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拼多多「真香定律」背后:小鎮青年成品牌消費生力軍

2024-11-04 19:32

會在拼多多上購買這件商品,這有些出乎陳婕的意料。

一雙適合海邊旅行的Crocs人字拖,花了這個蘇州95后「打工人」近半小時的時間,在多個電商平臺間來回跳轉比價。

費時的原因在於:市場上常有這一品牌的山寨仿品,外形相似度極高,但質量不過關,讓人防不勝防;很多平臺的貨品不全且優惠機制較為複雜,湊單絕非易事。

「一開始對拼多多還是有些顧慮,沒想到平臺上已經有Crocs的官方旗艦店了。」陳婕表示,此次購物讓她對這一平臺改觀很大,「不用等固定日期用券,也不用在下班時間里做算術湊滿減。都是官方正品,價格還便宜,有什麼理由不選呢?」

類似的驚喜時刻在這個持續關注消費者的電商平臺不斷上演着,越來越多的人真正看到、感受到了拼多多的變化——一向擅長賣蔬果生鮮和優質白牌商品的拼多多,擺脫了「土味」,正悄悄把大牌商品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哪里有高品質商品,哪里就有新時尚消費者,這樣的正循環在拼多多的品牌生意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如今,擁有廣泛用户羣的拼多多吸引到了覆蓋快消、3C、家電、美粧、家居家裝等多個品類的一眾國內外品牌,例如剛剛在「雙11」前夕入駐的快時尚巨頭H&M。

拼多多最新發布的「雙11」開門紅戰報顯示,從消費人羣來看,一二線城市的用户買走了更多的新品手機、大牌美粧和健康輕食,三四線城市的用户則更青睞高端家電、新鋭美粧、進口水果以及輕奢產品,廣大的縣域用户包括小鎮中青年、新晉寶媽、縣城中年等,正在迎來一輪品牌消費的熱潮,運動、服飾、母嬰、美粧、家居、洗護等品牌爆發顯著。

拼多多的「真香定律」

「如何看待拼多多‘真香定律’,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用拼多多?」433萬人瀏覽過這則4年前的知乎提問。有意思的是,問題下方穿越了4年的1290條回答像一本拼多多的成長手記——時間推移,答主們口中的「拼多多好物」從蘋果、垃圾袋這樣的生鮮和百貨,一直延伸到了iPhone手機、華為耳機等大牌產品。

這些成長的變化被拼多多的億萬消費者共同見證着,陳婕就是其中之一。

「六七年前,我爺爺開始用拼多多,經常買些蛋卷、堅果來吃,還會發‘砍一刀’鏈接讓我助力。」爺爺是陳婕身邊的第一批拼多多忠實用户。彼時,年輕的拼多多還主要依靠用户持續在微信生態中的分享裂變,來實現推廣目標。「當時覺得這個平臺是賣小商品的,很便宜但質量沒保障。」她回憶。

后來,拼多多以越來越高的頻率出現在她生活的周圍,例如大學室友閒聊時分發的小零食、宿舍衣櫃里的衣架還有高中同學不間斷的「拼小圈」更新,來自不同地區的年輕人在步入社會前就開始把票投向了拼多多。

來自江蘇二線小城鎮的陳婕,月薪在同齡人的收入里稱得上可觀。在老家,和她一樣的年輕一代主要分為兩派:在本地、附近的江浙城市有一份安穩工作,或選擇去北上廣深當「大廠打工人」。

在她的家鄉,有着夜生活近乎匱乏的「省內特色」,市中心聚集着一眾新舊商業體,市內唯一的山姆會員店在2015年建成。

在社交平臺上,風靡年輕羣體的山姆零食已成為城市生活的新象徵。但山姆門店離市中心較遠,很少能有上班族特地爲了一兩款新品抽空前去,加價採買的山姆代購們在這座小城里一度是「銷售紅人」。

