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1-11 07:22
轉自: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北京11月11日電(王媛媛、丁雅雯)一年一度「雙11」即將落下帷幕,在車企花式促銷疊加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大力推動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買買買」熱情高漲。分析人士表示,「雙11」帶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熱度繼續升溫,行業佈局機會值得把握。
新能源車企花式促銷鏖戰「雙11」
從年初比亞迪秦PLUS以7.98萬元打響價格戰第一槍開始,2024年的車市可謂是被「價格戰」貫穿全年。在消費者密切關注的年度購物大節「雙11」期間,車企為衝刺年度KPI,開啟「花式促銷」。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領頭羊,比亞迪在雙十一期間推出了多項購車福利。購買比亞迪海豹07 DM-i、海獅05 DM-i並完成購車開票的消費者,可享受至高5000元的車險補貼和至高2.6萬元的置換補貼。
極氪在「雙11」期間發力明顯,推出跨車型聯合優惠,熱門車型如2025款極氪001、007享3年0息,而極氪7X、MIX、009、X等則享2年0息。更有政府補貼、免費選配、限時折扣、家充樁減免及ZAD智能駕駛體驗等多重福利,疊加后優惠可達11萬。
吉利汽車「雙11」期間以舊換新補貼促銷涵蓋多款熱門車型,如星瑞東方曜、星越L東方曜等,以舊換新補貼最高達4.7萬。此外,吉利放出至高2.3萬元的現金直補,線上吉利汽車官方直播間還聯合12大區經銷商在直播間提供促銷福利。
零跑汽車也不甘落后,針對旗下多款車型推出了雙十一專屬購車權益。在11月1日至30日期間,通過零跑官方渠道繳納5000元定金的用户,可享受國家補貼、置換補貼、選裝基金、金融、補能等多項購車權益。這些優惠措施覆蓋了零跑C16、C10、C11、C01、T03等車型。
除了上述車企外,上汽、小米、五菱新能源、問界、埃安等品牌也推出了各自的雙十一購車優惠活動。這些優惠活動涵蓋了置換補貼、現金優惠、金融政策等多個方面,為消費者提供了豐富的購車選擇。
新華財經獲悉,今年「雙11」期間,新能源綠色出行消費增勢顯著,超百款新能源車型在天貓售賣,整車支付可單同比提升超130%。其中新能源汽車品牌極氪全網獨家線上售賣整車,銷售交易額突破近250萬。上汽通用別克新能源車型GL8 PHEV雙11開門紅首日成交同比增長500%,截至日前單品銷售額破億元。
「今年雙11期間,在以舊換新補貼和相關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新能源出行市場展現出強勁的消費勢能,跑出了新能源出行「4+2」 生意增長新飛輪,其中以吉利、奇瑞、比亞迪為代表的高速增長的4輪新能源整車 ,和以九號、雅迪、愛瑪等綠色出行為代表的2輪電動車,都呈現出了生意增長的新曲線」天貓汽車負責人無封對新華財經表示。
「雙新」政策持續推進 行業表現可期
受益於國家報廢更新和以舊換新「雙新」政策促銷政策疊加爆款車型銷量拉動,新能源車企三季度業績表現亮眼。
其中,比亞迪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022.5億元,同比增長18.9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52.4億元,同比增長18.1%。
賽力斯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066.27億元,同比增長539.2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0.38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銷量方面,據乘聯會統計,10月新能源汽車零售量創新高。10月1-31日,乘用車新能源市場零售128.4萬輛,同比去年10月同期增長67%,較上月同期增長14%,今年以來累計零售841.6萬輛,同比增長41%。同時,10月國內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52.9%。
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分析認為,10月新能源零售創出新高,是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的表現,體現出市場對國家報廢更新和以舊換新「雙新」政策的良好反饋,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已連續4個月突破50%。
崔東樹指出,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銷量四季度預計為355萬輛,同比增長39%,2024年累計銷量預計為1068萬輛,同比增長38%。
另據商務部消費促進司二級調研員宋英傑近日表示,截至目前,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申請量超過 170 萬份,日均補貼申請量維持在高位,預計后續該數量會繼續大幅增長。
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配置,海通證券認為,新能源汽車銷售正處旺季,帶動新能源汽車企業良好經營表現,建議關注頭部車企,如比亞迪,吉利汽車,賽力斯,江淮汽車等。
興業證券認為,政策託底下汽車板塊基本面向上。量的方面,此次以舊換新政策加碼,實際刺激效果顯著,部分地方政府推出相關提振政策,四季度各品牌密集的新車上市帶動,各品牌零售普遍上升,疊加去年同期低基數,預計年內乘用車零售同比增幅及零售量有望擴大。汽車板塊量價邊際均有所好轉,對於明年汽車需求並不悲觀,政策託底下板塊有望開啟向上周期。整車板塊推薦比亞迪、長城汽車、長安汽車、理想汽車(港股團隊覆蓋)、宇通客車等,零部件板塊推薦福耀玻璃(業績表現超預期、紅利高股息)、拓普集團(經營表現超預期、海外產能貢獻新增量)、銀輪股份(海外經營持續改善)、經緯恆潤(業績有望拐點向上)、科博達(業績持續兑現、客户產品持續拓展)、中國汽研(智駕檢測增量)等。
中信證券指出,展望2025年,需求端來看,在國產品牌車型周期及產品力提升的推動下,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海外來看,歐洲碳排放考覈面臨關鍵節點,疊加新車型釋放,有望刺激新能源汽車需求重回增長態勢。此外,在原材料成本下降、運營經濟性提升的推動下,儲能裝機需求有望高速增長。供給端來看,隨着電池和中游材料資本開支增速進一步放緩,產業鏈頭部公司引領新一輪技術創新,預計將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和盈利水平,行業格局將持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