至20%;且四季度預計將新釋放3萬片12英寸月產能。(2)華虹半導體三季度營收為37.7億元,同比下降8.24%;淨利潤為3.13億元,同比上漲226.62%;扣非淨利潤約為2.31億元,同比上漲364.34%;毛利率12.2%,同比下降3.9個百分點,環比上漲1.7個百分點,主要由於ASP下滑,但部分被產能利用率提升所抵消。三季度8寸和12寸晶圓份額均為50%,同比來看12寸晶圓營收份額有所提升。從下游需求看,半導體市場復甦存在結構性分化,消費電子為三季度的第一大終端市場,份額達62.9%,營收同比增長1.8%,主要得益於其他電源管理的需求增加,工業、汽車、通訊營收同比有所下降,主要系產品價格或需求下降影響。四季度業績指引為主營業務收入約在5.3-5.4億美元之間;毛利率約在11%至13%之間。(3)此外,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10月營收較上月增加24.8%,同比增加29.2%,累計2024年1-10月營收同比增加31.5%。國內半導體設備龍頭盛美上海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6億元,環比增長6%,同比增長38%,本周盛美上海還將2024年全年的營業收入預測區間自53-58.8億元調整為56-58.8億元之間。總體來看,晶圓代工或半導體設備廠商有望優先受益於半導體行業復甦,建議關注相關產業鏈。

地緣政治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影響加劇,特朗普當選總統或加重對國內芯片制裁,有望加快國內半導體自主可控進程。根據集微網,臺積電已經向目前所有中國大陸AI芯片客户發送正式電子郵件,宣佈自11月11日起,將暫停向中國大陸AI/GPU客户供應所有7納米(nm)及更先進工藝的芯片,目前最新的管控僅限於AI/GPU相關,手機、汽車等芯片不在管轄範圍內。AI/GPU相關芯片需要等到臺積電與美國商務部協商出臺具體管控細則,符合條件的芯片依舊有望通過申請許可的方式在臺積電繼續流片生產。此外,特朗普上臺或使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不穩定性加劇,特朗普曾批評拜登政府出臺的《芯片法案》,主張通過加徵關税來吸引投資。特朗普於上一次在任期間,曾以不公平貿易行為和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向中國出口高科技產品,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造成了嚴重衝擊,再次上臺后,他是否會繼續採取類似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將繼續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格局,或加快國內自主可控進程。

電子行業本周跑贏大盤。本周滬深300指數上升5.50%,申萬電子指數上升9.36%,行業整體跑贏滬深300指數3.86個百分點,漲跌幅在申萬一級行業中排第5位,PE(TTM)56.78倍。截止11月8日,申萬電子二級子板塊漲跌:半導體(+11.98%)、電子元器件(+5.85%)、光學光電子(+7.97%)、消費電子(+5.61%)、電子化學品(+11.90%)、其他電子(+7.26%)。

投資建議:行業需求緩慢復甦,國內技術不斷進步,長期看電子科技行業的成長機遇依然較大。建議關注:(1)AIOT板塊,關注樂鑫科技恆玄科技瑞芯微晶晨股份(2)AI創新驅動板塊,算力芯片關注寒武紀海光信息龍芯中科,光器件關注源傑科技長光華芯中際旭創新易盛光迅科技天孚通信(3)上游供應鏈國產替代預期的半導體設備、零組件、材料產業,關注中船特氣華特氣體安集科技鼎龍股份晶瑞電材北方華創中微公司拓荊科技華海清科富創精密新萊應材(4)消費電子周期有望築底反彈的板塊。關注CIS的韋爾股份思特威格科微,射頻的卓勝微唯捷創芯,存儲的兆易創新東芯股份江波龍佰維存儲,模擬芯片的聖邦股份艾為電子思瑞浦,功率板塊的新潔能揚傑科技

風險提示:(1)下游需求復甦不及預期風險;(2)地緣政治風險;(3)研發進展不及預期風險。

// 正文 //

1.行業新聞

1)工信部徵求意見:推動新型儲能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提高先進功率半導體、智能傳感器、電源管理芯片等關鍵核心部件供給能力

工信部官網近日發佈了公開徵求對新型儲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徵求意見稿)的意見的通知。推動新型儲能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通過對系統能量流和信息流經濟配置、功能優化運行、邏輯有效銜接,實現儲能系統高效集成和智能化調控,提升新型儲能產品智能化、高端化水平。聚焦系統結構設計、精細化電池管理、大功率高效變流器開發、高效熱管理和能量管理、輔助設備集成、高性能預製艙等技術開展集中攻關,提高先進功率半導體、智能傳感器、電源管理芯片等關鍵核心部件供給能力。面向大規模新能源消納和源網荷儲一體化需求,推動新型儲能集羣協同控制、分佈式儲能聚合控制等技術創新。(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2)工信部召開低空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低空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指出,低空產業是低空經濟的物質載體,是培育新質生產力和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方向,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航空技術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發展低空產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當前,我國低空產業總體呈現良好發展態勢,技術裝備加快突破,應用場景積極拓展,信息基礎設施支撐有力。要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主動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強統籌謀劃和前瞻佈局,統籌發展和安全,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大局中加快低空產業高質量發展,塑造形成新動能新優勢。(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3)中芯國際發佈2024Q3財報,單季營收創新高,首超20億美元

