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1-05 18:17
在西藏和新疆朋友的翹首以待中,包郵的風竟然先吹到了香港。
10月1日開始,淘寶推出「滿99元人民幣」包郵的活動,香港用户在淘寶購買帶有「HK¥99包郵」標籤的商品,即可以使用相關的免運費優惠。
最近,拼多多也推出了分區免郵的活動,在劃定的香港包郵區域,購買各種商品,不管價格多少,一件包郵。嚐到了0.5元也包郵的甜頭之后,香港人上癮得不亦樂乎。
香港賣得貴的文具家俱,香港買不到的內地特產......這下通通變得觸手可及,不僅價格比香港低,還不用集運費,簡直好事成雙。
內地這幾年逐漸消退的「雙十一」搶購熱潮,轟轟烈烈地在香港上演。
然而,新規則還未完善,有些東西雖然發貨,卻過不了集運,有些過了集運,到貨時卻因為超重超尺寸需要買家另付運費。有些則上一天還能運到香港,下一天就被禁止過海關。
買家們在一步步試探,像「開盲盒」一樣,期待開出最便宜最實用最好吃的「包郵商品」。
在這個過程中,買家退貨或者拒收,一般不造成自身經濟損失。吃虧的是部分內地商家,他們本想分一杯香港市場的羹,沒想到先被「佔了便宜」。
01
「雙十一搶購」
被香港人感受上了
沒想到,過了這麼多年,「雙十一搶購」這個詞,終於被香港人用上了。
這次電商平臺的包郵活動開始后,香港人蘇蘇截至目前有70個快遞待配送,像到內地批發了一樣。
0.5毛錢的筆、10塊錢的盆栽、40塊錢200個的衣架、貓糧貓砂......和香港的物價對比起來,不值一提。
之前,她不會這麼大手筆地購買這些生活用品,畢竟是租的房子,她得過且過,不想投資太多。現在不一樣了,將房子重新改造至有家的模樣,原來不超過200塊錢。
此前,內地理所應當的包郵,卻是香港人的奢侈。
以前她會頭疼用哪家集運比較省錢,畢竟運費不低,有的時候買一袋廚房紙巾40塊錢,運費也要40塊錢。所以她每次都心不甘情不願,但現在這些都不在她的擔心範圍內。
「買到停不下來,平臺還一直送我一兩塊錢的券,還有折扣,像不要錢一樣。」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香港頁面的淘寶和拼多多的商品價格,和內地頁面是一樣的。香港的薪資,內地的物價,怎麼看都划算。
香港主婦林雪以前固定每周末來深圳盒馬進貨,給孩子們買好一周的早餐,尤其是饅頭。
現在,她在網購山東產的大饅頭,源頭直發,送到她家樓下,也省了再來內地搬貨的功夫。
之前,她帶小孩到廣西旅遊,愛上了荔浦芋頭,回到香港后,一直想念這個味道。拼多多包郵后,她第一時間就加購了芋頭,並且順利在家門口取到了貨。
根據淘寶香港站的説明,今年8月起香港已經先試點了服飾行業包郵,此次再度加碼,把包郵範圍擴大到了全行業,覆蓋包括3C數碼、家居收納、運動娛樂、化粧護膚等熱銷品類在內的10億多商品,尤其輕小件商品全部覆蓋。
而且,爲了方便買家取貨,香港的菜鳥自提點及自提櫃數量將增加到800個。目前,淘寶上92%的商品支持官方直運送貨到香港,時效也縮短至3—4日達。
香港人可以在淘寶和拼多多買的東西,越來越多,包郵的範圍也越來越細緻。
有內地人好奇,在淘寶、拼多多包郵免郵到香港之前,香港人不網購嗎?
和內地不同的是,香港的網購平臺相對比較分散,有各種ebay,amazon,樂天等平臺。香港人也可以在國內電商平臺設置的香港區域購買,只不過需要在海關處集中轉運,不僅耗時長,運費也貴。
所以,我們平時看到很多香港人在深圳的關口「攢快遞」。他們把收件地址填到深圳關口,周末再統一到關口領取。需要退貨時,也把東西帶回到關口寄送,以此減免集運的麻煩。
今時不同往日了之后,現在只要香港買家在淘寶和拼多多下單,並符合快遞集運的範圍,便能免郵費直接運送到家樓下的快遞驛站,無需再另付集運的費用。
由於包郵,最近沉迷於網購的香港人爆多,香港的很多快遞驛站進入了極其忙碌的階段。
快遞多到堆放在路邊,快遞暫存櫃爆滿,取件的人大排長隊,快遞員還要忙於回覆一大堆心急的催件人:我的快遞已經集運了怎麼還沒到?
