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1-08 18:24
轉自: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上海11月8日電 (談瑞、周子涵)本周,新華出海系列指數全數上揚,93%的成份股周內收漲。其中,電新出海50指數連續5日走強,累計漲幅8.43%。核心權重股上海電氣(601727.SH)繼上周收漲26.8%之后,本周氣勢更盛,5天收穫4個漲停板,周內漲幅高達51.8%。
TMT出海丨全球用户人均安裝2箇中國APP
中國的移動應用出海在今年進展迅速。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應用出海總安裝量相較於去年同期增長了11%。
全球營銷衡量與體驗管理平臺AppsFlyer的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整個中國移動互聯網出海應用的總安裝量是150億個,相當於全球每個用户平均安裝中國廠商的2個應用。
AppsFlyer大中華區總經理王瑋表示,中國出海品牌今年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全球應用廣告花費不斷上漲、應用安裝量逐步減少的大背景下,中國品牌逆勢而行,用更少的廣告花費實現了應用安裝量和營收份額的更快增長。
從取得成功的出海移動應用的類別來看,遊戲仍然是最為關鍵的賽道,但過去三年其佔比已經從70%降到了50%。在此之外,AI和短劇類應用快速崛起,社交媒體、娛樂、購物等各種品類也在海外受到了廣泛歡迎。
「不是因為遊戲的市場縮小了,而是更多來自非遊戲的行業增長變快,拉低了遊戲的佔比。」王瑋介紹,在非遊戲領域中,增長最快的四個方向分別是金融、社交、工具和泛娛樂。
上揚的增長曲線固然吸睛,但也需要注意到海外移動應用在隱私安全、數據保護、運營監管等方面所面臨的愈發嚴格的監管態勢。例如在蘋果正式實行ATT(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隱私採集許可新政的三年時間里,出海移動應用在iOS平臺的廣告投入已經呈現出顯著縮小的狀態。除了蘋果,谷歌也承諾Google Chrome將在兩年的時間內逐步刪除第三方Cookie,推出「隱私沙盒」。頭部企業不斷收緊數據保護政策,業界指出或將改變移動互聯網營銷生態。
從盤面表現來看,本周,計算機設備、半導體和光學光電子貢獻了新華TMT出海優選50指數的主要漲幅,其中,指數成份公司浪潮信息(000977.SZ)周內上漲18.33%。
電新出海丨「特朗普2.0」時代,新能源走向何方?
「特朗普2.0」時代即將到來,新能源市場或將迎來一波寒意。
11月6日,美國大選結果出爐,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當選新一屆總統。特朗普是化石燃料等傳統能源的忠實擁躉。2017年特朗普就職后即發佈《美國優先能源計劃》,宣佈要大力支持傳統化石能源產業發展。2022年美國原油和成品油出口較2016年上漲82%至957萬桶/日,2019-2022年美國連續四年成為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在新能源開發方面,除了宣佈退出巴黎協定、削減補貼、加徵關税等行為外,美國聯邦政府並未新增積極的新能源政策,僅加州等地區政府有政策支持,整體新能源市場增長乏力。
以光伏為例,據IRENA及EIA數據,特朗普任職期間,美國累計光伏裝機複合年增長率為21%,低於奧巴馬(42%)及拜登(23%)任期內的增長。
展望后續,多家研究機構表達了對特朗普上任后全球新能源市場的憂慮。銀河證券電新及公用行業分析師段尚昌預計,特朗普上任后或將延續強勢能源政策,如大規模簽發石油和天然氣的聯邦專探許可證。而對於新能源行業,刺激性極強的IRA法案實際執行力度或將減弱,失去政策支撐的新能源項目投資熱情將顯著降低,若IRA本土化補貼亦取消,美國本土製造能力匱乏也將導致裝機需求進一步下滑,未來北美新能源需求市場恐將顯著降温。據SEIA測算,至2027年光伏市場空間降幅或可達46%。
