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明年兩個八天黃金周!春節機票搜索量已翻倍

2024-11-12 19:20

  春節和勞動節假期各增加一天,調休后連續工作不超過六天

  文|《財經》記者 楊立贇 特約撰稿人 胡苗 李瑩

  11月12日,國務院發佈了對《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下稱《放假辦法》)的修改決定。明年將迎來兩個長達八天的黃金周。

  此次修改主要有兩處變動:

  一、春節和勞動節假期各增加一天,分別為除夕和5月2日。

  二、對調休做出了限制,規定「除個別特殊情形外,法定節假日假期前后連續工作一般不超過六天」。

  對於第二項修改,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肖鵬對《財經》表示:「假期‘休而不調’是眾望所歸,假期增加意味着放假前后減少調休,休息好才能玩得好。對旅遊行業來説,八天假期能讓旅客錯峰在節中出遊,單日客流量會更平衡,旅客出遊也較舒適。」

  根據修改后的《放假辦法》及同時發佈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2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下稱《通知》),今后將形成固定的春節八天、國慶七天及「五一」五天的三個長假期(黃金周),以及元旦、清明、端午、中秋四個三天的短假期。

  《通知》顯示,2025年春節假期從除夕至正月初七,共八天,其中有兩天為調休。假期前后的各一個星期六需上班。

  五一勞動節假期從5月1日至5日,有一天調休。國慶節和中秋節假期從10月1日至10月8日,其中兩天為調休。

  通知發佈后不到半小時,去哪兒平臺上2024年春節期間的機票搜索量增長2.2倍,已有成都、鄭州、上海的旅客訂了除夕前夜(1月27日)出行的機票。有旅客從成都飛往廣州、從鄭州飛往三亞,1月28日一早,還有旅客從上海飛往香港。

增加假期、減少調休,需修法

  雖然國務院辦公廳每年都會對放假和調休的日期做出具體安排,但每個假期的放假天數都是由《放假辦法》決定的,而該辦法自1949年頒佈以來只修改過三次。對於調休造成的連續工作天數過多等問題,也必須通過修改此辦法才能解決。

  《放假辦法》於1949年12月23日由政務院(國務院前身)發佈。

  在歷史上,國務院對該決定分別於1999年9月18日、2007年12月14日、2013年12月11日進行共三次修訂。

  春節、「五一」、國慶三個黃金周,以及中秋、端午等小長假在調整中多次發生變化,影響着中國旅遊高峰的走向。

  在最初的規定中,全年法定節假日天數共七天‌,除夕、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均未納入國家法定節假日。

  1999年9月18日,國務院第一次修改《放假辦法》,延長了勞動節、國慶節的假期時間,全年法定節假日天數延長至10天。五一黃金周隨之形成,春節、「五一」、國慶三個黃金周開始三足鼎立。但除夕、元宵、清明、端午、中秋仍然未被納入國家法定節假日。

  2007年12月14日,國務院再次修改《辦法》,取消五一黃金周,將5月1日勞動節放假三天改為一天。同時,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被納入國家法定節假日,各放假一天,除夕納入了春節假期(農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但不納入國家法定節假日。全年法定節假日天數共11天‌。

  至此,五一黃金周消失,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小長假形成。

  2013年12月11日,國務院第三次修改《放假辦法》,將除夕剔除出春節假期,春節放假三天恢復至1949年的規定(農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在這一次的修改中,除夕再次納入春節假期。

調休后的「長工作周」成歷史

  一般來説,我國實行上五休二的工作制度。由於經常碰到法定節假日與公曆曆法中的雙休日不夠銜接,所以為避免節假日碎片化,我國於1999年正式開啟了調休制度。調休就是在節假日總量固定的前提下,通過調整休息日與工作日,來實現假期的化零為整、靈活休假。

  但是,調休制度可能會帶來調休過后連續工作時間過長的問題。例如,2013年元旦恰逢周二,調休后,上班族需要在節后連續上班八天,這在當時也引發過很多討論和抱怨。2019年元旦也在周二,這次國家就改變了元旦的調休制度,改成了對節前的周末進行調休,這樣上班族就只需要在節前多上班一天。

  此外,在2014年假日辦改革之前,節假日每逢碰到周三,就會將節前或者節后的某一個周末集體進行調休以湊成三天的小長假,便也會出現調休前后連續工作多天的情況,比如2013年的五一勞動節和端午節等。

  因此,新的《放假辦法》實施對調休做出了限制。《通知》還顯示,今后如果恰逢周三放假一天,將不再進行調休,以免造成連續工作多天的情況。

  同程研究院認為,2025年的休假方案實質性增加了兩天法定假日。公共假期供給增加了,上班族可以更方便地藉助公共假期拼接長假,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形成假期錯峰出行的新格局。

  同程研究院還表示,新的放假方案一方面對假期前后調休的天數給出了政策性建議,另一方面通過新增兩天假期有效減少了「五一」和春節假期前后的調休天數,積極迴應了公眾對於減少假期前后調休安排的呼聲。2025年公共假期的增加和調休天數的減少可以創造更加靈活的「拼假」選擇,帶薪假與公共假期的彈性銜接將進一步激發公眾的休閒度假的消費熱情。

春節多了一天,去哪過?

  根據去哪兒平臺的數據,從目的地來看,春節期間國內遊搜索熱度較高的城市依然是三亞、大理、哈爾濱、海口、西雙版納等旅遊城市,出境遊目的地熱度增長較明顯的是德國柏林、韓國釜山和澳大利亞墨爾本。

  從價格來看,1月11日-2月6日機票價格相對較高,除夕當天北京-哈爾濱、上海-三亞、上海-昆明等多條航線經濟艙價格是全價,預計將在12月中旬放出折扣艙位。

  截至發稿,去哪兒平臺上已有超過300個城市的用户搜索了春節期間出行方案,也有旅客修改了預約火車票計劃,從除夕當天修改爲除夕前一晚。

  同程旅行數據顯示,除夕前一天和假期最后一天是出行熱度最高的時段。也有不少遊客選擇正月初三到初五出發,在和家人團聚之后,利用假期后半程開啟一場旅行。

  春節假期增加一天的消息公佈后,攜程平臺上2025年春節期間的機票搜索量增長1.7倍,除夕當天的機票搜索量增長2.5倍。以當前預訂情況看,除夕當天,北京、上海、中國香港、深圳、廣州、蘇州、杭州等地用户預訂機票數量較高。還有一些用户提前請2月5日至8日四天的假,獲得13天的超長假期。

  從攜程目前預訂數據看,春節假期整體旅遊訂單預訂熱門國內目的地為:上海、北京、哈爾濱、廣州、三亞、西安、成都、深圳,出境熱門目的地為:東京、曼谷、吉隆坡、中國香港、新加坡。同時,三亞、昆明、麗江等國內避寒遊目的地機票搜索量增長60%以上。

  攜程研究院分析師王亞磊表示:假期是拉動旅遊、交通、餐飲等消費的重要節點,2024年「五一」、「十一」等多個假期國內出遊人次、消費金額均創下歷史新高。2025年法定假期整體增加兩天可謂眾望所歸,困擾公眾的「假期調休」也將得到緩解。國慶和春節的八天長假將有助於釋放假期旅遊熱情,並便於旅客從容選擇錯峰出行,緩解假期集中出遊壓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