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龍巖機械裝備工業向「新」而行

2024-11-06 06:50

海德馨淨水淋浴車

龍淨蜂巢儲能電池模組PACK項目

龍工新款電動裝載機

龍工傳統裝載機

龍淨環保新能源項目——多銅新能源一期200MW風光項目

福龍馬無人清掃機器人

僑龍「龍來吸」

海德馨應急電源車

僑龍「龍吸水」

龍淨智慧環保產業園

11月8日—10日,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機械產業博覽會暨第十五屆中國龍巖投資項目洽談會(簡稱「機博投洽會」)將在龍巖會展中心舉行。

機博投洽會是福建省政府確定的全省兩個機械類重點展會之一,也是龍巖承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展會。本屆機博投洽會以「兩岸融合發展,投資龍巖共贏」為主題,以產業鏈為主線,通過機械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產品的展示展銷、技術交流、項目招商、經貿洽談活動,構建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和招商引資平臺,做強做大機械裝備產業集羣,助力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建設。

據悉,本屆展會展覽展示面積3萬平方米,共設置產業發展、工程和環保機械、專用車和應急裝備、新能源和新材料、臺灣機械、智能製造、配件等七大展區。

本屆機博投洽會配備有龍巖市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市重點產業鏈推介座談會、開幕式暨項目簽約儀式、機械裝備新質生產力發展暨產業鏈對接交流會、謀發展·促融合——知名台企龍巖行、「老區不老·風華正茂」青年科學家百城行·走進龍巖活動、數據要素驅動兩岸融合發展項目合作交流活動、2024年海峽兩岸(龍巖)機械裝備產業校企合作賦能產業發展活動、閩西客家小吃美食節等子活動。

從本屆開始,在保留縣域特裝館的基礎上,每屆突出安排1個縣(市、區)作為當屆縣域產業鏈主展區,今年縣域產業鏈主展區為新羅區;在邀請的廣州市、廈門市、西藏邊壩、新疆呼圖壁的4個參展市縣中,每屆突出安排1個市(州)作為主賓市(州),今年主賓市(州)為西藏昌都市。

龍巖機械裝備工業為龍巖市主導產業,培育出中國龍工、龍淨環保、福龍馬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發展形成汽車、工程機械、環保裝備等產業集羣。依託該產業,龍巖市獲得「中國專用汽車名城」和「國家應急產業示範基地」稱號,「新羅區應急搶險救援裝備產業集羣」入選工信部2023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名單,「新羅區機械裝備產業集羣」入選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

位處新時代,面臨新機遇。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時代使命重任在肩,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發展機遇就在眼前,龍巖市機械裝備產業正在尋找新的增長點,力求再上新臺階。

聚焦主業 積極研發新產品

11月1日,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簡稱「龍工」)的龍巖基地室外,十數臺電動裝載機(簡稱「電裝」)一字排開,等待前往2024機博洽談會一展風采。與常見的黃色裝載機不同,龍工電裝以「綠」彰顯特色,清新配色與緊湊車身令人眼前一亮。在工人操作下,剷鬥緩緩抬起模擬施工,即使靠近車輛,眾人交流也完全不受噪聲影響。龍工辦公室主任賴小平説:「以電力為動能,龍工電裝可以實現零排放、低噪音。」

龍工是1993年在福建龍巖創立的大型工程機械企業,也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領軍企業之一,產品覆蓋裝載機、挖掘機、壓路機等品類1000多種型號的整機產品。裝載機是其當家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連續十多年穩居行業首位。多年經營下,龍工已在裝載機生產製造和市場開拓方面積累了豐厚優勢,但其沒有滿足於現狀而固步自封,而是謀求創新,電裝正是龍工近兩年的得意之作。

「綠」是外觀,更是內功。據介紹,龍工電裝搭載了寧德時代新一代動力電池系統,不僅環境友好,還擁有更強的動能表現。賴小平説:「它的效率是傳統裝載機的1.2倍到1.4倍,滿電狀態下可連續工作8小時。」成本優勢同樣顯著。一輛5噸的油車裝載機目前市場價為60萬~70萬元,而相同規格的電裝售價僅為20萬~30萬元,還節省了油費和發動機保養費等開銷。賴小平説:「購買一輛電裝大約一年半左右就可收回成本。」

除電裝外,今年龍工還將展出最新一代叉車、微型挖掘機等產品,全方位介紹「龍工家族」的新成員們。賴小平表示,相信通過機博投洽會,可以展現企業實力,為新產品帶來更多訂單。

聚焦主業,錨定市場需求,研發更多產品是龍巖機械裝備龍頭企業心照不宣的共識。福龍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福龍馬」)是國內首家環衞領域的主板上市公司,環衞裝備市佔率居全國前列。在福龍馬的園區內,一臺無人清掃機器人沿着設定路線進行作業,所過之處乾淨整潔。

