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1-09 11:27
轉自:勞動報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97億,佔總人口的21.1%;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約2.17億,佔比達到15.4%,意味着中國已經步入中度老齡化階段。預計2050年,60歲以上老年人將達到近5億。
老齡化是挑戰也是新機遇。《關於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的發佈,被業內視為迎來了「銀發經濟元年」。意見中提到,要利用進博會等平臺展示推介銀發經濟前沿技術和產品服務,助力銀發經濟產業延伸。
第七屆進博會上,銀發經濟已成為一大亮點。健康養老專區展品愈加豐富,醫療器械與醫藥保健展區更是雲集了眾多針對老年人常見疾病的醫療「黑科技」,助力銀發族實現更健康的老去、更體面的生活。
市場越大,展位越大
據統計,前六屆進博會養老康復及輔助產品預計成交額累計達3.48億美元。三年來,進博會的康復養老專區不僅面積擴大到了4000平方米,概念也從單純的康復升級到了「健康養老」,聚焦老年人行動不便及照護需求,集中展示了一批康復輔助器具和生活照護產品。
它們因中國巨大的市場需求而匯聚於此,不僅帶來了先進的護理器具和康復設備,更是帶來了對老年人尊嚴和高質量生活的尊重與呵護。
第二次來到健康養老專區參展、來自瑞典的護理器具研發和生產企業安究擴大了自己的展位。「市場需求大了,我們的展臺也就大了。」安究中國區銷售總監王鵬超説,由於看好中國銀發經濟市場和進博會平臺,安究從進博會的「新朋友」變成了老朋友,並帶來了更多展品,涵蓋起居空間、衞浴空間和活動空間中最具代表性的創新護理設備,包括電動移位機、電動衞生椅、電動病牀、防壓瘡牀墊等,在展臺上構建了一個現代化的養老機構樣板間。
養老機構專不專業?對老人有沒有耐心?老人及家屬選擇養老院和護理機構時,時常為這些問題感到擔憂。「如何給不同活動能力的老人提供不同的養老解決方案和護理方案,不僅是中國養老一個痛點,也是全世界養老的痛點。」王鵬超介紹,安究帶來的設備和解決方案,就是爲了解決養老機構和家屬的這些擔憂,讓失能老人更有尊嚴,讓護理人員工作更輕松。
翻身、洗澡等日常小事,對失能老人及照護人員來説,卻是一件難事。有了這些器械的輔助,失能老人能更安全地完成起身、移位等動作,減少受傷的可能,更舒適地進行如廁、淋浴等日常活動。「老人即使已經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但也有有尊嚴地完成基本生理活動需求。」王鵬超表示。
同時,照顧失能老人也是一項繁瑣且辛苦的工作,因而長期護理行業員工流失率較高;且隨着護理需求的增長,長期彎腰俯身,也會為護理人員帶來健康困擾。而通過體位調整吊兜、被動式移位機和高度可調節型衞生椅的組合,不僅能幫助護理人員至少提升35%的工作效率,還能讓工作人員在75% 的時間保持健康的工作姿勢。
來自冰島的形器材公司奧索同樣也看到了中國老年康養市場的潛力,準備將在上海設立的大中華區地區總部升級成為亞洲總部。奧索公司透露,自2019年首次亮相進博會以來,過去幾年在中國的營收累計增長超30%。
本屆進博會,奧索展出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矯形器和主動力膝關節,幫助老年人及腿部截肢人羣「行穩致遠」。
隨着生活水平和健康程度的提高,大家對老年生活的期待已不只是有尊嚴,還要活得更精彩。出門旅行看看世界也成了不少老年人的新選擇。然而關節炎、肢體損傷等,也會限制老年人的活動範圍。據介紹,由於膝關節軟骨的自然退變和日常磨損,近半數60歲以上老人都存在關節問題。
嚴重的關節炎除了手術治療外,通常只能服用止痛藥來緩解疼痛。奧索展出的安陸德免荷一號看起來就像由綁帶構成的護膝,外部有幾個旋鈕,它如何減輕骨關節炎疼痛?「針對關節磨損這一造成老年人骨性關節炎的主要元兇,支具通過‘3點力學原理’,以物理方式把骨頭之間的間隙打開,走路就不會那麼疼了。」奧索中國市場經理李迪琛簡單介紹了其原理。
盤古主動力膝關節則不僅能幫助截肢患者重新站起來正常行走,還能通過內部的智能微處理器和強力電機,模擬肌肉的主動運動,為使用者行走、站立提供動力,因而尤其適合肌肉力量較弱的老年人。
