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1-07 15:00
在今年進博會參展的129個國家和地區的3496家展商中,有186家企業和機構成為七屆進博會的「全勤生」,他們見證了進博會從初創到壯大的全過程。
這些「全勤生」中,不乏世界500強企業、全球十大醫藥公司、醫療器械領域巨頭,不少來自歐美等發達國家。他們帶來了哪些創新科技?又通過進博會獲得了什麼?為何對進博會連連讚歎?
感受創新與開放
「進博會既是體現高水平對外開放、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平臺,又是展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窗口。」GE醫療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張軼昊表示,從2018年首屆進博開始,GE醫療已累計落地了43款首發首展的醫療科技,藉助進博的溢出效應,完成了從展品到商品的蝶變。
在此屆進博會上,GE醫療秀出的展品是歷屆以來最多的,其中包括7款全球首秀和10款中國首展的尖端產品。例如,應用於腦部和神經系統檢查的「微腦成像」磁共振SIGNA MAGNUS,猶如「用顯微鏡看大腦」,將腦成像精細至微米級,對腦部微結構和病變具有更好的檢測能力,可有效提升腦震盪、腦腫瘤、抑郁症、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臨牀診斷和腦科學研究水平。
7年來,GE醫療還不斷以實際行動詮釋展商變投資商的進博故事,尤其是自2023年進博以來,投入動作不斷。2023年末,與國藥合資的第二個工廠在深圳完成奠基,很快將有產品上市。2024年5月還在上海基地增投了3.8億元用於產線擴產、綠色升級和數字化轉型等項目。就在本屆進博會開展前不久,GE醫療超聲大中華區總部暨高端醫療器械生態圈項目也落地無錫,將打造聚焦超聲的高端醫療器械生態圈、創新中心、服務中心和客户體驗中心。
專注於前沿醫療技術的波士頓科學,自參展進博會以來,7年間已有21款產品借力進博效應,加速審評審批,成功實現了「展品變商品」,其中就包括了提前兩年半在國內獲批的明星產品「瑞夢繫統」,這是全球首款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熱蒸汽治療系統,目前已惠及中國近5000名患者。
通過進博會平臺,波士頓科學看到了中國將開放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承接進博「溢出效應」,波士頓科學堅定加碼投資中國,推動了自身本土化戰略的升維發展,真正從「展商變投資商」。
此次參展,波士頓科學集中展出旗下10款獲得或被提名蓋倫獎的產品或技術,其中就有一款「中國首發」產品——新一代血管內超聲系統AVVIGO+MAH,該產品具備AI功能,可優化醫生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治療中的評估流程,縮短手術時間,改善患者的遠期預后。
英文藥盒變成中文藥盒,見證中國速度
2024年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作為法國最大的醫療健康企業,賽諾菲連續七年參與進博會,以「雙展臺」形式亮相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和國家展法國國家館。
「年年要參展,屆屆要上新」,賽諾菲僅僅通過一款藥物「達必妥」,就看到了進博會帶來的「中國速度」。自2018年在進博舞臺首展首秀后,該藥先后獲批成人、青少年、兒童、嬰幼兒期中重度特應性皮炎患者,中度至重度成人結節性癢疹和12歲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哮喘患者的維持治療、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七大適應證。每一個新適應證的開拓,都相當於是產生了一種創新葯,可以讓更多患者獲益。而在第七屆進博會上,「達必妥」又攜慢阻肺病新適應證重磅亮相,適應證跨越特應性皮炎不同年齡、皮膚科不同病種、橫跨呼吸和皮膚科治療領域。
自2018年首屆參展以來,進博寶寶「達必妥」就開啟「中國速度」,先后獲批七大適應證。
儘管此次進博會還未結束,但七屆「全勤生」的羅氏製藥已經決定,明年繼續參加第八屆進博會。7年來,通過進博會的舞臺,由羅氏製藥研發出的諸多創新葯在中國獲批。「就在去年參展第六屆進博會時,我們展臺上展出的一款血液腫瘤治療藥物‘高羅華’迎來了在國內獲批上市的好消息,今年這款藥物繼續來參展,英文藥盒已經變成了中文藥盒,上市半年內中國獲益患者數量是全球最多的。」羅氏製藥展臺工作人員表示。
在第七屆進博會上,羅氏製藥血液瘤藥物「高羅華」的英文藥盒已經變成了中文藥盒。
進博會的平臺也讓無數的國內患者獲益。如中國首個獲批用於肺癌NSCLC免疫輔助治療藥物阿替利珠單抗、填補國內ALK陽性NSCLC早期肺癌治療領域空白的阿來替尼,這些都曾被羅氏製藥帶來進博會。而得益於創新葯物審批的中國速度,阿來替尼作為在第一屆進博會亮相的「進博寶寶」,如今已成為加速獲批新適應證的「全勤生」,更有望在2024年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在此次進博會,「全勤生」默沙東展臺上特設了一個區域,集中展示在中國境內已獲批的近30種藥物和疫苗,覆蓋腫瘤、糖尿病、抗感染、罕見病、麻醉等領域,「展品變商品」,這一展區也生動呈現了進博會的溢出效應。
站在新起點,包含默沙東在內的進博會跨國展商們,將持續搭乘進博會「東風」,緊握開放合作的進博機遇,發揮前沿科學的力量,攜手各方合作伙伴深化本土創新,向世界發出進博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