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1-05 11:51
轉自:文匯報
世界的目光再度聚焦中國上海。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今天開幕,整體展覽展示面積超過42萬平方米,15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加國家展和企業展,3496家參展商共赴「進博之約」。
一展匯全球,一展惠全球。6天會期,八方賓朋將在此共謀合作前景,共享發展機遇。參展商們早已拉滿「7」待值:憧憬新質生產力的無限未來,期待全球開放式創新合作的「中國範本」,更希望通過進博舞臺更好優化全球經濟生態系統。
「7」待向「新」力
展現新質生產力無限未來
歷經成績斐然的6年,進博會已成為參展商全球首發、亞洲首秀的「首選地」。這一集結全球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的開放平臺,源源不斷迸發出向「新」力。
仰望星空,輪胎界「頂流」米其林今年將目光鎖定月球,將「亞洲首發」可適應月球極端惡劣條件的「月球探測車免充氣輪胎」。為何要為太空探索開發解決方案?米其林大中華及蒙古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葉菲的夢想很大——希望讓人類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永久定居點。他説,太空探索是所有科學,包括生物學、力學、物理學等的交匯領域,這樣的技術挑戰要求企業突破創新極限,持續研發找尋答案。
資生堂展臺有一臺設備,名為「美時美刻體驗艙」,企業運用人工智能,為中國消費者量身定製「4D面部老化模擬技術」。資生堂中國總裁兼CEO梅津利信表示,企業要始終以超出當前市場預期的標準開發前沿科技,「自動駕駛技術有望將未來的出行時間和空間轉變為消費者美膚體驗的新生活場景,資生堂將通過進博會給中國消費者提前帶來新體驗」。
今年進博會的一大亮點,是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全球企業同場競技,技術是最擲地有聲的「代言人」。「全勤生」諾和諾德將展出15款多疾病領域的創新葯品,其中糖尿病領域全球首個且目前唯一的胰島素周製劑「諾和期」備受關注。諾和諾德大中國區醫藥和質量部企業副總裁張克洲介紹,胰島素已走過百年研發歷程,如今周製劑的誕生,將推動胰島素治療的劃時代轉變。值得一提的是,進博會見證了諾和期一步步走來的歷程,它是諾和諾德「中國同創」項目首個落地成果,曾在第六屆進博會展出臨牀研究文獻,首次實現在中國、歐盟與美國同步完成臨牀試驗,並於今年6月在中國獲批。
「這是一場由中國搭建舞臺、世界各地科技先鋒共同演繹的精彩大戲,展現新質生產力的無限未來。」德勤中國副首席執行官、首席戰略官兼諮詢業務主管合夥人戴耀華説。
「7」待溢出值
樹立全球開放式創新合作「中國範本」
還記得去年進博會「遊」來的馬耳他藍鰭金槍魚嗎?就在一個月前,兩條150公斤級的冰鮮藍鰭金槍魚落地浦東機場,首次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入中國消費市場。參展商笑了,馬耳他金槍魚「展品變商品」的路走得如此順利;採購商也笑了,商品進口后迅速售罄,為企業搶抓到商機。
6年「進博之旅」,參展商們播撒的種子,如今已在中華大地根深葉茂、開花結果。
滿滿的溢出值,來自無時差的展品到商品。場內,驪住水科技集團帶來多款融合前沿科技、獨特設計、高品質的創新展品;場外,上海出臺落實國家八大類家電補貼、本市自選52類家電家居補貼2個實施細則,最高可補貼20%。這讓驪住水科技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驪住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陶江十分振奮:「中國是全球唯二擁有驪住水科技集團旗下所有品牌的國家,我們將進行多元創新升級,持續深耕中國市場。」
滿滿的溢出值,來自高水平開放的力度。「進博會開闢經濟增長新格局,為全球開放式創新合作樹立‘中國範本’。」碧迪醫療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經理鄧建民説,企業連續5年參展進博會,90%以上展品得以加速上市。為此,今年他們又攜14款新產品首展首秀,其中包含9款中國首發、1款全球首創、1款限定首發展品以及3款預熱新品,期待為全球醫療科技產業貢獻中國智慧。
滿滿的溢出值,指向更堅定的投資。第六屆進博會期間,卡爾史託斯官宣將在上海松江建設亞太地區首個本土化製造基地,今年,上海松江製造基地加速產線落成,本土生產的首批樣機已抵達進博會現場。卡爾史託斯中國區總經理阮瓊介紹,該批樣機已遞交產品註冊申請,預計年底獲批上市,成為深耕中國市場的重要里程碑。未來,松江基地還將根據市場需求將產能拓展至更多創新產品線。
「7」待生態圈
通過進博舞臺激發乘數效應
「中國特別擅長搭建橋樑。」首屆進博會開幕式上,時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曾這樣形容進博會作為「國際公共產品」的意義。合作之橋、共贏之橋、未來之橋……一屆屆進博會的成功舉辦,讓中國與世界雙向奔赴,也構建起更大的生態圈。
這樣的生態圈,是呼朋喚友的「齊」樂融融。在摘到進博會的碩果后,今年FANCL首次以集團形式參展,除了「老朋友」FANCL HealthScience之外,還召集化粧護膚品牌艾天然、繽熙和博倩葉一起參展。在FANCL集團相關負責人看來,進博會有效搭建國際溝通橋樑,也為各國品牌提供極佳的展示平臺。
這樣的生態圈,是以大帶小的攜手共進。2019年,歐萊雅在第二屆進博會上遇到東方美谷,開啟「BIG BANG美粧科技創新計劃」;去年4月,計劃中的法國賽道升級為中法戰略項目。一年后,法國初創企業CTIBIOTECH與東方美谷簽約,進軍中國市場。歐萊雅北亞及中國區公共事務總裁蘭珍珍説,進博會加速「美」的全球共創。
這樣的生態圈,更是圈內圈外、國內國外的多元互動。拜耳在2021年第四屆進博會上孵化的「進博寶寶」達益喜,經過二次研發后,將在今年進博會上宣佈開啟東盟之旅,讓中國的技術反哺世界的需求。對於這段「進博之旅」,拜耳健康消費品中國區總經理何勇深有感觸,他認為,進博會本身就是一個創新平臺,能把國內外優秀企業、科研院所、製造工廠等聚攏在一起,讓「多對多」成為可能,激發創新乘數效應。他説,全球企業應該學會利用進博舞臺來優化整個生態系統。
文:徐晶卉
圖:張伊辰
編輯:傅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