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甲醇經濟撬動萬億產業 內蒙古打造綠色轉型新樣本

2024-11-08 11:53

中國工業報記者  祁曉玲

在當今世界,綠色發展的浪潮洶涌澎湃,能源轉型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內蒙古,這片廣袤而充滿活力的土地,正以甲醇經濟為引擎,全力打造綠色轉型的新樣本,奏響可持續發展的激昂樂章。

「推進能源革命和產業變革,實現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已然成為時代主題。」日前,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召開的2024綠色甲醇能源產業發展論壇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直言,綠色甲醇行業的發展,不僅關乎中國能源安全與綠色發展,更是實現碳中和及能源內循環、達成能源自給自足的現實路徑。

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已成為各國共識。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之一,積極推進能源結構轉型,大力發展綠色能源。甲醇經濟作為新型能源體系,在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同時,為新能源商用車發展提供全新解決方案。

工信部甲醇汽車專家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天津大學教授姚春德指出,歷經多年努力,甲醇作為符合我國能源資源特色的低碳燃料,已在交通領域各類動力上廣泛應用,將在實現對石油能源規模替代及交通燃料轉型升級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院長劉科認為,構建中國綠色甲醇體系應基於能源稟賦及工業結構現狀。綠色甲醇80%的能量源自風和太陽,是儲存太陽能、風能的絕佳能源載體。其作為液體燃料,運輸成本低且可長期儲存。

為推動綠色能源轉型,中國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甲醇經濟發展。8月11日,國務院發佈的《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中明確將甲醇加註納入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為甲醇能源發展提供政策保障。地方政府也積極制定扶持政策,鼓勵企業和科研機構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甲醇經濟產業化進程。

綠色甲醇:築牢中國能源安全基石

能源是工業的糧食、國民經濟的命脈,更是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核心戰場。我國富煤、少氣、貧油,石油對外依存度超72%。深入推進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既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時代要求,也是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甲醇,作為低碳、含氧燃料,具有燃燒高效、排放清潔、可再生等顯著特質,在全球範圍內被公認為理想的新型清潔可再生能源。常温常壓下,它呈無色無味液體狀態,使用安全便捷,堪稱破解能源安全和「雙碳」難題的「超級燃料」,亦是全球公認的e-fuel電制燃料。

中國工程院院士、動力機械工程專家、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倪維斗曾接受中國工業報採訪時表示,甲醇是一種嶄新的能源形式,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進程中,甲醇作為重要綠色能源,必將得到大力推廣並實現大規模應用。

我國是全球最大甲醇生產國和使用國,產能佔全球60%;同時,我國風光電裝機佔全球40%,甲醇無疑是風光電的最佳載體。在向非化石能源轉型的道路上,需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發展甲醇經濟,是中國能源多元化的有效途徑,可將能源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全球甲醇行業協會首席執行官GregDolan表示,中國佔全球甲醇需求量的三分之二,在全球可再生甲醇產能方面佔據領導地位,預計2026年將有75%的新增產能來自中國。隨着越來越多的可再生甲醇項目建設,未來幾年將成為甲醇產業發展的關鍵階段。

內蒙古能源優勢得天獨厚,其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極為豐富,尤其是在遼闊草原和壯麗沙漠中,資源優勢更加突出。然而,如何將這些優勢稟賦轉化為高效能源,一直是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內蒙古地處中國北部,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14.6億千瓦,約佔全國57%;太陽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94億千瓦,約佔全國21%。這些無與倫比的資源,為內蒙古將棄風棄光資源用於電解水制氫、大規模應用綠色甲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10月27日,阿拉善年產50萬噸綠色甲醇首期10萬噸示範項目啟動,標誌着內蒙古在綠色能源領域的領先地位,更展示了甲醇能源在國家「雙碳」戰略和能源安全中的關鍵作用。

阿拉善通過利用當地豐富的風光電資源,以電解水制氫和捕集二氧化碳合成甲醇,形成了資源高效利用循環體系。這不僅減少了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也為國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多元化解決方案。這一項目通過創新技術路線,使二氧化碳資源化,合成甲醇每年可減少大量碳排放,為全國提供了甲醇經濟的最佳實踐樣本。為配合阿拉善盟推動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通過對二氧化碳捕集后結合綠氫資源合成綠色甲醇,探索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工業化示範項目,為地方綠色低碳經濟產業發展和碳達峰、碳中和探索出有效路徑。同時,大力推廣應用醇氫電動汽車,形成產業聯動發展格局,與上下游企業共同打造綠色甲醇生態體系。

能源轉型:為甲醇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商用車保有量達4150萬輛,佔比12.5%,但在交通碳排放的佔比高達60%。商用車雖保有量少,卻消耗超一半車用汽柴油,排放汽車56%的二氧化碳和80%的PM污染物。甲醇相比柴油能直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並有效降低氮氧化物及顆粒物等污染物,是清潔綠色能源。發展甲醇經濟不僅有利於碳中和,還能推進能源結構變革,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醇氫電動是汽車電動化的升級發展,有效彌補純電動和氫燃料的應用短板,豐富汽車電動化技術路線。作為新一代電動汽車,醇氫電動在電動化基礎上,以甲醇作為液態氫直接替代傳統氫燃料電池系統發電供電,實現純電動車輛充電補能方式更便捷、更經濟實用的升級。

