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實探第七屆進博會醫療器械展區:「黑科技」助力外科手術微創化,中國企業「朋友圈」再擴圍|聚焦2024進博會

2024-11-09 11:03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郭怡琳 于娜 上海報道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郭怡琳 于娜 上海報道

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於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行。作為全球新品首發地、前沿技術首選地、創新服務首推地,全球企業帶着最新產品和最大誠意來到這里,共赴一年一度的「東方之約」。

據悉,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位於7.1、7.2及8.1號館,展區以「健康中國,美好生活」為主題,吸引世界各地260余家企業參展,匯聚全球十大醫療器械企業、十一家世界500強制藥企業,着力展示創新葯械研發、生物醫藥技術、跨界數字化診治等醫療領域新質生產力。而每年進博會上,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總是龍頭企業雲集,「高精尖」技術扎堆,備受世界各地的採購商關注。

對此,波士頓科學大中華區總裁張珺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表示:「進博會承載着與世界共享中國機遇、讓中國與世界創新相促的宏大願景。作為進博會的常駐客、受益者,每次參展,我們都深切感受到了中國市場對前沿醫療創新的熱情和渴盼。這些未被滿足的醫患需求,也堅定着我們‘為生命創新’的初心和加碼投資的信念。面向未來,波士頓科學還將把企業發展的使命和大眾健康的需求緊密聯繫在一起,以創新技術釋放本土新質生產力,以合作共贏賦能全產業鏈生態協同,從‘一展匯世界’,加速全球前沿技術在中國的可及可得,到‘一展惠全球’,助推中國醫療創新融入全球生態。」

戴上VR沉浸體驗黑科技

今年進博會上,各家醫療器械企業爲了讓觀眾近距離了解到產品的「高精尖」,紛紛用VR、實物模擬等方式,展現疾病治療背后的晦澀原理,或是幫助「零基礎」的觀眾體驗醫生操作手術時的感覺。

(諾華VR眼鏡體驗區) (諾華VR眼鏡體驗區)

在諾華製藥展臺,記者見證了首個藥企和AR結合的智能產品。AR/VR技術作為當下最具前瞻性和創新性的技術之一,所帶來的影響和改變超越傳統想象和預期。在現場工作人員指引下,記者嘗試佩戴VR眼鏡體驗放射配體療法的工作原理和過程。繼去年諾華展臺引入微軟HoloLens眼鏡演示放射配體療法方面的信息之后,今年再次攜手蘋果VisionPro設備加持,進一步沉浸體驗感受。

據悉,自2018年參加首屆進博會以來,諾華已有多款創新葯及適應證在國內獲批,全球首創小干擾RNA降膽固醇藥物樂可為(英克司蘭鈉注射液)也是進博會「溢出效應」的獲益者,已成功從「首秀展品」走向臨牀應用,為科學、長期的血脂管理提供了更多元的臨牀解決方案。

在博士倫展臺,一位觀眾在現場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正在操作一款全數字化手術可視化設備Seeluma。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比起以往的設備,這款數字化設備不僅能看得‘清’,還能看得‘深’,因為眼球是個立體的形狀,而此前的設備大多是平面圖形,更考驗操作醫生的臨牀經驗。在這套設備的輔助下,年輕的眼科醫生也能更快地進行手術操作。」

植入器械新品首發首展

作為進博會的「常客」,波士頓科學此次攜80余款創新產品亮相,涵蓋心臟、外周血管、腫瘤、泌尿、消化道、神經調控等多個領域。記者注意到,波士頓科學集中展出旗下10款獲得或被提名蓋倫獎的產品或技術,同時還帶來了一款「中國首發」產品——新一代血管內超聲系統AVVIGO+MAH,作為波士頓科學本土產研的最新代表,該產品將在本屆進博會舉行預上市發佈;另一款「進博首秀」產品——Apollo ESG內鏡下袖狀胃成形術系統,是首個且唯一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內鏡下袖狀胃成形術系統。

(波士頓科學Apollo ESG內鏡下袖狀胃成形術系統) (波士頓科學Apollo ESG內鏡下袖狀胃成形術系統)

美敦力今年攜近百款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亮相,其中包括全球首展產品Evolut PRO+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系統。據美敦力介紹,它是美敦力全球最新一代的TAVR產品,致力於為主動脈瓣狹窄患者提供終身管理。其創新的「瓣膜大視窗」設計,為未來冠脈介入導管操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將助力提升手術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愛德華生命科學在進博會現場宣佈,其研發的專門用於心臟二尖瓣外科置換手術的MITRIS RESILIA二尖瓣瓣膜正式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為需要置換二尖瓣的中國患者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據悉,作為愛德華外科RESILIA家族的新一代產品,MITRIS RESILIA瓣膜是全球首款,也是目前唯一獲批的採用RESILIA全封閉抗鈣化技術的外科二尖瓣生物瓣膜,顯著提升瓣膜的耐久性。