據介紹,這台無人清掃機器人是福龍馬自研的SD15智能清掃機器人,是全球首款基於滑板底盤技術的L4級無人清掃機器人,融合了視覺感知、AI算法和智能識別技術,機動性強。福龍馬品牌管理部主管何怡喆表示,福龍馬智能清掃機器人已成功為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等大型賽事提供清掃服務。

豐富且高質的產品可以滿足更多的作業場景和客户需求,為企業進一步向外開拓市場提供最堅實的自信和底氣。產品種類越細,企業對各類細分市場的佔領便越具優勢。

何怡喆説:「傳統印象中,清掃車輛多見於寬闊的城市道路,無人清掃機器人不僅適用於城市道路,也同樣適合城市公園、賽事、會晤、商業綜合體等多種場所,既節省人力又提高效率。」

得益於豐富的產品類型,龍工拓展市場的信心也更足。賴小平説:「今年我們將大力拓展歐美市場。特別是我們的滑移裝載機,靈活小巧,適合國外的小庭院和小農莊,很受國際市場歡迎。」賴小平表示,龍工2023年出口額超過30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出口額近20億元,產品遍佈全球90多個國家,出口業務連續幾年保持高位增長。

新產品造就更強市場競爭力,龍工強勁的海外發展勢頭是福建制造揚帆出海的縮影。即使面臨總體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行業周期性調整、行業市場大幅下滑等多重不利因素疊加,龍巖市乃至福建省機械裝備產業穩中向好趨勢依舊明顯。據廈門海關統計,今年1—9月,福建省共出口工程機械60.8億元,同比增長3.6%,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延伸領域 奮力佈局新賽道

做強原有優勢產品是企業在市場站穩腳跟的必然條件,但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開闢新的增長點更是企業長盛不衰的不二法寶。

2023年10月,我國增發國債1萬億元,集中力量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和彌補防災減災救災短板,為機械製造企業開闢新賽道指明方向。

龍巖市海德馨汽車有限公司(簡稱「海德馨」)以研發製造應急電源車聞名,海德馨牌電力供應車輛國內市佔率多年位居第一。今年起,海德馨確立了「兩條腿走路」發展戰略,一方面繼續穩固企業在傳統電力市場的優勢,另一方面向應急救援市場投入更多力量。

海德馨副總經理傅健告訴我們,以往傳統電力市場與應急救援市場在公司業務佔比為八二開,今年預計二者比例達到六四開,且公司整體業務同比增長大約60%,這些可喜的變化很大程度歸功於萬億國債項目,應急救援裝備將成為公司未來重要戰略業務。

在今年機博投洽會,公眾不僅能看到海德馨應急電源車,還能看到宿營車、炊事車、淋浴車等海德馨新開發的應急保障類車輛。海德馨已形成包含應急電源類、應急搶修類、應急檢測類、應急保障類等在內的應急車輛產品佈局。傅健説:「幾乎大家能想到的應急車輛我們都有,今年我們的應急車輛中標項目2億元左右。」

萬億國債項目更是為應急救援裝備行業的龍頭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福建僑龍應急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僑龍」)以應急救援裝備起家,由僑龍研發製造的「龍吸水」應急搶險裝備填補了我國在應急排水領域的空白,為解決城市內澇提供有力支撐。

僑龍銷售部部長郭根英激動地表示,萬億國債項目為僑龍帶來大量訂單,目前已中標的訂單超過12億元,同比增長600%。

比起應急救援裝備行業的后起之秀,「老大哥」僑龍今年訂單井噴式增長是一次政策託舉下的厚積薄發。

「龍吸水」系列產品是僑龍的「當家花旦」,增強「龍吸水」產品的吸排水動力、不斷調整車型和結構……僑龍從未停止對「龍吸水」的升級。郭根英表示,若要細究,「龍吸水」有上百種型號。在將「龍吸水」產品做到極致的基礎上,僑龍積極向森林消防、礦山救援、地質災害救援等領域延伸。今年僑龍將展示一款全新的應急救援裝備——「龍來吸」無損抽吸挖掘救援裝備。

「龍來吸」主要用於清理坍塌建築物,直徑小於30釐米的石塊可以直接被吸走,車輛最大吸力可達100公斤。比起傳統挖掘機,「龍來吸」處理塌陷的安全性更高。郭根英説:「傳統挖掘機作業容易造成二次塌陷,而‘龍來吸’可以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還可節省救援時間。未來我們還將在城市管網改造中大力推廣‘龍來吸’」。

佈局新能源也成為龍巖機械裝備產業近年來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施力方向。

在福建龍淨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龍淨」)的展廳內,各類高水平環保設備的微縮模型依次排開,彰顯着龍淨作為我國大氣環保裝備行業首家上市公司的實力,當中一座新能源「源網荷儲」大型能源系統模型吸引了眾人視線。模型上,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區被燈光點亮,為礦山供給綠色能源。龍淨總裁黃煒介紹,在大股東世界500強紫金礦業賦能下,龍淨全面挺進新能源賽道,新能源項目快速落地。目前,公司轉型初見成效,已實現從電芯智造到儲能系統集成、礦山新能源運輸與開採、風光發電的全鏈貫通。