代購最盛行的時候,陳婕的一位「廠二代」朋友同時加了3個代購羣,「因為每個代購買的東西、去的頻率都是不一樣的」。不過這兩年里,她幾乎不會再通過代購去買山姆零食,「拼多多上隨時拼單,想買什麼都行,山姆的NFC蘋果汁我起碼拼了三次。」

當代消費主力軍,都在拼多多上找到了自己的「真香時刻」。一則關於拼多多用户的調研指出,在2019年推出「百億補貼」后,特大城市、大城市用户的增長遠超城鎮和農村地區,2019~2021年的增長率分別達38.2%和43.4%。一位拼多多聯合創始人也在2019年的採訪中透露,彼時拼多多一二線城市用户佔比已接近一半,35歲以下用户佔比近七成。

「相對於其他平臺,拼多多的用户羣體更廣、更全。」網易嚴選負責人表示。昕科電商負責人也在分析訂單后臺的人羣畫像后發現,在拼多多消費的用户覆蓋了各線城市,且年齡段集中在20歲至45歲之間。

默默與品牌雙向奔赴

拼多多第一次改變陳婕的購物決策,是通過購買一臺iPhone。

2019年的「6·18」前夕,拼多多在行業里率先推出了百億補貼,重點正是「蘋果專場」。鉅額補貼之下,拼多多將全系iPhone11的價格「打」到了線上底價,比官方售價優惠了500~900元。

「起初心里肯定會打鼓,一是價格過於便宜了,二是印象里覺得拼多多和iPhone不沾邊。」手機畢竟不是一筆小支出,看到百億補貼的價格時,陳婕雖有心動,但更多的還是對拼多多上大牌產品的真偽、質量有所顧慮。

身邊和遠處的無數案例在過去幾年里反覆驗證了拼多多的可靠性。今年生日,喜歡音樂的陳婕在拼多多上入手了一個橙色蘋果音響,「官方補貼了70元,買得很放心,一個人在家就會用它放愛聽的歌」。兩個月后的朋友生日,她又購買了一個同款音響當作禮物。

當電商步入存量時代,以陳婕為代表的年輕羣體是增量所在,也是各大電商平臺需要研究透徹的新課題。

《2024中國青年消費趨勢報告》顯示,中國年輕消費者在購物時更加註重性價比,而非「低價至上主義」。同時,麥肯錫在2021年的調研也指出,中國「Z世代」對品牌更加忠誠,47%的受訪者表示會忠於自己喜愛的品牌。

想要價格和品質兩手抓的品牌消費,消費主力軍們怎麼花好手中的每一分錢?每年的關鍵電商大促可以成為典型觀察窗口。

今年「6·18」期間,陳婕一位在蘇州做高中老師的朋友,意外發現拼多多上歐萊雅面膜的價格甚至低過了某直播間,「直播間7塊多一片,拼多多上百億補貼5塊多一片。」

隨着拼多多平臺上各品類的國內外品牌數量日益增長,在拼多多上「種草」、購買美粧、服飾類產品已成為年輕人的時尚新選擇。

秋冬交替,天氣轉涼,陳婕在今年「雙11」期間網購了一副蕉內的手套,「蕉內在拼多多上一向是很便宜的,有的產品甚至可以便宜到只有部分線下門店價格的一半。」

品牌和消費者正在拼多多上雙向奔赴。10月28日,拼多多百億補貼正式啟動第二輪「超級加倍補」活動,拼多多百億補貼相關負責人透露,與首輪活動相比,第二輪報名的商家和品牌數量增長了2.5倍以上。

一眾參與「超級加倍補」的品牌獲得了極為亮眼的成績:公牛插座5款新品的銷量環比9月增長了12倍;追覓掃地機器人銷量環比增長778%;李寧運動服飾銷量環比增長超140%;新鋭美粧品牌INTO YOU的女主角脣泥在大促期間衝上細分類目Top 1,累計銷量近30萬支。

H&M相關負責人表示,拼多多擁有海量的大學生、縣域及小鎮中青年消費羣,他們本身具備很強的品牌消費能力和品牌消費傾向,近些年他們越來越聚焦在拼多多等新電商平臺實現消費升級,這給品牌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增長空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