畫面像極了幾年前內地的雙十一快遞站,只是,在內地的消費熱潮冷卻下來之后,這次輪到香港了。
02
香港買家爭分奪秒
「開盲盒式」網購
在大部分香港人對包郵感到開心的時候,有一小部分人在社交平臺上吐槽:包郵就是個玩笑。
有香港人在拼多多上買了煙薯,左盼右盼,好不容易等到集運階段,卻被海關退回,內心很郁悶。
「既然不能通過集運,那麼就不要發貨。白給我們希望,又讓我們失望。」
據官方介紹,平臺已經根據海關的禁運品規則,針對相關品類操作了禁運,但存在部分商品錯放及遺漏。
現在,倉庫主要拒收品類有蔬菜水果肉蛋奶等生鮮,含肉、海鮮、魚蝦等食品、冷凍冷藏類食物、飲料、中藥、治療腳氣或皮膚病等藥物、殺蟲驅蟲藥、動植物以及活體等。
但是在淘寶和拼多多的香港包郵區上,仍有不少售賣蔬菜、水果、飲料、液體類的商家,也打上了香港包郵的標籤,只要買家購買了,他們就發貨。
神奇的是,這些「禁運」的貨品,有人到關口就被退回,有人卻順利在香港收到了貨。
在一個香港買家分享經驗的購物羣里,大家不停地試探,互相取經。他們覺得,現在規則還相對模糊,上一次可以過關的物資,下一次就未必可以了。
只要有人實踐過哪一樣「禁運品」可以順利收到貨,其他人就會爭分奪秒地下單,以防規則完善之后就買不了了。
「有人收到可樂了!有人收到酒精了!即食涼皮收到了!帶土的綠植可以!收納櫃和洗碗機也收到了!蘋果收到了!」
「蘋果被退回去了,芋頭被退回去了,食用油也被退回去了,但是洗衣液收到了!」
相應的,淘寶和拼多多的包郵區商家也一直在改變,有些商家加入了包郵區之后,發現物資運送不了海關,也逐漸退出了香港包郵區的競爭。
對香港買家來説,能否下單、能否順利收到貨、收到的貨是否滿意都像是在「開盲盒」一樣,也靠一些運氣。
圖釋:香港購物羣中,人們分享經驗
香港人美林買了一份芝士,商家冷運發貨,在集運前卻被攔截下來了,芝士被原路退回。
美林沒收到貨,所以向商家申請了退款。畢竟她是在包郵區拍下的,商家也承諾了發貨。
但商家的貨退回去之后,由於冰鮮的時限有限,已經變質了,所以商家拒絕退款,認為貨已經損失了。美林認為這規則很不合理:
「要麼品類控制好不能下單,能下單卻要拒收還要收退貨手續費,説不過去了。」
美林和商家交涉了一會,最終商家心痛地答應了退款,還表示最近這種僅退款現象太多了,美林感謝商家,同時也心疼他們「被擺了一道」。
「對買家來説,頁面能拍就試試,拒收了最多也就原路退還商家,最多就浪費一些時間成本,但對賣家來説,損失還是不小的。」
除了商品本身,商家還需要承擔運費,部分還含有運費險,一單下來,可能損失十幾到上百。
在買家和平臺試錯的過程中,這些商家本來還以為打通了香港市場,沒想到卻成了「試驗品」,只能自負試錯的成本。
於是,儘管有不被拒收、完成交易的可能,有些商家還是直接放棄了香港市場,直接在商品詳情頁強調香港勿拍,拍了也不發。
圖釋: 拼多多某「 香港禁拍 」商品
03
進港「攪局」
不止電商
在這場包郵熱潮中,看熱鬧的內地人閒不住了:香港人工資那麼高,用拼多多真的太抽象了。
香港人阿偉只是覺得:「便宜為什麼不用,誰會跟錢過不去?」
在阿偉看來,香港地租那麼高,在香港的實體店購買物資,價格多多少少都要勻上昂貴的租金,消費者要承擔的太多。
而國內電商平臺上的物資的價格,或許纔算是物品本身的價值。老話説「便宜沒好貨」,但當物品便宜到一定程度了,管他好不好貨,都得先下單來看看到底是什麼東西。
事實上是,阿偉在內地網購平臺低價購買的商品,有些質量雖然沒有那麼好,但價格很低,也不影響使用,整體上來看性價比很高。
而且國內電商入港,便利的不僅僅是包郵送貨上門,更多的是價格戰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現在,淘寶和拼多多爲了爭奪香港的消費者,各出奇招,在包郵種類上找更優質的賣家,爭取更快的發貨速度。
淘拼在港大戰之下,也有香港人發現,本地的商超爲了攬回生意,也開始辦起了滿減活動。
「現在香港除了大牌化粧品、包包、服裝和進口藥品以及金店以外,其他零售品未來都可能受到衝擊。如何改變,留住本地的消費者,他們也該想想辦法了。」
這兩年來,越來越多的內地品牌進駐香港,到香港分一杯羹,進港「攪局」,也給香港人帶來了更物美價廉的體驗。
據《晚點財經》不完全統計,從2022年中開始,內地餐飲批量赴港,包括農耕記、太二酸菜魚、呷哺呷哺、楊國福、袁記雲餃、蜜雪冰城、茶救星球、Manner Coffee 等多個品牌均已在港開店,書亦燒仙草、木屋燒烤、中式糕點品牌鮑師傅也進入香港。
多家品牌首店開在商業旺地,最大手筆的可能是去年底開業的蜜雪冰城,選址旺角銀行中心廣場,面積 60 平方米,月租 20 萬港元,賣 9 港元一杯的檸檬水、16 港元一杯的珍珠奶茶。其他茶飲店月租多在 10 萬港元上下。
最近,內地遍地可見的零食批發店也開始進駐香港,不僅把內地的零食帶到香港出售,還大大地整頓了香港零食界的價格,又給上了香港消費者一種「消費不要錢」的體驗。
除了餐飲和零售店,內地的服務業也在積極拓寬香港市場,美團去年開始進駐,招納一批本地配送員,提供大量配送優惠券給本地消費者,進一步刺激香港的配送速度和配送費。
內地企業赴港,帶去了新的生活方式和體驗。相信層層受益的香港消費者,永遠能期待內地和香港交融的新變化。
備註:文中人物為化名。
文丨白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