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1-06 17:54
10月底,菜鳥香港天水圍濕地公園自提點人來人往,自提點內屏幕上,「淘寶送¥10億,限時¥99全港包郵」的橙色宣傳標語引人注目。與此前不同的是,在「雙11」大促期間,菜鳥正推動香港地區自提點給消費者提供「周日營業」和「夜間取件」的服務內容。
由於「雙11」的到來和電商出海的需求日漸高漲,快遞公司正加速在境外市場的佈局。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往菜鳥香港智慧港(又稱「香港ehub」)調研時,菜鳥集團跨境物流香港站負責人趙怡亮表示,爲了香港包郵以及本次「雙11」,在過去兩個月內,菜鳥在香港本地快速擴充能力。「末端派送上,本地的派送車輛實現了翻倍,自提網絡從9月初不到800家,到現在已經超過1000家。」
無獨有偶,記者近日在廣東惠州走訪時也看到,作為菜鳥華南的標杆流向倉之一,惠州跨境園區於「雙11」前正式投入運營,涵蓋品類幾十萬和千萬件跨境商品在這里「整裝待發」。
作為阿里旗下的智慧物流網絡,菜鳥對於跨境物流業務重投入並不罕見,擴大境外包郵區已經成為2024年各家電商平臺競逐境外業務的突破點。
9月30日,京東宣佈進一步加碼香港市場佈局,10月底,京東全球售還新增了馬來西亞、泰國兩站「海外包郵區」,並在兩地上線了獨立站點。近日,拼多多也推出了香港包郵服務,由平臺補貼消費者香港段運費。另據記者瞭解,今年全球共有10個國家和地區加入了淘寶天貓的「包郵區」。
持續時間越來越長的「雙11」正在全球市場增強投入,國內存量廝殺中增長已現疲態的電商平臺能在全球市場找到電商新增量嗎?
今年「雙11」,淘天對境外的重視程度顯然超過往年,從菜鳥的動作便可以略窺一二。
爲了提高倉儲利用率,記者在惠州走訪時看到,作為全國首個鋼平臺結構和自動化的跨境倉庫,菜鳥惠州「流向倉」一層倉儲空間「變」三層,利用自動化螺旋傳送帶等設備貫穿全倉上下,倉儲利用率與普通倉庫相比約提高200%。
所謂的流向倉,大部分是把發到同一個國家流向的商品聚到一個倉里發貨來提升效率。菜鳥相關負責人介紹,菜鳥惠州跨境流向倉主要是發向南美、中東、非洲等地,少量也會發到歐洲、西班牙。
在香港國際機場的不遠處,則是菜鳥智慧港高達12層的主體建築,適用於航空貨運和分撥中心履約服務。
據記者瞭解,菜鳥華南的貨物經內地流轉之后,會直達香港ehub,發往全球。香港ehub與內地有貨物數據對接和預報機制,能根據從華南發出的貨車發車時間、裝貨情況,已經確定的航司倉位、起飛時間等信息,提前安排卸車、收運、安檢、航空打板、出庫交航等工作流程,全鏈路均可在系統中追蹤,包裹交航效率較此前提高20%。
菜鳥香港智慧港首席運營官尹大雪表示,香港市場最大的特點是航班密度和航線覆蓋度在全球機場都有很明顯的優勢,不僅僅是在包機貨機上,更重要的是客機腹艙上也有相當大的優勢。
「這個Hub距離機坪只有500米,最快十幾分鍾就能把貨送上飛機,利用Hub的優勢可以充分發揮機場和樞紐的航線優勢。另外,香港市場本身的貨代業非常專業,效率相當高,雖然香港人力成本不便宜,但依然在業務上有競爭力。」尹大雪説。
此外,記者從菜鳥處瞭解到,2024年,菜鳥在西班牙升級了全國性分撥中心,在法國建設了區域性分撥中心,均在大促之前投入使用,確保大促不降速。背靠產能,菜鳥也開始服務西班牙本地客户的大促物流需求。
事實上,近兩年,每當大促之前,都是和電商平臺有着緊密聯繫的快遞物流公司加碼跨境物流基礎設施的時候。
今年「618」,京東物流在香港落地了首個供應鏈產業基地。在原有服務基礎上,供應鏈產業基地可以讓香港自營倉實現「BC同倉」,更進一步通過常温倉、恆温倉等儲存區隔,滿足不同客户、產品的倉儲需求。
