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探館醫療器械展區 感受「黑科技」魅力

2024-11-09 16:21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郭婷) 全球最小的可感知可充電「腦起搏器」、全球首個「雙超高場」頂級科研磁共振平臺、全球首個內鏡下袖狀胃成形術系統……在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醫療器械展區,各類創新產品目不暇接,讓觀眾充分感受到「黑科技」的魅力。

「大家伙」亮眼

  走到西門子醫療展臺,兩臺「大家伙」十分顯眼。這是本屆進博會亮相的全球首個「雙超高場」頂級科研磁共振平臺。該平臺由7T超高場強磁共振MAGNETOM Terra.X和超高梯度場3T磁共振成像系統MAGNETOM Cima.X(200/200)兩款設備組成,匯聚了多核代謝成像等技術,將在全身腫瘤、神經類疾病等領域發掘全新影像學生物標誌物。

  據西門子醫療工作人員介紹,MAGNETOM Terra.X創新點在於首次打破了超高場磁共振單一氫核成像的界限,可以實現鈉、磷等關鍵原子核的多維成像,為疾病認知、定性和定量評估提供新的信息維度。同時,MAGNETOM Cima.X比傳統磁共振的梯度性能提升4—5倍,可以更精準地測定關鍵參數,有助於準確判斷腫瘤的性質和惡性程度。

  在醫療器械展區,不少企業都像西門子一樣,把展臺核心位置留給了大型設備。

圖為「微腦成像」高端科研型磁共振SIGNA MAGNUS。(郭婷 攝) 圖為「微腦成像」高端科研型磁共振SIGNA MAGNUS。(郭婷 攝)

  GE醫療今年攜17款最新的創新成果參展,涵蓋PET/CT、磁共振、超聲等設備。其中,中國首展的「微腦成像」高端科研型磁共振SIGNA MAGNUS尤為引人注目。據瞭解,該設備專門應用於腦部和神經系統檢查,梯度性能是傳統全身磁共振的4倍,可以讓腦成像達到微米級,對精細的腦部微結構和病變具有更好的檢出能力,有效提升腦震盪、腦腫瘤、抑郁症、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臨牀診斷和腦科學研究水平。

  此外,醫科達、瓦里安醫療均帶來了放療領域的設備。醫科達在本屆進博會開幕日當天首發的3款放療領域的最新技術解決方案中,有2款是大型設備,包括亞洲首發智能自適應一體化放療平臺Elekta Evo、亞太首發新一代高場強磁共振放療系統Elekta Unity 3.0。

  瓦里安醫療全球首發了體表影像引導下的乳腺癌精準短程大分割放療創新方案和自適應放射外科複合手術室。前者是為乳腺癌放療而設計的產品,將放療療程從常規的5—6周縮短至1—3周;后者是一款以人工智能驅動的多模態影像引導的在線自適應放療解決方案,將全球體積最小的新型0.55T低場強磁共振(MR)優勢與前沿自適應放療機器人有機結合,有助於提高放療的個體化精準度。

 「高精尖」吸睛

  除了「大家伙」,醫療器械展區也匯聚了眾多看似小巧卻高精尖的產品。

  「這是目前全球最小的可感知、可充電腦起搏器,重量只有29克。」在美敦力展臺,工作人員正在向參觀者介紹一款小巧輕薄的創新展品——Percept RC腦起搏器。腦深部電刺激(DBS),俗稱「腦起搏器」,是一種用於治療帕金森病、特發性震顫、肌張力障礙、藥物難治性癲癇等神經系統疾病的神經調控技術。

  美敦力的這款產品看似小巧卻藴含高科技。據介紹,Percept RC是目前全球最小、最薄的腦起搏器,其搭載了BrainSense大腦感知技術和Overdrive電池技術2項專利技術,得以實現可感知、可充電。

  「它就像放置在患者體內的‘觀察員’,可以詳細記錄患者腦內發生的變化,有利於幫助醫生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精準化治療。」工作人員介紹,以前的腦起搏器是單向的刺激治療,需要醫生結合自身經驗和患者臨牀表現,作出臨牀決策。但大腦感知技術能夠捕捉患者的大腦信號,並把信號用可視化的方式傳遞給醫生,為醫生做臨牀決策提供支持。