11月7日,中芯國際發佈了2024第三季度財報,業績大幅上升。當季營收為156.1億元,同比增長32.5%;歸母淨利潤為10.6億元,同比增長56.4%。談及三季度的上漲,中芯國際表示:「上半年國內客户爲了爭取市場份額備貨建立庫存,海外客户因為地緣政治考量對衝市場的風險,將本應在三季度出的部分出貨拉到了二季度。在三季度,12英寸出貨淨增量填補了8英寸的出貨減少量,使得季度出貨環比基本持平。」四季度中芯國際的指引是收入環比持平至增長2%,毛利率介於18%至20%之間。公司全年收入預計在80億美元左右,年收入增速約27%,全年毛利率預計在17%左右,年底月產能預計達到摺合8英寸90萬片左右。(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4)華虹公司三季度營收和毛利均超指引,產能利用率達105.3%

11月7日晚間,華虹公司公佈了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第三季度實現銷售收入5.263億美元(高於之前給出的5.0億美元至5.2億美元指引區間),同比下降7.4%,環比上升10%;毛利率為12.2%(高於之前給出的介於10%至12%指引區間),同比下降3.9%,環比上升1.7%;實現歸母淨利潤4480萬美元,同比增長222.6%,環比增長571.6%。按地區銷售收入來看,中國區營收同比減少1.5%,在收入中的佔比為82.5%,同比增長了5個百分點。主要是由於IGBT、超級結和閃存產品的需求及平均售價下降,部分被CIS及其他電源管理產品的需求增加所抵消。第三季度總體產能利用率達到105.3%,高於第二季度97.9%。(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5)臺積電10月營收同比增加29.2%

11月8日,臺積電公佈2024年10月營收報告。2024年10月合併營收約為新臺幣3142.40億元,較上月增加了24.8%,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9.2%。累計2024年1至10月營收約為新臺幣2.34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1.5%。(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6)中國電信攜手三星電子推出W25系列手機

11月6日,中國電信攜手三星電子隆重推出新一代智能手機——心繫天下三星W25、W25Flip。自心繫天下三星W系列誕生以來,中國電信和三星電子攜手合作,不斷為超高端智能手機作出新的解讀。此次中國電信攜手三星電子推出的W25系列手機兩款機型均搭載了第三代驍龍8移動平臺(for Galaxy)。該系列手機的智能應用由Galaxy AI賦能,能夠幫助用户實現跨語言溝通,還能根據場景定製文案,打造流暢的交流體驗,還可將手繪草圖生成畫作。(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7)ADI收購eFPGA公司Flex Logix

據Flex Logix在官方網頁透露,Flex Logix 已將其技術資產出售給一家大型上市公司,而據EETIMES透露,這家未具名的買家是ADI。ADI 告訴《EE Times》:「通過收購 Flex Logix,ADI 可以顯著增強我們的數字產品組合,進一步支持我們幫助客户解決最具挑戰性的問題。」Flex Logix 是一家可重構計算公司,為半導體和系統公司提供領先的 eFPGA、DSP/SDR 和 AI 推理解決方案。Flex Logix eFPGA 使批量 FPGA 用户能夠將 FPGA 集成到其配套 SoC 中,從而將 FPGA 的成本和功耗降低 5-10 倍,並提高計算密度,這對於通信、網絡、數據中心、微控制器等至關重要。(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8)黃仁勛要求SK海力士提前交付HBM4

SK海力士董事長崔泰源周一表示,英偉達CEO黃仁勛已要求他將該公司下一代高帶寬內存芯片HBM4的供貨時間提前六個月。他在首爾舉行的集團AI峰會上表示,SK海力士正在與英偉達合作解決供應瓶頸問題。SK海力士去年10月曾表示,計劃在2025年下半年向客户供應這種芯片。此外,SK海力士在周一還透露下代產品的最新進展,該公司將於2025年初推出16層HBM3E芯片,12層HBM3E芯片已於9月開始量產。同時它計劃在2028年至2030年間推出HBM5芯片。(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9)特朗普當選或影響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特朗普政府對半導體產業的立場與前任政府存在顯著差異。特朗普曾公開批評拜登政府的《芯片法案》,認為該法案將鉅額資金用於吸引外國公司在美國建立芯片公司,是「糟糕透頂」的計劃。特朗普主張通過加徵關税來吸引投資,認為這樣不需要花費任何資金就能吸引優質公司。特朗普上臺后,該法案能否繼續順利執行成為未知數。特朗普在擔任總統期間,曾以不公平貿易行為和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向中國出口高科技產品,從而挑起中美貿易戰。這一政策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造成了嚴重衝擊,導致部分半導體企業面臨供應鏈中斷和市場份額下降的風險。特朗普再次上臺后,他是否會繼續採取類似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以及這些政策將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產生何種影響,都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10)TechInsights:2024年Q3計算存儲器交貨期縮短三周