2022年6月,紫金礦業成為龍淨第一大股東,龍淨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提出「環保+新能源」雙輪驅動發展戰略。

紫金手握「兩湖一礦」,鋰資源儲備豐富,依託紫金強大的鋰材料供應能力,龍淨的儲能電芯智造、儲能系統集成等項目加速落地。龍淨同樣為紫金賦能,在礦山建設發電設備,為紫金提供清潔能源。龍淨助力紫金建設綠色礦山,紫金礦山為龍淨的礦山新能源裝備提供應用場景。黃煒表示,這是一次互利共贏的合作,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需要,也是龍淨助力實現「雙碳」戰略目標的自覺行動。

龍巖市工信局負責人表示,得益於國家政策紅利及產業環境成熟,今年以來龍巖機械裝備產業迎來飛速增長,相關應急產業企業訂單量大幅增加,迎來產業發展爆發期。全市機械裝備產業共有規上企業384家(全市佔比30.9%,較上年新增17家),今年1—9月產值同比增長約4%。

助企賦能 提供發展新動力

今年,機械裝備與專用汽車產業研究院展館將亮相機博投洽會,成為又一個亮點。

為引領產業轉型升級,龍巖圍繞「2+4」重點產業,積聚資源,打造開放式產業科研平臺。去年10月,龍巖市有色金屬、機械裝備與專用汽車(簡稱「機械院」)、新材料新能源、環保科技產業研究院等四大研究院正式成立。

「匯聚融合各方力量,突破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培養產業高水平科技人才。」龍巖市科技局副局長吳濱德介紹,以機械院為例,研究院依託龍巖學院、閩西職業技術學院、福建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龍巖分院、重點企業組建四所一平臺,聘請14位專家教授及企業人員,組成學術委員會,開展產業技術研究。

如今,研究院成立一年,已初顯成效。「今年,機械院聯合龍巖市三陽機械有限公司研發製造了DK10-30物聯網菸葉打捆機,採用物聯網、智能化數據管理、雲平臺等創新技術,實現了菸葉精準計產、交售數據化管理,開創了從智慧烤煙到物聯網智能打捆、規範倉儲的集約化、標準化全流程管理新模式,打捆效益提高300%,具有廣泛應用前景。」機械院常務副院長蘇太育介紹。

目前,四大研究院正穩步推進產研合作和對外服務。深入企業調研后收集行業技術需求97項,已解決30項。四大產業研究院已接受企業委託開展技術研發項目16項、金額790萬元,達成合作意向12項、金額720萬元;已開展對外開展技術檢測、諮詢設計等技術服務300余項,服務收入超2000萬元。

為機械裝備產業補鏈延鏈強鏈,龍巖市健全以市領導為「鏈長」和以龍頭企業為「鏈主」的「雙鏈」發展模式,做好政策研究、企業培育、項目招商和推進等工作,竭力提供最優營商環境。

在龍工8萬平方米的廠房內,生產線覆蓋了傳統裝載機和電裝生產的全流程。但在2021年前,龍工電裝生產線位於上海。2021年上海進博會期間,龍巖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赴上海,希望龍工將電裝生產線帶回龍巖,完善龍巖機械裝備產業的同時壯大新能源產業。在龍巖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龍工不僅將電裝生產線遷回龍巖,也將大部分研發業務帶回龍巖。賴小平説:「回巖既是看中龍巖的發展潛力,也是被龍巖的誠意打動。」龍工電裝的「回鄉」對機械裝備產業的帶動作用已輻射全省。賴小平表示,龍工電裝90%的構件由省內企業自主生產。

企業能夠順利開闢新的業務板塊也離不開龍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通過「一鏈一策」「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等方式,政府部門及時瞭解企業訴求,協調解決問題。

龍淨環保556畝的智慧環保產業園是集研發、生產於一體的產業基地,新能源業務多條生產線都在此如火如荼地運轉着。黃煒説:「多虧這一產業園,新能源的幾條生產線才能快速落地。在建設產業園的過程中,市委市政府給予了大力關心和支持,反映的問題總能得到快速解決。」

當前,機械裝備產業已經成為龍巖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龍巖市工信局總工程師肖桂文表示,下一步,龍巖圍繞打造閩粵贛邊區域先進製造業中心,堅持「大抓招商、大抓產業、大抓項目」,堅持「鏈長+鏈主」雙鏈驅動,以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方向,重點發展汽車(專用車)、工程機械、環保裝備等產業,培育發展安全應急裝備、金屬製品、電工電器、醫療器械等特色產業,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融通供應鏈,加快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將龍巖打造為全國知名的先進裝備製造基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