考慮到近年來寧德時代(300750.SZ)、億緯鋰能(300014.SZ)、國軒高科(002074.SZ)、遠景動力等鋰電企業,以及隆基綠能(601012.SH)、晶科能源(688233.SH)、天合光能(688599.SH)、晶澳科技(002459.SZ)等光伏企業先后通過合資建廠、技術授權等方式進入美國市場,特朗普的再度當選,對於新能源行業的中國企業來説究竟將造成何種影響,尚未可知。
本周,新華電新出海優選50指數核心權重股上海電氣(601727.SH)繼續強勢表現,周內錄得51.8%的驕人漲幅。
消費出海丨化粧品國貨品牌出海正當時
11月7日,東方美谷「品牌出海」聯盟在2024東方美谷國際化粧品大會上正式成立。
主辦方介紹,東方美谷「品牌出海」聯盟將開拓國際市場、統一品牌推廣和爭取政策扶持;通過市場研究、品牌共建、政策溝通和法律援助等服務,幫助企業提升品牌形象,解決跨境貿易中的法律問題。
據悉,位於奉賢的東方美谷被稱為「中國化粧品產業之都」,目前已集聚了全上海超1/3的化粧品企業,產業規模近千億元。目前,「東方美谷」品牌價值總額達338.78億元。
會上發佈的《2025 全球美粧產業趨勢前瞻藍皮書》也顯示,化粧品國貨品牌正在迎來一波出海熱潮。
藍皮書指出,2024年,中國美粧市場增速放緩,競爭加劇。但伴隨着「中國粧」在韓國、日本等國的流行,國貨品牌以彩妝為突破口,掀起集體出海熱。藉助國潮美粧文化的世界影響力,本土品牌贏得了國際市場的廣泛關注。
隨着年底「雙11」、海外「黑五」「網絡星期一」等消費旺季的到來,業內人士預計國貨美粧品牌或將在海外市場進一步錄得亮眼業績增量。專家指出,憑藉親民的價格、豐富的產品、創新的營銷以及社交媒體的傳播,近年來中國化粧品在日韓等東南亞國家以及歐洲多國市場都佔據了一席之地,不過,面對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中國化粧品企業也需要充分重視對出口風險的把控以及產品本身的質量提升。
製造出海丨「綠地投資」驅動「新制造」出海
中企出海引擎換擋,正在邁入下一階段。
安永在進博會上發佈的《中國企業 「高質量」出海新徵程》報告顯示,2023年,中企宣佈的海外併購金額為398億美元,海外綠地投資金額1654億美元。海外併購宗數為457宗,海外綠地投資項目817宗。
所謂「綠地投資」(Greenfield Investment),指的是跨國公司等投資主體在東道國境內,依照東道國的法律,設置的部分或全部資產所有權歸外國投資者所有的企業。綠地投資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建立國際獨資企業,其形式有國外分公司,國外子公司和國外避税地公司;二是建立國際合資企業,其形式有股權式合資企業和契約式合資企業。
「在出海模式上,海外投資併購速度放緩,綠地投資成為中國企業出海的主要模式之一。」安永華中區戰略與交易諮詢主管合夥人陳瑄表示,新質生產力正在驅動「中國製造」全球深化發展,加大海外綠地投資。
從數據上來看,新制造確已成為海外綠地投資的主要驅動力之一。上市出海企業行業分佈情況顯示,新制造排名出海熱門行業第二,金額佔比已經增至19%。2023年,中國製造業企業設立的海外營銷服務中心、海外投資設廠、海外研發中心、海外物流中心,分別約150家、95家、60家、30家。這表明在本地化運營方面,中企出海「點狀突破」已成歷史,中企深化本地化運營與全球一體化能力,正在着力打造拳頭勢能。
從產業特徵來看,近年來,產業鏈主導企業所引領的、帶領上下游配套企業集羣式綠地投資的活動顯著活躍。例如在新能源車產業鏈中,比亞迪(002594.SZ)、蔚來(NIO.N)、億緯鋰能(300014.SZ)、寧德時代(300750.SZ)等上游電池、中游整車和下游充電樁(換電站)的頭部中企,已在東道國(如匈牙利)進行組團式綠地投資,在當地佈局新能源產業集羣。
新華製造出海優選50指數成份公司天孚通信(300394.SZ)也是海外業務發展迅速的一家「新制造」企業。其產品廣泛應用於光通信、激光雷達、生物光子學等領域,海外營收佔到總體營收的82%。本周,天孚通信(300394.SZ)股價錄得漲幅10.4%。
新華出海系列指數丨九成成份股周內收漲
本周,新華出海系列指數全數上揚,93%的成份股周內收漲。其中,電新出海50指數連續5日走強,累計漲幅超8%。TMT出海50、製造出海50、消費出海50漲分別收漲5.49%、4.44%、3.60%。
編輯:林鄭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