老年健康科技首發首秀雲集
展商對老年健康的關注不止於健康養老專區,本屆進博會上,不少頭部醫藥企業和醫療器械公司都帶來了老年人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慢性病、退行性疾病的前沿診療方案。
"2024年飛利浦未來健康指數"報告指出,伴隨着人口老齡化,醫護人員短缺、醫療資源分佈不均等挑戰凸顯,如何讓更多的人獲得及時、高質量的關護是全球醫療系統關注的焦點。報告認為以AI為代表的突破性、顛覆性科技是縮小健康差距的方式之一。
在CT領域,飛利浦展出的業界首臺配置了經美國和中國雙重認證的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算法的高端設備CT 5300。該設備不僅能在較低輻射量下大幅提升圖像精度,還能使檢查診斷效率提升5倍,解決掃描效率低、圖像質量不佳導致漏診、誤診及應對疑難患者能力低等臨牀痛點。
筆者注意到,進博會上,「AI加持」已成為高端CT、超聲系統的新趨勢。新技術能大大提高心血管疾病、退行性疾病診斷的準確性和及時性,為老年患者爭取到更多治療時間和康復的可能性。
GE醫療全球首秀的阿爾茲海默病精準診療一體化生態解決方案可提前10-15年發現阿爾茲海默病病變可能。能做到對疾病的「未卜先知」,離不開業內首款AI和深度學習技術賦能全影像鏈的數字PET/CT Max Apollo在成像上的突破。
除了應用AI技術,大大提升數據採集質量,在單位靈敏度這個核心指標上獲得突破外,Max Apollo還能自動識別病人檢查部位,將病人送到機器內合適的角度,獲得最好的成像質量。「同時我們與藥企合作,展出了阿爾茲海默症的相關治療藥物,構成了診療一體化的完整體系。」GE醫療展臺工作人員介紹。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3》顯示,在我國居民疾病死亡構成比中,心血管疾病佔首位。經過了20億張心臟影像的學習和訓練,西門子醫療中國首秀的人工智能旗艦心血管超聲系統Acuson Origin可提供5600多項AI自動化超聲測量,減少不同年資醫生檢查的差異性,提高診斷結果的準確性和一致性,為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病、結構性心臟病及心律失常診斷和患者監護帶來突破。
對老年人而言,專業的居家護理與診療同樣重要。碧迪醫療將「銀發健康及居家護理」作爲了未來健康的重要組成,設置了沉浸式場景化專區,在家庭化的場景中,擺放了全球首個非侵入式並降低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的女用導尿棒、可穿戴式自動注射器、一次性使用安全型末梢採血器等6款中國首展首秀的展品。
「將藥劑注入注射系統,按下按鈕,藥劑就會在10分鍾的時間內完成緩釋。如果是非醫護人員,自己完成注射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碧迪醫療展臺工作人員王女士介紹,通過這種創新的貼片式注射系統,老人可以在家中完成皮下遞送大劑量或高粘度固定劑量生物製劑,比自行注射更加安全、精確。
為中國老人「量身定製」健康方案
首發、首秀的高精尖醫療技術為老年人常見疾病帶來了更精準的治療手段。同時,中國老年健康的廣闊市場,也吸引了一批跨國醫藥企業為中國老人「量身定製」解決方案。
鈕曼醫療這個名字對於公眾來説有些陌生,但它已是進博會的7屆全勤生,進入中國市場也有20多年。上屆進博會帶來的數字化心肺康復訓練系統已在廣州的醫院、社區衞生中心的康復科落地,今年,鈕曼醫療以「主動健康與老齡化科技應對」為主題的展臺上,迎來了負荷超聲測力計平臺、上肢動態能量計、下肢動態能量計、核磁共振測力計的中國首秀。
「鈕曼醫療深度關注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和主動健康需求,因而藉助進博會的溢出效應,引進德國的先進的技術和經驗,為中國慢病患者提供個性化、科學化、精準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解決方案。」鈕曼醫療副董事長李海波介紹,針對當下老年人精準運動的痛點,鈕曼醫療轉化廣東省人民醫院心臟康復團隊「心臟康復標準化系統」研究成果,在進博會上發佈了「數智化精準運動算法系統」,進一步優化慢病患者主動健康的方式和路徑。