  Apollo ESG內鏡下袖狀胃成形術系統是波士頓科學此次帶來的「進博首秀」產品。內鏡下袖狀胃成形術(ESG)是指通過胃鏡對幽門前胃竇至食管胃結合部大彎側胃壁進行間斷或連續全層縫合,對胃進行袖狀成形,從而減少胃的容積,達到減重目的。

  「簡單來説,就是在內鏡下把胃縫起來一部分,就像袖子一樣,所以叫做袖狀胃成形術。」波士頓科學的工作人員説。據介紹,波士頓科學的Apollo ESG產品是全球首個且目前唯一獲得FDA批准的內鏡下袖狀胃成形術系統,通過內鏡下袖狀胃成形術將胃體積縮小約70%—80%,可以幫助BMI為30-50 kg/m2且無法採用更保守的措施減重或維持體重減輕狀態的肥胖症成年患者減重。

  在碧迪醫療的展臺,一個外觀形似高速列車的碧迪醫療「進博號」展示了該公司此次帶來的10余款創新展品,多為導絲、採血器、導管等小巧的產品。據瞭解,此次展出的全球首款3CG PICC可追蹤及定位的經外周穿刺中心靜脈導管,採用了先進的磁導航定位技術,能夠在磁追蹤和腔內心電圖的引導下,精準地將導管尖端引導並定位於上腔靜脈的理想位置。這不僅提高了置管成功率,還減少了導管異位、堵管、機械性靜脈炎等併發症的風險,減少患者因反覆靜脈穿刺和調整導管而帶來的痛苦和不適。

 適老化、居家化

  「銀發經濟」成為新藍海。在7.1H醫療器械展區的健康養老專區,助聽器、護理設備、康養設備等適老化產品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體驗。今年進博會上,記者發現適老化、居家化的醫療器械展品明顯增多。

  在醫療器械展區設立的健康養老專區,集中展示了一批針對老年人聽力問題、睡眠障礙、行動不便等痛點的適老產品。例如,總部位於丹麥的WS Audiology集團旗下品牌西嘉助聽器展出搭載IX音聚平臺的新產品魅影IX助聽器。據介紹,該款產品主要針對「嘈雜環境多人對話」這一痛點,具備實時對話增強功能,能適應嘈雜的多人對話場景。而且機型設計纖細,能提升佩戴舒適度。

  人未老,眼先衰。圍繞老年人常常面臨的白內障、老花眼等眼科疾病,愛爾康帶來了多款創新產品。據瞭解,老視矯正型人工晶體——波前重塑非衍射型EDoF人工晶狀體,採用了非衍射設計來實現擴展深度焦距,與單焦點人工晶體相比能夠提供從中距離到遠距離的連續清晰視力,讓患者在多種距離上都能有更好的視覺體驗;玻璃體視網膜白內障系統Unity VCS,具備白內障超聲乳化和玻璃體切除功能,可以提升手術效率。

  隨着人們對於自身的健康管理愈加重視,更多企業關注到居家需求,將醫療服務場景延伸至家庭。

圖為自動化腹膜透析產品。(郭婷 攝) 圖為自動化腹膜透析產品。(郭婷 攝)

  腹膜透析是終末期腎臟病患者最重要的腎臟替代治療方式之一。萬益特以「更智能,構建完善且高品質的居家透析生態系統」為主題,展示了數字化技術支持下的自動化腹膜透析(APD)全產品生態體系。據工作人員介紹,通過腹透產品和一體化解決方案,可以將腹膜透析從醫院延伸至社區及家庭,為終末期腎病患者的居家治療和遠程診療創造可能。

  此外,歐姆龍圍繞居家需求,帶來了可同時測量血壓和心電的心電血壓計、無線心電記錄儀等多款產品。心電血壓計具備「血壓+心電」同時監測功能,將原本在醫院進行的心電監測手段帶到了家庭,有助於高血壓患者便捷及時地發現房顫為主的心律失常的風險,提高患者併發症管理的意識。無線心電記錄儀則為高血壓及房顫等心臟疾病患者提供日常心腦血管健康管理,能夠幫助出現心律失常的患者在居家等多元場景下,隨時隨地進行心電監測。

中國醫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使用。

(責任編輯:常靖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