TechInsights在對計算行業商品元器件供應的分析發現,過去四個季度(包括2024年第三季度)的半導體交貨期穩定在14周。TechInsights的元器件價格概況(CPL)研究,通過對向計算行業供貨的二十多家公司進行了調查,發現存儲器元器件的交貨期環比縮短了21%(即縮短了三周)。自2022年第三季度以來,存儲器元器件的交貨期通常比計算行業的平均水平要長,但在2024年第三季度,其平均交貨期縮短至12周,現在比平均水平快了整整兩周。儘管整體平均交貨期與上一季度相近,但在2024年第三季度,部分計算元器件領域的交貨期有所延長,包括射頻半導體IC(+9%)和嵌入式處理器及控制器(+9%),而存儲器(-21%)和電路保護組件(-12%)的供應商則相比上一季度實現了更短的交貨期。(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2.上市公告重要公告

3.行情回顧

本周滬深300指數上升5.50%,申萬電子指數上升9.36%,行業整體跑贏滬深300指數3.86個百分點,漲跌幅在申萬一級行業中排第5位,PE(TTM)56.78倍。

截止11月8日,申萬電子二級子板塊漲跌:半導體(+11.98%)、電子元器件(+5.85%)、光學光電子(+7.97%)、消費電子(+5.61%)、電子化學品(+11.90%)、其他電子(+7.26%)。海外方面,臺灣電子指數上漲5.25%,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5.78%。

本周半導體細分板塊漲跌幅分別為:品牌消費電子(+9.12%)、消費電子零部件及組裝(+5.14%)、半導體設備(+16.39%)、面板(+7.70%)、被動元件(+6.44%)、LED(+7.15%)、數字芯片設計(+9.55%)、模擬芯片設計(+10.12%)、印製電路板(+5.58%)、電子化學品Ⅲ(+11.90%)、光學元件(+9.49%)、半導體材料(+12.05%)、其他電子Ⅲ(+7.26%)、集成電路封測(+11.70%)、分立器件(+9.56%)。

我們選取了較有代表性的部分美股科技股,並將相關信息更新如下。本周高通、Arm Holdings、恩智浦等均發佈了第三季度財報。本周漲幅居前的為英特爾(+12.93%)、美光科技(+12.20%)和英偉達(+9.03%)等。

4.行業數據追蹤

(1)存儲芯片價格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小幅度反彈,但近期略有承壓。

(2)TV面板價格小幅回升,IT面板價格逐漸企穩。

5.風險提示

(1)下游終端需求復甦不及預期風險:下游需求復甦程度不及預期可能導致相關企業庫存積壓或相關工程建設進度放緩,並可能再度影響產業鏈內部分企業的稼動率;

(2)地緣政治風險:國際貿易摩擦和相關進出口管制進一步升級,可能導致相關設 備、原材料緊缺,或造成供應鏈風險;

(3)研發進展不及預期風險:相關產品研發進展或技術迭代不及預期,可能導致國產替代進程減緩,或造成部分企業市場競爭力下滑。

// 報告信息 //

證券研究報告:《晶圓代工廠稼動率回升,地緣政治摩擦或加速國內自主可控進程——電子行業周報2024/11/4-2024/11/10》

對外發布時間:2024年11月11日

報告發布機構:東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 聲明 //

一、評級説明:

1.市場指數評級:

2.行業指數評級:

3.公司股票評級:

二、分析師聲明: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諮詢執業資格並註冊為證券分析師,具備專業勝任能力,保證以專業嚴謹的研究方法和分析邏輯,採用合法合規的數據信息,審慎提出研究結論,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

本報告僅供「東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員工及經本公司許可的機構與個人閲讀和參考。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機構和個人的投資建議,任何形式的保證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本公司亦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公司客户如有任何疑問應當諮詢獨立財務顧問並獨自進行投資判斷。

四、資質聲明:

東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經中國證監會覈準的合法證券經營機構,已經具備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我們歡迎社會監督並提醒廣大投資者,參與證券相關活動應當審慎選擇具有相當資質的證券經營機構,注意防範非法證券活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