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1-05 19:17
專題:2024美國大選
相信沒有哪一屆美國大選像2024年這樣充滿戲劇性,在經歷了特朗普被槍擊、拜登退選、民主黨臨陣換將等變數后,只要與美國大選扯上關係的人都會登上熱搜。
一向被視為民主黨堅定支持者的好萊塢明星也不例外。在今年的美國大選中,這些頭頂光環、號召力驚人的公眾人物紛紛公開站隊,誓要為自己的支持者成功入主白宮出一份力。
「教父級」導演斯皮爾伯格、「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終結者」施瓦辛格、歌壇天后碧昂斯、「黴黴」泰勒·斯威夫特、「老友記」主演安妮斯頓以及「復仇者聯盟」的諸位英雄們——小羅伯特·唐尼、斯嘉麗·約翰遜和克里斯·埃文斯等,先后為哈里斯和民主黨搖旗吶喊。
就連樂壇傳奇人物——麥當娜都專程從法國巴黎飛回美國進行投票,以實際行動為哈里斯出一份力。
好萊塢明星「刷存在感」由來已久
美國公眾人物對美國總統大選發揮影響力,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100多年前,美國總統的候選人們就知道利用名人效應來吸引支持者。美國知名作家馬克·吐温就曾為共和黨候選人威廉·麥金萊拉票。
到了20世紀,一些與好萊塢明星私交甚密的美國總統候選人更是憑藉着明星效應,成功入主白宮,肯尼迪總統就是其中最知名的一位。他競選總統的時候,獲得了包括弗蘭克·辛納屈和瑪麗蓮·夢露在內的大批好萊塢名人的支持。而肯尼迪出衆的外型和與一些明星的緋聞,也讓這位風流總統成了不少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
另外,從好萊塢走出的政客也不在少數,最知名的一位當屬共和黨籍總統里根。或許他作為電影明星並不是最出色的,但在政壇上,里根曾連任兩屆總統,還成功開創了「里根時代」。
共和黨人施瓦辛格支持哈里斯和民主黨的立場,離不開他和民主黨人的淵源。憑藉着電影《終結者》系列名噪一時的施瓦辛格,通過與肯尼迪外甥女的婚姻,贏得了民主黨人的支持,在「深藍州」加利福尼亞做過8年州長。
千禧年之后,隨着社交媒體興盛起來,好萊塢明星的名人效應在美國大選中更加凸顯。
2008年,美國知名脱口秀主持人奧普拉公開為奧巴馬拉票,為奧巴馬贏得了大約100萬張額外選票,擊敗了初選對手希拉里·克林頓,研究人員稱之為「奧普拉效應」。當時有人甚至開玩笑説,是奧普拉「挑選」了總統。
明星效應是一把「雙刃劍」
當然,明星效應並不是必勝的法寶。2016年,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可謂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包括喬治·克魯尼、賈斯汀·汀布萊克、詹妮弗·安妮斯頓、碧昂斯、Lady Gaga、金·卡戴珊以及斯嘉麗·約翰遜等一眾明星紛紛出來為她站臺。
那一年,體育界大佬勒布朗·詹姆斯親臨俄亥俄州現場,稱希拉里為「下一屆總統」。詹姆斯有着悠久的政治活動歷史,包括2008年為奧巴馬 舉辦免費音樂會、2016年為希拉里競選站臺,以及在2020年支持拜登。
遺憾的是,2016年,希拉里卻意外敗給了政治素人特朗普。究其原因,希拉里在競選后期被爆出「郵件門」醜聞。同時,「精英人設」深入人心的希拉里雖然獲得非洲裔球星詹姆斯的支持,卻未能爭取到一些美國非洲裔選民的選票。
在2018年的美國中期選舉中,儘管在社交媒體上擁有2億粉絲的「黴黴」力挺田納西州的2名民主黨候選人,其中一位為佈雷德森,並極力攻擊共和黨候選人瑪莎·布萊克本,結果布萊克本還是擊敗了佈雷德森,成為參議員。
2024年,詹姆斯在社交平臺上發佈了一段視頻,支持哈里斯參加2024年總統大選。有意思的是,有球迷曬出選票,在「總統」那一欄填下了詹姆斯的名字。
特朗普:我也有明星支持
