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1-09 21:25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盧曉 北京報道
眼下雙十一大戰如火如荼,以白牌商品爭奪下沉市場的電商戰局也再起波瀾。11月8日,京東旗下「京喜自營」在上線一周年之際首次對外披露業務詳情,其「白牌國貨工廠百億扶持計劃」也對外公佈。
從曾經的社交電商到現在的京喜自營,下沉市場一直是京東希望攻克的重要戰場,也是電商平臺們眼中的重要增量市場。京喜自營負責人祁婷當天在接受《華夏時報》等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京喜這個名字其實一直都承載着京東人對於下沉這件事情的執着和夢想,絕對低價的產業帶白牌領域,一定是未來生意增長的一個好的機會和窗口。
百億補貼扶持國貨工廠
百億補貼是京喜自營在下沉市場的新武器。
11月8日,京喜自營宣佈,計劃每年投入100億元,為白牌國貨工廠補貼商品價格,實施運營和流量扶持、補貼物流運費。據其介紹,京喜自營「百億補貼」重點扶持1萬家白牌國貨工廠,初步測算平均每家工廠預估補貼100萬元。
流量是京喜自營百億補貼的最大投入方向。祁婷告訴記者,工廠在電商運營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流量太貴,而京東需要這些極致性價比的商品去吸引新用户,所以所有大家能看到的外圍觸點,包括站內的廣告等等都是京東主動投放。
此外,物流也是京喜自營百億補貼的重要方向之一,據悉目前其已經全部對接京東物流。祁婷表示,京東物流的體驗很好,但背后的成本投入確實會貴一些,但所有這些費用都不需要工廠來支付,也不需要用户來支付,「我們希望用户能夠享受到更好的服務,讓用户真實地不為流量去買單,而是為好的商品去買。」
京喜一直是京東在下沉市場的排頭兵。據記者瞭解,京喜2019年便已上線,由京東拼購App更名而來,主打社交電商,它曾一度佔據京東在微信的一級入口,為京東帶來大量用户增長。但一系列變動調整后,去年11月京喜開啟自營新模式,今年5月29日京喜在社交平臺宣佈更名為「京喜自營」,在此之前,它的名字是「京喜直營」。記者觀察到,目前京喜自營在京東主站上以官方自營店的形式出現,粉絲超過1億4千萬人。
回顧過去一年,祁婷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京喜自營目前看三個考覈指標,第一個是訂單量,第二個是用户數,第三個是復購率,「到現在為止,這一年這三個指標我們是超計劃完成的。」
在這些數字背后,她表示京喜自營更關注的是這一年過程中的供應鏈搭建情況,以及京喜自營的拉新效率,「通過一年來看,無論是從拉新的這些過程指標,還是説拉新的數量,都已經算是驗證了我們之前的一個想法。」
下沉市場打響差異戰
用户新增焦慮讓下沉市場的白牌之戰早已打響。
面對拼多多的迅速增長,不只京東在2019年成立京喜,淘寶也在2020年3月上線「淘寶特價版」,但今年2月起有消息稱淘特平臺上的商家和商品將遷回淘寶,阿里方面隨后也迴應稱,淘特繼續發展,同時增加手淘的全量供給來服務淘特原有市場用户。
下沉市場競爭的一系列變化背后,一個大背景是隨着電商市場整體增速放緩,電商巨頭們都不再只是派出一個團隊在下沉市場廝殺,而是全方位投入到低價戰爭當中。這其中,整個京東集團在2022年底開始就以低價為主要戰略,2023年京東主站相繼上線了百億補貼、九塊九包郵等頻道,並推出了下調免郵門檻等一系列低價舉措。
電商平臺的低價大戰中,關乎着絕對低價的白牌工廠之爭一直激烈。
相關統計顯示,目前全國有100多個產業集羣,以浙江、江蘇、廣東、山東四省最為集中,這其中聚集了大量的生產白牌商品的工廠,但這些工廠的經營發展面臨着成本高、賣不動、不賺錢等挑戰。誰能幫這些工廠解決困難,誰就能搶到更多白牌市場份額。
自營模式是京東在白牌戰場的最大差異競爭點。
據記者瞭解,京喜自營模式下所有的選品定價、運營、物流、售前售后服務全部由京東來做,但跟京東自營的一個顯著區別是,不需要把這些貨提前從工廠完全備貨到京東的倉庫里。祁婷表示,相比傳統的全託管模式,京喜直營模式介入到供應鏈的程度更深,「我們更傾向於叫它類自營。」
需要提及的是,京喜自營當天還宣佈,后續其將在全國50城展開招商,與各級地方政府和相關協會組織共建100個國貨產業帶,其中,打造5個成交額過百億的核心產業帶,孵化5000家白牌國貨超級工廠,輻射帶動數千萬人就業。有業內人士在跟記者交流時認為,京東擅長的自營模式對白牌產業帶商品有較強的「議價權」和「定價權」,京喜的低價優勢在行業內會相對明顯。
祁婷當天還對記者表示,並不介意白牌產業帶工廠多平臺發展,因為整體規模增長對工廠的成本能力和運營能力會有一定帶動提升,「我們更多的是看京喜到底對合作工廠有沒有更多的價值,是不是幫它賣更多的量,節省更多的成本,賺的比在其他平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