「生命在於運動」雖然是句俗語,但適度運動對老年人的心肺系統和情緒舒緩都有幫助,一些醫院也把運動視作一味「良藥」開出「運動處方」。李海波介紹,過去三年,鈕曼醫療的運動康復中心開出了18萬張運動處方。
「運動作為一種‘藥’,也有療程、有劑量、有強度。」在下肢動態能量計前,李海波向記者介紹了什麼是運動處方。不同於健身教練給出的「20個一組、一天五組」的指令,運動處方則是以心率、代謝當量、耗氧量等指標作為最終的效果衡量。而這臺機器能在記錄這些數據的同時,通過數字化模擬和公式計算,輸出個性化的診療方案。這使得醫生對患者情況進行更全面、科學的分析和評估,從而制定精準的運動方案,最終達到精準運動,提高慢病干預的效果和成功率。
除了運動,膳食營養也是主動健康的一部分。受到種種養生信息的影響,老年人常常會有較多忌口。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營養科主任高鍵教授指出,根據國家標準,老年人每日應當攝入的蛋白質、鈣、維生素D等,反而比年輕人更高。由於消化吸收效率低以及吞嚥功能障礙等原因,老年人反而要「多吃」,並且更要關注營養的均衡、足量攝入,特別是優質蛋白的攝入。在必要時,應去營養科就診,考慮適當攝入特醫食品,作為日常飲食的補充。
「雅培基於中國老年人的營養現狀,通過研發與創新帶來了適合他們的醫學營養品。」雅培營養品業務部門副總裁兼中國大陸及香港總經理吳海英介紹,針對中國老年人的特定營養需求,在35種營養元素的基礎上,雅培提高了全安素的蛋白質含量,達到21.15g/100g。「去年在進博會上首次亮相的新一代雅培全安素,如今已經從展品變商品,加速惠及中國用户。今年我們帶來了安素倍佳,這也是本土研發創新的成果,其中添加的CaHMB和乳清蛋白有助保持肌肉健康。」
此外,雅培還開發了經中國營養學會老年營養分會評測認證的營養自測小程序,幫助銀發族更科學地計算每日所需的營養補充量。
展商眼中的銀發經濟未來
在進博會上海會議活動「2024推動上海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上,復旦大學老齡研究院副院長胡湛教授預測,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總消費在2018-2035年顯著增長,在人均消費水平中等增長速度的假設下,消費增長的貢獻為58.41%,人口老齡化因素的貢獻達到41.59%。
採訪中,多位健康行業從業者和專家也提到,未來,中國有更多的健康需求和消費潛力等待釋放,老年康養市場仍有擴展的空間。
李迪琛表示,雖然過去幾年奧索在中國的營收大幅增長,但中國市場的銷售額佔全球比例卻很低。幾萬元到數十萬元價格不等的中高端假肢和支具,對消費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安究也面臨類似的情況。「時至今日,老年護理市場仍然是一個相對小眾的賽道。」王鵬超介紹,由於專業的護理設備價格較高、佔地面積比較大,在國內難以向家庭普及,目前安究的產品主要仍是銷往醫院和中高端養老服務機構。「隨着商業保險的普及和老人支付能力的不斷提高,專業護理設備的接受度會越來越廣。」展望未來,王鵬超對這條賽道仍然充滿信心。
此外,專家也指出,雖然大家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但部分老年人乃至家屬在營養、保健領域存在誤區,容易輕信網絡信息和「病友」;還有部分老年人的主動健康的意識仍然不足,「換句話説,直到生病了纔會發覺自己身體有問題,纔去吃藥治療。」李海波認為,提前進行健康干預,讓老年人晚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實現「健康衰老」,是未來老年科技的趨勢。
「現在我們的展臺上只有十幾台設備,未來20年,可能全國的社區醫院都會有更多臺專業設備供老年人使用,大家科學運動的同時分享健康心得。」李海波設想中,未來老年康養可以深入社區,更加便利、可及。
頭圖為碧迪醫療銀發健康及居家護理專區。勞動報記者顏筱依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