按照慣性思維,特朗普的保守派主張與好萊塢明星們傾向自由派的想法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大牌」們才都一邊倒地支持哈里斯。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説唱歌手「侃爺」韋斯特、老牌影星梅爾·吉布森、伊斯特伍德還有安吉麗娜·朱莉的父親喬恩·沃伊特,都表達過自己支持特朗普的立場。
2022年,「侃爺」宣佈將競選美國總統,當時在特朗普的勸説下,放棄了這個「瘋狂」的想法,繼續支持特朗普。此前有分析認為,「侃爺」參選是爲了從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身上分走非裔選民的選票,以幫助特朗普。對於這種説法,「侃爺」予以否認:「説黑人會投票給民主黨,這是一種形式的種族主義、白人至上主義。」
能讓特朗普讓出C位的「侃爺」。
一些處於上升期的明星也會藉助特朗普的名氣來為自己造勢。
在2017年的格萊美頒獎典禮上,美國歌手喬伊·薇拉首次嘗試穿着印有「使美國再度偉大」(特朗普競選口號)的藍白長裙,帶來了巨大轟動。這一舉動,助推了她的迷你專輯《I Make the Static》在短時間內躍居亞馬遜付費專輯銷量榜的榜首,超越了Lady Gaga和碧昂絲。2019年,「嚐到甜頭」的薇拉再次在格萊美頒獎典禮上身穿支持特朗普口號的服裝亮相,還不忘配上「MAGA(特朗普競選口號英文單詞首字母縮寫)」標語的手袋。
除此之外,美國歌手里基·勒貝爾也選擇穿着支持特朗普的服飾。勒貝爾表示:「現在(2019年)經濟確實在好轉,我很感激(特朗普)。」
雖然哈里斯的競選團隊設立了一個「運動員委員會」,來對體育迷們進行影響和動員,但體育界並非一邊倒地支持哈里斯。因為相比於民主黨陣營與NBA球星的關係密切,特朗普更喜歡觀看WWE和UFC等格鬥類賽事。
在涉入政壇之前,特朗普就和WWE之間有着很深的淵源,他和WWE總裁文斯-麥克曼那次剃頭表演,是WWE歷史上最具娛樂的經典時刻。
據說,美式橄欖球運動員布雷迪、前職業拳擊手泰森和職業摔跤手霍根都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值得一提的是,NBA「壞小子」羅德曼也支持特朗普。
名人效應只是助選 誰能勝出需要多方考量
隨着越來越多的明星出現在美國各層級選舉、特別是美國大選中,明星效應是助選不可忽視的因素。
名人每天活躍在社交媒體上,他們會貼出各種充滿個人風格的視頻、照片,跟粉絲直接互動和交流。這讓粉絲覺得他們好像認識自己的偶像一樣,營造一種親密的假象,粉絲也因此非常信任自己心儀的名人。比如説「黴黴」告訴粉絲應該選哈里斯,那很可能就會左右粉絲的決定,尤其是當粉絲對政治不太瞭解的情況下。
其次,年輕人更可能會在社交媒體上追隨他們的偶像。從歷史上看,這一羣體投票的比例較低。但是隨着明星和名人不遺余力地在網上「吶喊」,保不齊年輕選民就會頭腦發熱跟隨自己的偶像投票。
好萊塢明星大多選擇支持民主黨有其歷史淵源。
美國史坦頓島紐約市立大學學院考夫曼教授曾經以《統治美國的好萊塢自由派 電影明星會讓卡瑪拉入主橢圓型辦公室嗎?》為標題撰文稱,好萊塢並非生而就是民主黨的票倉。1940 年,包括露西爾·鮑爾、亨利·方達、亨弗萊·鮑嘉和格魯喬·馬克斯在內的200多位明星聚集在一起,加入「羅斯福的好萊塢」,「好萊塢自由派」就此誕生。自1989年里根卸任總統后,自由派在好萊塢越來越揚眉吐氣,而支持共和黨的明星卻日漸靠邊站。
爲了營造支持民主黨的效應,早在2019年就迎來最終季的HBO電視劇《副總統》重新被人們翻出來「熱炒」。自從哈里斯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以來,這部劇的收視率飆升了超過300%。
考夫曼教授分析指出,明星和名人已經開始在Twitter和Instagram 上全面掀起「卡瑪拉·哈里斯熱」,從Cardi B到查莉,當然還有麗珠(Lizzo),卡瑪拉·哈里斯在洛杉磯的「明星團隊」陣容堪稱豪華。
「電影明星和政治明星長期以來一直在彼此的引力場中旋轉,都在努力確定誰是太陽,誰只是行星。」考夫曼説。
作者丨楊穎
排版丨賴信宏
編輯丨郭永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