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1-11 15:02
11月11日,白雲山跌0.64%,成交額3.40億元,換手率0.83%,總市值477.66億元。
根據AI大模型測算白雲山后市走勢。短期趨勢看,連續2日被主力資金減倉。主力沒有控盤。中期趨勢方面,下方累積一定獲利籌碼。近期該股獲籌碼青睞,且集中度漸增。輿情分析來看,4家機構預測目標均價26.17,低於當前價-10.53%。目前市場情緒悲觀。
異動分析
仿製藥一致性評價+醫藥電商+醫療器械概念+阿里巴巴概念+創新葯
1、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廣州白雲山天心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關於頭孢呋辛酯片的《藥品補充申請批件》,該藥品通過仿製藥一致性評價。
2、2017年年報報告期內,本集團與互聯網平臺達成戰略合作,致力構建「互聯網+醫藥」多元服務。此外,本集團及合營企業加大自有電商平臺的業務發展,從而促進了電商銷售的增長。 2015年1月13日,白雲山舉行非公開發行既與阿里健康戰略合作發佈會,公司擬定增100億元投資大南藥、大健康和大商業平臺,並與馬雲旗下阿里健康共同探索合作醫藥電商。這是繼廣州友誼、廣州浪奇之后,廣州市國有企業上市公司改革的又一重大舉措。
3、2017年報報告期內,本公司控股子公司醫療器械投資公司與上海協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廣州奧諮達醫療器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廣州眾成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公司,搭建廣藥白雲山國際醫療器械創新園為運營平臺,推進園區項目落地。
4、2015年1月13日,白雲山舉行非公開發行既與阿里健康戰略合作發佈會,公司擬定增100億元投資大南藥、大健康和大商業平臺,並與馬雲旗下阿里健康共同探索合作醫藥電商。這是繼廣州友誼、廣州浪奇之后,廣州市國有企業上市公司改革的又一重大舉措。
5、創新葯抗微生物藥注射用頭孢硫脒已上市;子公司廣州拜迪與藥明生物就開展生物新葯研發戰略合作,未來5年選定生物藥方向委託藥明生物進行生物新葯從發現到細胞株構建階段工作;18年1月公司頭孢嗪脒鈉原料藥獲得臨牀試驗批件,該產品為1類新葯,屬於頭孢類抗生素,是我國近二十年來唯一成功獲批的頭孢類一類新葯臨牀批件;主要在研新葯包括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土茯苓總苷片。
資金分析
今日主力淨流入-1790.47萬,佔比0.06%,行業排名58/72,連續2日被主力資金減倉;所屬行業主力淨流入-7.40億,連續2日被主力資金減倉。
區間 | 今日 | 近3日 | 近5日 | 近10日 | 近20日 |
---|---|---|---|---|---|
主力淨流入 | -1713.77萬 | -3069.15萬 | 791.68萬 | -6429.12萬 | -1.43億 |
主力持倉
主力沒有控盤,籌碼分佈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額1.27億,佔總成交額的7.85%。
技術面:籌碼平均交易成本為28.99元
該股籌碼平均交易成本為28.99元,近期該股獲籌碼青睞,且集中度漸增;目前股價靠近壓力位29.48,謹防壓力位處回調,若突破壓力位則可能會開啟一波上漲行情。
公司簡介
資料顯示,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沙面北街45號,香港金鍾道89號力寶中心第2座20樓2005室,成立日期1997年9月1日,上市日期2001年2月6日,公司主營業務涉及中西成藥、化學原料藥、天然藥物、生物醫藥、化學原料藥中間體的研究開發、製造與銷售;西藥、中藥和醫療器械的批發、零售和進出口業務;大健康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及醫療服務、健康管理、養生養老等健康產業投資等。最新年報主營業務收入構成為:大商業67.78%,大健康15.93%,大南藥15.06%,其他0.97%,其他(補充)0.25%。
白雲山所屬申萬行業為:醫藥生物-中藥Ⅱ-中藥Ⅲ。所屬概念板塊包括:智慧醫療、中盤、生物醫藥、廣東國資、抗流感等。
截至9月30日,白雲山股東户數8.73萬,較上期增加7.93%;人均流通股0股,較上期增加0.00%。2024年1月-9月,白雲山實現營業收入590.60億元,同比增長1.50%;歸母淨利潤31.59億元,同比減少16.68%。
分紅方面,白雲山A股上市后累計派現96.06億元。近三年,累計派現41.75億元。
機構持倉方面,截止2024年9月30日,白雲山十大流通股東中,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五大流動股東,持股3492.50萬股,相比上期減少355.70萬股。華泰柏瑞滬深300ETF(510300)位居第七大流動股東,持股1308.08萬股,為新進股東。易方達滬深300醫藥ETF(512010)位居第八大流動股東,持股1097.74萬股,相比上期增加40.60萬股。易方達滬深300ETF(510310)位居第九大流動股東,持股887.60萬股,為新進股東。
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為AI大模型自動發佈,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