歐姆龍健康醫療事業一直秉持「Going for ZERO預防醫療,讓世界更健康」的美好願景,歐姆龍聚焦慢病管理,推出了一系列心腦、呼吸、疼痛領域的數智化慢病管理設備。在歐姆龍循環管理展區,記者看到以「智律波」房顫風險提示血壓計U783T為代表的家用監測設備亮相。這些產品以實現同步監測血壓和心電、房顫風險提示為突出亮點,標誌着歐姆龍將業務拓展至「房顫的早期發現和防治復發」這一前沿領域。

參展中企朋友圈擴圍

除亮眼的全球首秀、中國首展等產品外,隨着進博會的「溢出效應」不斷擴大,參展的中國企業數量持續增加。記者在現場看到包括萬泰生物復星醫藥、元化智能、東阿阿膠、高濟健康等企業亮相進博會。

記者現場看到,萬泰生物作為首家推出國產二價宮頸癌疫苗的廠商,着重展示了其疫苗產品的科研實力和卓越品質。對此,現場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萬泰生物在創新孵化專區推出生育友好型宮頸癌防控展區,宮頸癌篩防相關企業在專區展示全球領先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交流我國子宮頸癌防控經驗與成果。

據悉,自2020年萬泰二價宮頸癌疫苗上市以來,其產能穩步上升,顯著提高了我國宮頸癌疫苗的接種率。2021年,該疫苗通過了世界衞生組織(WHO)的PQ認證,標誌着其獲得了國際市場的認可。目前,該疫苗已成功獲得摩洛哥、尼泊爾、泰國等19個國家的市場準入,並被納入泰國、尼加拉瓜、安哥拉、尼泊爾的國家擴大免疫規劃中。

在手術機器人行業備受矚目的時代,元化智能以香港公司主體攜錕鋙®全骨科手術機器人及妙微視無線膠囊內窺鏡系統亮相進博會,吸引了廣大參會者的目光。據悉,元化智能的錕鋙®全骨科手術機器人是首個「香港製造」的全骨科手術機器人。錕鋙®在香港的臨牀應用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公司與本地公立醫院和大學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成功實施了多例基於該技術的骨科手術。元化智能也通過與香港高校合作,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不僅增強了公司與學術界的聯繫,還為香港的醫療科技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

此外,大健康領域知名藥店領軍品牌高濟健康二赴「進博之約」。今年進博會上,高濟健康與阿斯利康、歐加隆、諾華中國、賽諾菲、赫力昂、暉致、武田中國、諾和諾德等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簽訂了多項合作項目。據悉,這些合作涵蓋「就醫、用藥、健康管理」等關鍵業務領域,有利於打造高濟「15分鍾步行健康生活圈」,推動醫藥健康資源的均質化與普惠可及。

高濟健康CEO龔建軍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表示,「進博會的平臺聚集各國優秀企業,不僅讓我們有機會接觸到國際上最新的醫藥創新成果,更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與全球頂尖企業交流合作、共同進步的廣闊平臺。高濟健康極力打造‘15分鍾步行健康生活圈’,推動優質醫藥資源與健康服務下沉,為醫療大健康產業提供高質量基層醫藥健康服務入口。」

(東阿阿膠錦上花展區) (東阿阿膠錦上花展區)

華潤醫藥攜東阿阿膠的「錦上花」滋補生活茶亮相進博會,並舉辦全球首發儀式。據悉,  「錦上花」作為東阿阿膠旗下的新品牌,旨在喚醒當代年輕人的養生意識,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東阿阿膠推出「錦上花」品牌,構建了一套完整的產品體系,形成「潤青春、保天年、有本錢」三大系列,養生茶飲、養生鮮燉、養生膏方、養生產品四大品類,精準對接現代人對健康生活的多樣化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復星醫藥已連續七年奔赴進博之約,產品實現由展品到商品的轉變。以直觀復星Ion支氣管鏡機器人(下稱「Ion」)為例,2019年,Ion在進博會首次展出,被專業人士及大眾所熟知;2024年3月Ion成功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獲准上市,同年9月實現首臺Ion商業裝機並順利完成首次商業應用。而在今年的進博會上,Ion迎來國內獲批上市后的進博會首秀,引來眾多參展者關注。

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表示:「這七年以來,復星是進博會的參與者、見證者,更是受益者。依託進博會平臺,我們長期深耕的創新成果持續落地,一批前沿創新從‘展品’變‘商品’,很多海外合作伙伴從‘展商’變‘投資商’。我們堅信中國始終是世界發展的重要機遇,我們將攜手更多海外成員企業和全球合作伙伴,推動更多前沿創新在中國落地生根,在進博會的大舞臺上相向而行、相互成就。」

見習編輯:姜雨晴 主編:陳巖鵬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