根據京東黑板報披露,今年「雙11」開啟之際,10月15日,京東物流官宣全球織網計劃將全面升級,計劃至2025年底全球海外倉面積將實現超100%增長,同時進一步佈局建設保税倉、直郵倉。
顯而易見的是,今年「雙11」之前,頭部電商平臺都擴大了境外「包郵區」。
10月29日,拼多多推出香港包郵服務。據拼多多方面介紹,香港包郵是由平臺補貼消費者香港段運費,來促進香港消費者購物體驗提升的服務。商家店鋪商品是否可以享受包郵,以消費者是否可以在下單時選擇指定的包郵服務商爲準。
10月底,京東全球售也將進一步加大補貼投入力度,對海外多地包郵服務進行升級。同時,京東全球售還新增了馬來西亞、泰國兩站「海外包郵區」,並在兩地上線了獨立站點。
此外,早在7月中旬,淘寶推出了「大服飾全球包郵計劃」,9月,淘寶出海戰略全面升級為「淘寶天貓出海增長計劃」,即原先僅向服飾商家開放,如今擴容至全行業商家均有機會。
與此同時,今年速賣通雙11將於11月11日—11月18日售賣8天(以重點國家當地時區爲準),平臺投入翻倍,今年是速賣通海外託管、百億補貼首次參與「雙11」。
重投入下,各大電商平臺已經交出了部分「雙11」海外成績單。
10月底,記者從淘天從瞭解到,天貓「雙11」剛開始,參與淘寶天貓出海增長計劃的商家中,就有近7萬商家成交翻倍增長,品類方面,服飾整體增長207%,3C(計算機、通信和消費類電子產品)、潮玩、家俱等行業都有雙位數以上的增幅。
在被問及推出香港包郵之后的增長情況時,趙怡亮表示,自10月1日起,進入末端的包裹量有着顯著的增長,符合之前預期的爬坡節奏,「剛剛經歷過‘雙11’第一波的包裹,11月1日第二波馬上就要開始,接下來兩波的(包裹量)增長(預期)會更好。」
時至如今,今年「雙11」能否助力電商平臺們在境外市場找到切實的增量?
對此,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內的電商行業已經是實打實的存量市場,增量已經很小了,「(想要)新增長只能參與全球化競爭」。
上海財經大學數字經濟系教授崔麗麗也對記者表示,對個別電商平臺而言,向海外尋求增量是彌補國內電商市場份額逐漸下降的一個手段。「現在物流基礎設施也能夠達到一個履約水平了,結合整體市場情況,電商平臺都在搶奪這個增量市場的機會。」
崔麗麗表示,2018年以后,阿里已經在一些自營的跨境平臺上,都有做「雙11」IP的傳播,「雙11」對於東南亞市場應當是有一定的辨識度的,也能打出一定的影響力,在歐美市場,「黑五」的影響力還是更大些。
她認為,在貨架電商時代,某一家電商平臺可能有機會在市場上鶴立雞羣,現在出現這一現象的概率越來越小,呈現出的格局會偏向碎片化、分散化,平臺和平臺之間的差距會逐漸縮小。在此大背景下,國際化戰略的價值就更為凸顯。
儘管擴大境外「包郵區」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電商平臺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隨之帶來的成本壓力也不容小覷。趙怡亮提到,菜鳥對物流成本和物流效率進行了優化和提升,纔有機會與淘天一起開啟「滿99元香港包郵」這一服務。
「(降低成本)核心在鏈路管控上、在提效方案上,比如怎麼調整分撥中心的位置,怎麼通過績效的改革方案提高大家的積極性,以及末端投提點位如何能夠更密集,讓投遞車輛的跑動路線更高效一些,我們背后做了很多事情去降低成本,纔有機會去做包郵。」趙怡亮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