對比純電動,醇氫電動無需高度依賴充電樁、降低整車成本,有效解決續航焦慮及電池自重問題,尤其在我國北方地區,是汽車新能源路徑的最佳解決方案。對比氫燃料,醇氫電動是氫燃料可不依賴補貼的商業化技術應用,是更符合國情、更可持續的新能源技術路線。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祕書長師建華指出,醇氫電動是商用車動力技術路線的最優解之一,醇氫電動汽車可以解決目前商用車新能源化過程中面臨的大部分問題。醇氫電動技術的應用是汽車產業和能源轉型的連接點,可以藉助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東風,通過推廣醇氫汽車引導和推動甲醇作為燃料的廣泛應用和綠色化。

吉利在甲醇領域深耕近20年,已投入運營超3.6萬輛甲醇乘用車和商用車,累計行駛里程超200億公里。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依託吉利甲醇全產業鏈探索研究和產業佈局,是目前國內唯一推出醇氫重卡、輕卡、小微卡、客車的商用車企業,打造醇氫電動特色戰略技術路線,現已全面產業化運營,全面覆蓋干線物流、短途運輸、城市配送、工程用車、城市公交等場景,滿足用户多場景、多工況、多地域需求,技術成熟度及投放規模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搭載遠程400kW級高效醇氫電動系統的礦卡實現燃料成本下降45%,運行效率提升20%,在內蒙古、新疆、寧夏、甘肅、河南多地投入使用,取得良好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

內蒙古自治區地域遼闊、礦產資源豐富,當地經濟被形象地稱為「車輪上的經濟」。醇氫電動技術路線尤其匹配內蒙古公路物流使用場景,有效克服純電動車高速下電耗高導致的續航里程衰減問題,無需高度依賴充電樁、補能快,保證車輛高效出勤。內蒙古橫跨東北、華北、西北地區,緯度高,冬季氣温低,醇氫電動是汽車新能源路徑的最佳解決方案。

目前,遠程醇氫電動車型已被納入新能源汽車範疇,多款醇氫電動商用車進入最新發布的《享受車船税減免優惠的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和《減免車輛購置税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説明醇氫電動技術路線獲得國家認可。

醇氫生態落地內蒙古:培育綠色新動能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推進能源革命,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既是應對氣候變化、實現「雙碳」目標的時代要求,也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醇氫電動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為能源革命與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2024年4月,國家多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對內蒙古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作出工作部署,支持內蒙古大力發展以綠色低碳為鮮明特徵的新質生產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明確提出以更大力度發展新能源,支持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強調加強重點領域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強化能源資源保障,推進清潔能源基地建設。

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打造醇氫生態,以吉利近20年投資開發的醇氫電動為核心,綠醇製備、甲醇加註、醇電汽車三位一體協同發展,通過一體化設計,打造萬億級價值的中國特色綠色生態產業鏈。

今年4月,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圍繞內蒙古「風光氫儲車」示範項目與醇氫生態建設,推動新能源商用車項目落地,促進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發展。7月,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呼和浩特產業園建設項目開工,建設新能源專用車生產製造基地和綜合能源站,導入智能網絡運力平臺,形成全產業生態。

9月24日,為加快甲醇汽車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呼和浩特市政府辦公室印發工作方案,堅持安全第一、穩步推進和政府引導、共建共享原則,有計劃、分步驟推廣甲醇汽車,穩妥推進甲醇燃料生產、儲運、加註配套體系建設和甲醇汽車市場推廣工作。

圍繞甲醇製備端,基於吉利在新能源商用車行業頭部企業優勢和全球領先的「二氧化碳+氫」綠色甲醇生態技術,南水北調的龍頭企業優勢,運達股份的項目經驗,阿拉善盟平臺公司的資源開發經驗等,共同出資打造全球領先的綠色甲醇能源製備基地。

由醇氫生態科技參與投資的內蒙古液態陽光能源科技公司,依託阿拉善豐富風光電資源,為服務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供新路徑,通過綠電賦能、技術創新,高比例、大規模製備綠色甲醇液體燃料,帶動風光資源開發、綠電消納能力提升,加速傳統能源結構迭代升級。

綠色甲醇製備項目建設實施,將加速傳統石油等能源大規模替代,提升清潔能源發電消納佔比,實現工業排放二氧化碳高效捕集利用,降低傳統產業碳排放量,對加快綠色發展、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實現「雙碳」目標具有多重疊加效應。該項目還將培育發展醇氫電動汽車產業生態,推動綠色低碳交通示範建設,打造液態陽光甲醇經濟創新示範運營和綠色交通新樣板,構建全產業鏈條,為全國其他地區發展相關產業提供應用場景和先行示範。

內蒙古地域遼闊、礦產資源豐富,公路物流發達,醇氫電動技術路線尤其匹配內蒙古交通運輸使用場景。在阿拉善綠色甲醇項目、呼和浩特遠程工廠等一系列佈局的推動下,將進一步帶動地方經濟轉型,加快醇氫電動在交通物流領域的經濟性與可持續性應用。

​​​審覈:余早早

 ​​​​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