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重慶永川:「數」「智」並驅 加速培育建設市域副中心城市

2024-11-06 19:03

來源:今日重慶

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橋頭堡、西部陸海新通道新樞紐,永川在重慶經濟發展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今年6月,川渝黨政聯席會議第9次會議明確提出支持永川培育建設市域副中心城市,賦予了永川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更為重要的使命擔當和更高的發展平臺。

在永川,這里有全國最先進的科技片場,眾多「大片」在這里誕生;這里每72秒下線一臺整車,「永川造」長城皮卡銷量全國第一;這里被譽為「成就工程師的城市」,18所院校每年為社會帶來5萬余名技能人才……眾多優勢條件的共同助力下,永川正以數字經濟為引領,推動產業蓬勃發展,加速建設市域副中心城市。

數字領航 為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在永川,當遊客還在將體驗無人駕駛出租車當作一項旅遊項目時,當地人已經對此習以為常。早在兩年前,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就在永川區內開展車內無安全員的自動駕駛示範運營服務。緊接着,永川又引進長城、京東、酷哇、白犀牛等企業,成爲了國內首個開通L4級自動駕駛公交線,首個實現自動駕駛全車無人示範服務的城市。多項「首個」背后,得益於永川緊抓數字經濟,大力培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自動駕駛產業的發展佈局。

事實上,無人駕駛多場景應用,只是永川數字經濟發展中,深入到人們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在工廠,永川鼓勵支持汽摩企業開展科技研發創新集成應用,建設「數字車間」「智慧大腦」,有效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在重慶磐谷動力技術有限公司的數字車間里,流水線上的大馬力發動機會在車間接受全面「體檢」,此外,技術人員也可以通過現場大屏和電腦實時掌握生產運行狀態。數字科技的運用,為企業的產品品質保駕護航,提高了生產效率,也為企業贏得了市場。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就已經完成了去年全年的目標,預計全年的生產銷售總值會相對於去年翻番。

在電影行業,數字經濟更是為永川搶佔了絕佳賽道。在首屆中國·重慶科技電影周新聞發佈會上,永川向全國劇組發出「拿着劇本來,帶着成片走」的邀請,這份底氣源自永川打造的西部唯一、全國領先的科技片場。永川科技片場的虛擬拍攝技術可以實現影視棚里拍完一整部電影,不再需要各種轉場。相比於傳統拍攝,大約可以節省30%—40%的拍攝成本,在拍攝時間上,可以節約近60%的時間。目前,影視拍攝、製作已成為永川的一項新產業

在基層治理方面,在數字賦能的推動下,永川區依託基層智治「一表通」應用為基層減負的效果正在逐步顯現。有了「一表通」,現在基層干部不需要守在辦公室里填報各類報表。一方面,只需通過日常業務辦理,就能實現臺賬數據自動更新,另一方面,結合日常走訪工作情況,對「一表通」應用進行實時更新就行,也保證了數據的真實性。上級部門也可在「一表通」中直接查看、調用常用數據,直接生成報表,鎮街報表填報數量大量減少。

重慶雲谷·永川大數據產業園(攝影/陳科儒)

重慶雲谷·永川大數據產業園(攝影/陳科儒)

產業蓬勃發展 打造區域發展新引擎

長城汽車重慶永川生產基地的生產車間,整潔有序的生產車間充滿科技感,一輛輛整車通過傳送帶陸續下線。這里是全國最大的高端皮卡生產基地,生產的長城皮卡在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市。在永川,每72秒就有一臺「長城炮」皮卡下線,每3天就可創造2個億的產值,全國每4輛皮卡就有1輛是「永川造」。今年3月,長城汽車再傳捷報——第80萬台整車下線。

成績並非一蹴而就。長城汽車在永川啟動建設智慧工廠以來,永川拿出了滿滿的誠意,為企業成立了8個專項組,提供「最強服務」,這一舉措,助力長城汽車創造了全工藝汽車整車工廠建設的最快速度,從開工到生產上市,用時不到14個月。

工廠進入常態化生產后,永川進一步通過優化營商環境、要素保障等舉措,助力產業發展。多重舉措下,長城汽車對在永川發展充滿信心,自永川啟動建設智慧工廠以來,長城汽車已經在永川追加5次投資,先后在永川建成發動機、變速箱、底盤、內外飾、汽車電子等5大零部件配套基地,形成了「燃油車+新能源」「整車+零部件」的產業佈局,並在永川建立了研發中心、銷售中心、採購中心、製造中心等四大中心,助力永川全面建成西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城。

今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第一批符合《電動自行車行業規範條件》的企業名單,在6家入選企業中就有位於永川的重慶雅迪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7月,雅迪電動車永川生產基地建成投用,這也是雅迪在西南地區投建的首個生產基地,並引進了眾多配套企業落户。目前已投產9條生產線,擁有員工1000多人,2023年生產了150余萬輛電動摩托車,位居西部第一。

作為國家定位的現代製造業基地,永川正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對接重慶「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羣體系,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材料、高端裝備等3個千億級產業集羣,以及消費品、新能源摩托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等4個5百億級產業集羣,到2027年工業總產值將突破3000億元。

長城汽車永川生產基地智能化生產車間(攝影/陳科儒)

長城汽車永川生產基地智能化生產車間(攝影/陳科儒)

羣英薈萃 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護航

7月2日下午,重慶市人民政府與國家鐵路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這是國家鐵路局和省市的首次戰略合作。在此框架協議下,永川區政府、國家鐵路局裝備技術中心、北京交通大學同時簽訂合作協議,三方將在永川共建國家級綜合型鐵路行業科技創新研究院,並建設國家級軌道交通檢測中心、國家級軌道交通產品認證中心、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預計通過10年努力,將形成年產值過1000億、聚集研發人才過萬、行業技術人員超10萬的軌道交通產業集羣。

在永川大數據產業園,產業園已經集聚了華為、百度、騰訊、阿里巴巴、抖音、攜程網等企業500余家,從業人員超2萬人,成為重慶單體規模最大的數字經濟產業園。隨着各類企業尤其是先進製造企業紛紛落户永川,永川的職教優勢也正愈發突出。

近年來,永川抓住國家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紮實推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這里18所職業院校星羅棋佈,城校互動、城校融合,永川城區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是「職教人」,每年向社會輸送5萬余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留成渝就業佔比達70%,被譽為「成就工程師的城市」。

該項工作開展至今,已為永川引進何繼善、楊正林等10余名行業領軍人才,建成重慶綠色低碳能源科學技術研究院、重慶雲谷大數據產業園國家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各類人才發展平臺374個,實現了「引進一個人才,帶來一個團隊,興辦一個企業,帶動一個產業」的裂變效應。

與此同時,永川區還緊扣「加快建設成渝地區具有影響力的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目標,紮實做好人才「引育用留」工作,加快形成「人才引領創新、創新推動產業、產業集聚人才」良好局面,助力各類人才在永川追夢、築夢、圓夢。

當前,永川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着力構建大樞紐、發展大產業、建設大城市,加快培育建設市域副中心城市,隨着永川各項建設的不斷推進,永川城市功能和品質不斷提升,這里充滿無限活力、無盡魅力、無窮潛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